根据《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要求整理。
编制要求:
竣工图应真实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
竣工图的专业类别应与施工图对应;
竣工图应依据施工图、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洽商记录(包括技术核定单)等编制;
竣工图的编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编制竣工图时,必须编制各专业竣工图的图纸目录;
竣工图应为蓝图,所有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和设计出图章;
有一般性图纸变更的,编制单位可根据设计变更依据,在施工图上直接改绘;
有重大改变或变更部分超过图面1/3的,应重新绘制竣工图;
用于改绘竣工图的图纸不得使用复印的图纸;
竣工图编制单位应按照国家建筑制图规范要求绘制竣工图;
不同幅面的竣工图纸,应按规定折叠成A4幅面。
竣工图主要内容(跟施工蓝图一致):1.建筑竣工图。
2.结构竣工图。
3.钢结构竣工图。
4.幕墙竣工图。
5.室内装饰竣工图。
6.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竣工图。
7.建筑电气竣工图。
8.智能建筑竣工图。
9.通风与空调竣工图。
10.室外给水、排水、供热、供电、照明管线等竣工图。
11.室外道路、园林绿化、花坛、喷泉等竣工图。
竣工图编制方法:
一、竣工图的编绘程序
1.收集和整理编绘竣工图的各种依据文件。
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归档制度注意收集积累各种设计变更文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技术文件,这些文件是编绘竣工图的主要依据。
2.编绘竣工图工作。
即随施工阶段进度进行审、绘工作,一般以分部工程为单位,对照设计变更文件和现场施工情况,逐张、逐份修改和绘制。
在每个分部工程完工后7天内,项目部门应编绘出一套对应的竣工图,交给商务部门验收,技术部门配合验收。
(根据三份工程项目预结算管理制度要求)
3.竣工图的审鉴工作。
竣工图的审核与签字工作,是在施工活动中和竣工图的编绘过程中交叉进行的,主要检查编绘深度是否达到质量要求,是否有错漏现象等。
4.更正补充工作。
竣工图提交建设单位鉴定、验收,发现有不完整不准确处,施工单位及时予以更正或补充,待更正补齐合格后,按合格要求编绘若干套,最后正式向建设单位办理交接手续。
二、编制竣工图的基本方法
编制竣工图的基本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四种:
1.利用施工蓝图改绘竣工图
2.利用电子版施工图改绘竣工图
3.利用翻晒硫酸纸底图改绘竣工图(不推荐)
4.重新绘制竣工图(设计院重新出图)
一、利用施工蓝图改绘竣工图
1.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完全按图施工,没有变动者,可在原施工蓝图上加盖“竣工图”章,作为竣工图。
2.在施工过程中,有一般性设计变动,能在原施工图上修改补充,且不影响图面质量可不重新绘制竣工图,把在施工过程中修改变更的内容,用黑色碳素笔在施工图上修改、补充、标注变更依据,然后在施工图上空白处加盖“竣工图”章,作为竣工图。
3.凡结构形式改变,平面布置改变,以及有其它重大改变,不宜在原施工图上修改、补充者,应按改变后的实际情况重新绘制竣工图,并加盖“竣工图”标志章,有重大改变或变更部分超过图面1/3的,应重新绘制竣工图。
在施工蓝图上改绘竣工图一般采用杠(划)改法、叉改法。
局部修改可以圈出更改部位,在原图空白处绘出更改内容。
所有变更处都必须引索引线并注明更改依据;
在施工图蓝图上改绘,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抹、刀刮、补贴等方法修改图纸。
具体的改绘方法可视图面、改动范围和位置、繁简程度等实际情况而定。
取消内容:
(1)数字、符号、文字的变更,可在图上用杠改法将取消的内容杠去,在其附近空白处增加更正后的内容,并注明修改依据。
(2)隔墙、门窗、钢筋、灯具、设备等取消,可用叉改法。
增加内容:
(1)在建筑物某一部位增加隔墙、门窗、灯具、设备、钢筋等,均应在图上的实际位置用规范制图方法绘出,并注明修改依据。
(2)如增加的内容在原位置绘不清楚时,应在本图适当位置(空白处)按需要补绘大样图(详图)。
加写文字说明:
竣工图绘制能以图示说明变更内容的,不再加写文字说明,如果图示无法说明清楚的,可加写文字说明。
如设计说明、钢筋代换、混凝土强度等级、装修做法、设备型号等变更,可在相关图纸上以文字形式概括说明。
如下图:一层平面4樘C2-3009窗改为C1-3006窗。
修改时每窗型号均应改正,但标注修改依据时,可只注一处,并加以说明(见图D5)
注意事项:
(1)施工图纸目录必须加盖竣工图章,作为竣工图归档;凡有作废、补充、增加和修改的图纸,均应在施工图纸目录上标注清楚,即作废的图纸在目录上扛掉,补充的图纸在目录上列出图名、图号;
(2)如某施工图改变量大,设计单位重新绘制修改图的,应以修改图代替原图,原图不再归档;
