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恶邻”,是一味忍让、像唐僧一样讲道理,还是坚决“反击”?河北某大学教授蔺大爷的选择颇能说明问题。近日,石家庄电视台品牌节目《小吴帮忙》做的一期发布,引发关注。
蔺大爷被噪音干扰多年,愤而用震楼器反击。这样的做法当然是相当不“绅士”的,但很多网友了解到震楼大战的前因后果后,反而站在了蔺大爷一方。
蔺大爷是一名教授,他在2003年搬进学校为其安排的一楼宿舍,此后就深受楼上轮滑鞋噪音折磨。起初他一直忍耐不作声,因为二楼金女士父亲金大爷和他是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被吵烦了顶多提醒一两句。但十年忍让并没有换来海阔天空,“2014年我忍不了了,我开始反击他。”二楼金女士一家自然也采取了报复措施,用蔺大爷的话说就是,“每次吃饭的时候,拉凳子的声音动作持续20秒,就是故意报复你,故意整你。”金女士否认报复,还说“我们家不是这种人”——很多人可不就是这样,口口声声“我们不是这种人”,但“这种事”全干了。
蔺大爷用一系列证据来说明,报复行动持续了4年之久。除了楼上噪音问题之外,金女士还在一楼前毁绿种菜,虽然她极力强调那原本是一块荒地,但在蔺大爷摆出的事实面前(原来是公共绿地)只能承认理亏。
最精彩的是蔺大爷侦破“烟头悬案”。这块菜地就在蔺大爷窗前,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烟头。蔺大爷凭借飘散概率、正态分布等知识点断定,这是近距离投掷的结果,锁定始作俑者正是二楼的金大爷,且用报出烟头总数100个的方式,驳斥了金大爷只是偶尔扔烟头的谎言。
在电视台和金大爷、金女士面前,蔺大爷运用平生绝学,侃侃而谈,逻辑严密,见招拆招,步步紧逼,中气十足,把敷衍和抵赖的“对手”逼到墙角,被迫承诺纠错。蔺大爷展现的“维权魅力”,令一众网友大呼过瘾。
作为一名政法学院的教授,蔺大爷比谁都明白“文明维权”的必要性,可是世上不还有另一句话嘛: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不独蔺大爷,很多人都使用过“震楼反击法”。“震楼反击法”着实带着一股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野蛮”气质,不可提倡,可将心比心,究竟是谁把一个一忍再忍的好人给逼成这样的呢?
现实生活中,把好人逼上梁山的人,并不鲜见。他们若与你相“邻”,就会像挥之不去的噩梦一样,每日里横在你面前,恶心你,干扰你,欺负你,所做之事不按常理出牌,且根本不与你论理,让你常感无计可施。
特别村庄里,很多纷争,源头还是有人欺负人。
1990年代,电影《新少林五祖》中有句台词,“欺负人乃快乐之本”,我一直记得很清楚。电影里的戏谑之谓,实为现实中的人性投射。有些人或许不知道这句台词,但不妨碍他们这么做。
我少时,家屋拥挤,家人在祖屋之域新建一“三寸”小屋,平日里是我和弟弟的“宿舍”,后又变为厨房。然而屋后邻居很快贴着新屋之窗,开了一座猪圈,导致我屋窗户都无法推开。即使常年封窗,也有异味漂浮。我那时上初中,年轻气盛,要找上门论理,被家人阻止,只因邻居大叔的哥哥与我父是少年玩伴,虽早就移居城里,但情分还在。
村庄已经拆迁,但当年委曲求全不得的心情毕生难忘。某年我从外省回家探亲发现,这家邻居原址翻楼,毁我老屋房后院墙,本该原样恢复,却任其日久狼藉,其间还扔了马桶圈之类的多种“不洁之物”。而中间荒草渐生,竟然踩出一条路来,直通我家大门前。我家门前世代皆为本家族私人场所,邻居这样扰人安宁,自是不可忍。我便重新垒牢院墙,并将邻居一应“馈赠”全部垒入墙体,选部分“赠品”露出院墙外,正对其家,以示我们日日不敢“忘恩”。邻居自知理亏,沉默以对。
家人实诚,担心我这样做会不会“过”了,我告诉家人,丝毫不过。我至今为我砌墙反击之事感到欣慰。有些事,不能让。当邻居逾越底线做事,一再侵扰,“说理”还有用吗?
蔺大爷与金家的争端,旷日持久,学校方面也调停过。但效果不彰。无奈之下,蔺大爷这才“以暴制暴”,将邻居逼上“谈判桌”。二十多年前,一位德高望重温文尔雅的乡村老教师也和我说过,邻村一直欺负他们村,最后他带着村人“打”退了又来袭扰的邻村人。听时诧异,此时了然。电影里,“修女”也能疯狂,何况老教师?我希望此类争端能在讲道理讲法律的框架内彻解,可并不认为老教师就该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温文尔雅之状。
有时太好说话反而给自身带来麻烦甚至灾祸。蔺大爷再也不做“绵羊”,反而收到良效。很多事说明,与讲理之人讲理,与不讲理之人不必硬要讲理,这是孔夫子所说的“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人性欺软怕硬的劣根性从未消失,当穷尽办法都改变不了欺凌者的态度时,“反制”是必要的——当然,前提是不要走极端,不要违法违规。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伍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