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金焱
在阳光玫瑰葡萄的初级试验场所,通过对其进行的栽培和研究,发现与巨峰葡萄相比,阳光玫瑰葡萄因为它的高产、稳定的产量、强大的抗病能力和良好的储藏性能,而获得了更高的种植收益 。太湖县利用信息科技构建了一套智能化的农业种植方法,持续地对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和概括,逐渐形成了一套包含园区选择、定值栽种等一系列高效的栽培技术系统。同时,还结合限制根系的栽培技术,增强了对葡萄种植过程中的水肥管理。这些技术在太湖县以葡萄为主要水果的种植中,已经逐步展示出了其卓越的价值。
1 生物学特性
1.1主要特征
阳光玫瑰的植物生长状况适中,其根部较为健壮。这个品类的幼苗呈现出绿色,没有任何的绒毛,而且在新的幼苗上,其尖端的叶子大部分呈现出淡白色,并且有着一些微微的绒毛。当幼苗变得成熟时,它们的颜色会变得黄褐,而且其节间的长度也是适中的。特别是那些能够接受充足阳光的功能性叶子,其横截面积超过30cm,表面呈现出亮丽的光泽,呈扇形且较为厚实,存在5个裂缝,且这些裂缝的程度属于中等 。叶片边缘呈锯齿状,叶背覆盖着丰富的绒毛。花朵为两性,果实呈圆锥形,果粒为椭圆形。在自然环境下,树势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更容易产出高质量的果实,平均每果穗的重量约为300~500g,每粒的重量为6~8g,每个果实的种子数量为2~3粒,且果皮较厚,果肉相对柔软,可溶性固体物质的含量超过20%,散发出浓郁的玫瑰香气,但是其商业价值并不显著。这个品种在进行了无核化的培育之后,其果实的重量能够在700~1500g之间,每个颗粒的重量在12~18g之间,最大颗粒超过20g。此外,其可溶性固形物的比例也在18%~26% ,果皮较薄,果肉非常坚韧和脆,散发出一股浓厚的香气,因此其品质非常优秀。
1.2花芽分化特性
这个品种的花芽生长最适合的枝条直径是1.0~1.5cm,而对于较弱的植株和枝条来说,它们很难生长出花芽 。因此,冬季是短枝修剪的最佳时机,花序的出现地点在新枝的顶端的第3~4节,而第一年成熟的植物的花序出现地点应该较低,多年成熟的则应该较高;在肥水管理良好的环境下,一个新枝条能够产生两个优质的花序,而在花芽分化不良的花序中,新枝条更容易生成,这就是该品种花序的明显特性。
1.3果实成熟特性
“阳光玫瑰”的果实在上下两端的成熟程度各异,果实的顶端的果实更早地达到了成熟。当果穗的顶端的果实达到成熟状态,接着是底端的果实,这就可能导致果粒的糖度分布不均匀(通常顶端和底端的果粒糖度差距在3~5度,最大可能达到8度)以及果实颜色的不同(顶端的果粒偏黄,底端的则偏绿),这些都会对果实的商业价值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一般来说,整穗果的成熟期需要更长的时间,如果是第一年的果实或者产量较低的话,大约需要20天,而如果是产量较高的话,则大约需要30天。
果锈问题。这个品种的果子在成熟期间会悬挂超过两个星期。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会逐渐转为黄色 。如果没有适时地进行收获,就会有可能产生果锈。另外,由于如果植株生长状况较差、果实接触到的阳光不同步、使用的保鲜和膨大剂的方法不恰当,都有可能导致果锈的产生,尤其是对于生长较为脆弱的果穗来说,这个问题更为严重。
1.4抗病、抗虫性
砧木采用贝达品种的嫁接苗极易带有病原体。一旦栽植养护失误,无论是嫩植苗还是结果期的树木,皆有极大风险感染重度病毒疾病及铁元素缺乏导致的黄叶症。在猛烈的日照与不恰当的灌溉施肥作业影响之下,经过了去核固果与果实增大过程的果穗,可能会极易遭遇到烈日炙烤和热气伤害,尤其是在严峻的案例中,果穗被日灼的区域可能会超出其表面积的半数;此一品类植物在其叶片、花卉及果实方面,较易遭受灰霉病侵扰,特别是在开花及果实成熟阶段,其花序、果串及叶片对灰霉病的防御能力更显脆弱;果实未成熟及装箱前后,此类葡萄仍易遭受霉变和炭疽侵袭,而此种状况在南部地带的同类品种中并不多见。此外,在开花前后,这类植物往往遭受蚜虫攻击,而且在太湖县的这一时期,若遇上高温气候,红蜘蛛对其的伤害将更加剧烈 。
1.5物候期
该品种的生长周期是3月初发芽,在5月初旺盛生长,8月中旬果实成熟并被采摘。整个生长周期从发芽到成熟,大约需要160天,12月进入休眠期。
1.6对土、肥、水的需求
这个品类的植物需要在富饶的土壤中生长,为了制造出高质量的水果,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必须保持在3%~8%之间,如果没有这样的标准,植物就可能会出现营养缺乏的问题,导致水果的甜度不一,没有任何的香气,甚至是没有任何的香味。