(3)某一项设计变更或工程洽商记录可能涉及到二张或二张以上图纸,某一局部变更可能引起系统变化等情况,凡涉及到的图纸均应按规定修改,不能只改其一,不改其二;
(4)不得将设计变更或工程洽商记录及附图原封不动地贴在或附在竣工图上作为修改。
二、利用电子版施工图改绘竣工图
在电子版施工图上依据设计变更、工程洽商记录进行修改时,修改后用云图圈出修改部位,并在图中空白处做修改备考表,原设计人员必须在图签上签字。
竣工图的比例应与原施工图一致。
委托本工程设计单位编制竣工图时,应直接在设计图签中注明“竣工阶段”,并应有绘制人、审核人的签字。
竣工图章可直接绘制成电子版竣工图签,出图后应有相关责任人的签字。
三、在翻晒硫酸纸图改绘竣工图
用设计底图制成二底(硫酸纸)图,在二底图上依据设计变更、工程洽商记录用刮改法进行绘制,即将需要更改部位刮掉,再用绘图笔绘制修改内容,并在图中空白处做修改备考表,注明设计变更、工程洽商记录编号(或时间)和修改内容;(不提倡这种做法)
竣工图章:
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要对竣工图负责。
所有的竣工图均应由编制单位逐张加盖竣工图章,并签字。
由设计单位编制的竣工图,其设计图签中应明确竣工阶段,并应签名齐全。
竣工图章应加盖在图签附近的空白处,并应使用不易退色的红印泥。
编制竣工图的质量要求:
1.用施工蓝图编制竣工图时,必须使用新蓝图,禁用在工地受到磨损、残缺丢角和有污垢的旧蓝图。
2.竣工图必须按照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标准要求绘制,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楚。
3.竣工图样上各专业标准的名词、术语、代号、图形文字、符号和选用的结构要素以及填写的计量单位、均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
4.编制竣工图要做到图面整洁、字迹清楚、工整,不要写异体字和怪字,切忌潦草。
必须用碳素墨水笔书写和绘制,不得用圆珠笔或其他易于退色的墨水绘制,便于长期保存。
5.竣工图的图形和有关文字说明必须清楚准确,反映现场变更实际。
做到图、物、文字一致,没有错误、遗漏和含混不清的地方,达到准确、完整、系统、清晰。
6.图样上各种引出说明,一般应与标题栏平行, 引出线不得相互交叉,不遮盖其它线条。
竣工图编制时间、编制单位:
竣工图的编制时间:
根据国家建委颁发的《编制基本建设工程竣工图的几项暂行规定》第二条对编制竣工图的时间作了明确的规定:“编制各种竣工图,必须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在竣工后)……。
”国家对编绘竣工图的时间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原因是等工程竣工后再编绘竣工图存在下列问题:
1.因工程施工周期较长,若竣工后再编绘竣工图,原始记录不易收集齐全,事后许多问题要靠回忆进行整理,往往由于当事人记不清楚而错漏。
因此,这时编绘的竣工图难以做到准确无误。
2.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的变动和交替现象,竣工后再编绘竣工图,容易出现责任不清或互相扯皮而耽误工作。
3.有些施工单位,由于技术力量不足及承办的工程项目较多,往往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几项工程,或者是一项工程刚刚接近收尾,新的工程项目又下来了,主要精力又全部转移到新开工的工程上。
结果工程已经结束,竣工图编绘工作却落实不了,时间长了,竣工项目多了,编绘竣工图就更难了。
4.有些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有限,加上竣工后要整理交工资料,势必牵制一部分技术力量和需要一定的时间,即影响交工验收又影响新项目的开工。
综上所述,把编绘竣工图放在竣工后集中完成,工作量太大,时间要求紧,人员也不好安排,赶编的竣工图质量也不高,所以,国家规定把编绘竣工图的工作放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由于工程技术人员跟随施工的进程及时绘制。
采取这种形式有如下几点好处:
1.跟随施工进度编绘,做到细水长流,这样就把工作量分散开了,可以克服技术力量不足的困难。
2.跟随施工的进度编绘,工程情况能看得见,摸得着,观测清楚,编绘准确。
3.工程质量检查人员,能及时对竣工资料与实物的误差,保证竣工图的质量。
履行编制竣工图义务应由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承担:
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履行编绘竣工图的职责时,必须贯彻谁施工谁负责、边施工边绘制的原则,以保证竣工图的真实、准确。
一般应由参加工程施工的有关技术人员承担。
原因是:
1.编绘竣工图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而且要承担技术责任,因此,应由参加组织施工的施工技术人员负责编绘。
2.负责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主要任务是按照施工图指导工人施工,解决和处理施工中的技术和质量问题。
