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京通州五河交汇处咋常驻一艘船?有何神奇之处?(北京日报交汇小船水面之处)

工作人员驾驶智能清理船净化水面。
北京日报客户端实习 张佳琪摄

林立的高楼下,五条河流集结成一汪盈盈湖水,清澈湛蓝。
一叶小舟在碧波上游走,若不仔细瞧,很容易错以为是载客的乌篷船。

“这是专门清理水面漂浮物的,不久前从南方引进的,一共4艘,我们管它叫智能清理船。
”北运河管理处水环境管理科的工作人员李潞说,“五河交汇是运河商务区的重要景观,周边居民区也多,所以专门有一艘船常驻在这儿。

揭秘|北京通州五河交汇处咋常驻一艘船?有何神奇之处?(北京日报交汇小船水面之处)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它到底神奇在哪儿?且让我们登船细看。

小船荡悠悠靠了岸,铆足劲儿一步跳上甲板。
“蹲下来,把重心降低些,抓牢栏杆!
”见姿势不对,操作员张平军师傅着急地说:“这不是游船,没座位,来这边操作台猫着吧,我给你讲讲。

操作台跟小轿车的方向盘有点儿像,还多了几个红色按钮,主要用于操纵船头的柔性臂。
循着师傅的指引,果然看到船头探出了两条总长度约10米的柔性臂,轻柔地漂在水面上。
如果把小船比作一条鲶鱼,柔性臂就好像是“胡子”。
更神奇的是,操作员能控制它们的摆动幅度。

正是仲春时节,万物萌发。
在河底睡了一冬的藻类开始苏醒,冒出一团团零星的絮状物,在水面上随波漂荡。
小船所经之处,絮状物被柔性臂拢起来,并“吞”进船身的滤网里。

用上智能清理船之前,打捞漂浮物靠的是笨办法——捞漂儿,也就是划着船进行人工打捞。
这活儿张平军师傅干了整整七年,每年四五月份最累,哪怕从早干到晚也捞不干净。
如今,驾驶小船在五河交汇处仔仔细细绕一圈儿,只需大概三小时。

在京城的河湖版图上,大小河流总共425条,五河交汇这片近50万平方米的水域,却拥有独一无二的江湖地位:温榆河、通惠河、小中河、运潮减河和北运河在此挽成一个结。
论水文调度,这里是北关分洪枢纽的所在地,关系到京城东部的行洪安全;论人文历史,这里是京杭大运河北首,不远处的燃灯古塔曾见证舳舻千里的盛况。

资料图片

李潞今年三十出头,是土生土长的通州人,打小儿在五河交汇处长大,就连他名中的“潞”字也是运河古称。
“在我小的时候,这里的水可不怎么样,有几年还泛着臭味儿。
”他说,随着近年来水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强,北运河等河流已清澈见底,恢复到了地表Ⅳ类水质。

张师傅操纵着清理船,在水面自如地划出一个个“S”形。
一只只野鸭子慵

岸边草木泛出微微青色,不少人端坐堤岸持竿钓鱼。
在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中,这古老水域也正日渐变得灵动、青春。

来源 北京日报 | 朱松梅

编辑 王琼

流程编辑 吴越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