一旦由于发生技术变更,使建筑实体与施工图不相符时,工程技术人员有责任进行更改绘制竣工图,以保证图、物相符。
3.负责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最了解,对变动部分(位)知道的最详细,尤其对隐蔽部位验收质量情况最清楚,而绝大部分施工原始记录等第一手资料都掌握在施工人员手中,因此,由施工技术人员编绘竣工图能做到准确、符合实际、能够保证竣工图的质量。
竣工图的汇总整理:
竣工图的汇总整理工作,主要是指比较大的建设项目,实行总承包制或建设单位分别包给几个施工单位承担。
工程项目全部竣工后,竣工图的汇总整理工作,可按下列情况区别对待:
1.建设单位实行总承包制的各分包单位,应负责编制分包范围的竣工图。
总承包单位除应编制自行施工的竣工图外,还应负责汇总整理分包单位编制的竣工图。
总承包单位在交工时,应向建设单位提交总承包范围内的各项完整、准确的竣工图。
2.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分别包给几个施工单位承包的,各施工单位应编制所承包工程的竣工图,建设单位负责汇总整理。
竣工图的组卷方法及套数:
竣工图的组卷方法:
竣工图的组卷方法应按专业、时间顺序排列。
例如: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保持其系统性、连贯性。
竣工图组卷时,应考虑便于保管和查阅。
图纸不多时可组成一卷,如图纸较多,可按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分别组成若干卷。
竣工图的立卷一律采用手风琴式折叠,蓝图一面向里,折叠成4号图纸规格(210×297mm)的幅面,图标外露在右下角。
如果采用装订式,图纸案卷左右厚度不平衡,应装订线一侧加草板纸,将脊背垫平,力求整齐美观。
编制竣工图的套数:
编制竣工图的套数应根据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和竣工档案的接受单位合理确定套数,属于城建档案馆(室)接受范围的大中型建设项目竣工图一般不少于二套,一套移交城建档案馆(室)保管,一套移交生产使用单位保管。
关系到全国特别重要的建设项目,应增交一套给国家档案馆保存。
不属于城建档案馆(室)接收范围的小型建设项目竣工图不得少于一套,移交生产使用单位保管。
但是,也有一些工程项目由于参与管理部门多,所要求编制的竣工图套数超出上述规定(报房管局、主管部门等),因此,确定编制套数应结合工程使用、维修部门的具体情况和需要,由甲乙双方签定合同时,明确建设项目应编制竣工图的套数。
竣工图的验收:
验收要求:
1.由施工单位于工程验收前准备一套汇总并整理好的全部竣工文件和竣工图,提交建设单位进行鉴定、验收。
2.施工单位提交验收的竣工图应完整无缺,能真实反映施工过程的变化情况 ,字迹清楚、图面清晰、准确。
3.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将竣工图的验收作为整个工程验收的一个项目进行验收,发现有不准确或不完整之处,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予以更正或补充。
限期完成,更正补充后仍不符合要求者,该工程不予验收和承认,直至竣工图合格为止。
验收程序与检查内容,竣工图的验收分三步进行:
1.自检:竣工图编制完成并经汇总后,由编绘人进行自检和校对,然后由工程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再提交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参加初验。
2.初验(初步检查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对竣工图进行全面检查验收,主要检查各项工程竣工图的质量情况。
初验时,从以下几个内容进行检查:
(1)查编绘竣工图所依据的文件是否齐全;
(2)审查完整性,即核查每套文件是否完整、系统;
(3)审查准确性,即核查竣工图编绘深度是否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图、物、文字三者是否相符,变更部位是否到位,是否标注修改依据,有无错漏,每份文件记录是否准确、真实可靠、合乎规定;
(4)查有关单位和个人是否履行了法律签证手续;
(5)查是否符合整理要求,如图纸排列是否有序、是否按规定折叠整齐。
3.经验收组对全部竣工图进行复验或抽查,验收通过后,由建设单位汇总整理,最后办理竣工图和竣工档案的交接、验收手续,并向主管机关和城建档案馆报送存档。
竣工图的移交时间与要求:
竣工图的移交是一个建设项目或一个单项工程竣工后十分重要的一项。
施工单位应严格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竣工图通过检查验收、合格认可后,及时移交。
工程竣工后3个月内,按照分级管理的规定向城建档案馆和有关单位报送并办理移交手续。
移交方应详细填写移交书一式两份,接收方应按照移交书和卷内目录进行核对,确认无缺误后,由移交、接收单位盖章,双方负责人和经办人签字盖章后,双方各保存一份存档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