“阳光玫瑰”对肥料的需求极高,必须进行大量的肥料和水分的施用。相比于常规品种,新种植的苗木在培育过程中更为困难,初期的生长状况较差,抵抗力也较低,对水分的耐受性较差,而且其根部不适合接触底部的肥料,容易产生肥料中毒的情况 [6] 。在植树成功后,特别是在5月至6月,当树木的高度达到1m时,需要强化肥水管理。果木茂盛成长及营养水分调控必须在盛花之前完成。尤其是酷暑来临时,要精确掌握地表水分含量,以确保能够培养出品质上乘、粒径较大的果品。否则,易发生果实僵硬、表面生锈,以及大小不一等状况。
2 阳光玫瑰葡萄的引种表现
2.1果实经济性状
大部分的阳光玫瑰葡萄的果穗都是圆锥状的,并且相当紧凑。通常情况下,这些果穗的质量会在800~900g之间,每个果子的质量大约是8g。当果实变得成熟,其表皮会变为黄绿色,且厚薄适宜。果肉的质地则会变得硬而且有玫瑰的香气,口感极佳,没有任何酸涩的味道,甚至还带有一些轻微的酸味;大概有19%的可溶性固体物,甚至有26%的,这是新鲜食物的优良品质。阳光玫瑰葡萄中的溶解固体分含量较多,同时它的果穗质量也高于巨峰葡萄。此外,它的果串紧凑度恰当,可以有效避免果实因挤压而破损的问题,这也意味着与巨峰葡萄相比,它的贮藏和运输耐受性更强。
2.2生长结果特性
阳光玫瑰葡萄的生长状况相当出色,其萌芽率通常能够达到85%,花朵的分化程度也相当高且稳定,新的枝条具有很强的结实能力,而且其枝条的成熟程度也是中等水平;花穗的形状适中,结实率相当高,且早熟特点显著,可以确保产量的持续增加,而且果实的成熟期和穗子的成熟期相当吻合。在这个地方,果农一般使用连续的大棚和双层保温膜,每667m 2 的产量能够达到1000~1500kg。
3 阳光玫瑰葡萄的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3.1园址选建
播种前须精心挑选耕作土地,最佳选择为地势坦荡且广袤无垠。尽管葡萄的环境适应性相当强,但在高效种植过程中,土壤问题的考量更为重要。首选的土壤应是疏松且富含营养的壤土或砂壤土,由于葡萄极易被疾病和昆虫攻击,特别是当它们处于湿润且雨水充足的环境中,因此我们应该优先考虑那些空气清新的地方,这样可以减少疾病的出现。在选定适宜的种植地点后,还需要对土壤进行平整处理,清除杂草和石头等,并且要注意大棚设施的建设。阳光玫瑰葡萄是一个适合进行保暖和防雨的栽培方法,它们通常在一个大型的阳光房中生长,同时也需要使用飞鸟型的平面支撑。然而,如果选择使用水平支撑或者是单面围栏,就会导致花费增加,甚至可能会使得葡萄的果实受到阳光的直射损害。
3.2催芽定植
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灌溉和肥料施用,以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和发育。此外,还需要对幼苗进行定期的修剪和管理,以确保植株形态的良好和产量的提高。同时,也需要注意对幼苗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保证种植的顺利进行和产量的稳定。单氰胺是阳光玫瑰葡萄的主要催芽和破眠剂,当进行这种处理时,需确保所有的芽眼都被浸泡在药液里,这样可以让芽眼产生破裂和起绒的情况,从而让药物能够更有效地进入芽细胞。通常在立春季节进行种植,采用了限根栽培技术,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开沟等工作。
3.3嫁接
在挑选嫁接的树苗时,优先考虑当年生长良好的新梢,并排除萎蔫、爆裂或其他受到破坏的新梢。当进行嫁接树的修剪过程中,必须确保切口的倾斜性,要求其低、直、平滑并且持久;为了加速伤口的修复和增加嫁接的存活率,可以选择使用2mg·L -1 噻苯隆进行浸泡;为了增加嫁接的存活率,还可以使用磷酸氢二铵进行浸泡处理,以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增加嫁接部位的生长活力。此外,在嫁接后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嫁接部位的保护和修剪,以促进嫁接树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应定期检查嫁接部位的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以确保整个种植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量的稳定增长。
3.4花果管理
在花穗和果实的管理过程中,最佳的疏花和整形方式是在花朵盛开的7天之前,也就是说,当花朵开始生长的那一刻,就需要开始对它们进行修剪。这个过程的关键点就是移除花朵的基底部分的副穗或者是大的分枝,一般需要移除4~5个,只保留13~15段的小穗,同时也需要移除花朵的基底部分的生枝2~3cm。伊始盛花时节,首先对花序进行修整,只需保持穗顶部的6cm,其他所有分穗均要剪掉;待至花期鼎盛过后的第三天,即可启动去核作业。经过对花序的施治,目的在于确保果实无核且保持完好。在随后的1~2周时间里,可以采用第二轮增大作业,使用同种药剂对果穗施药,旨在提升果实体积。
在处理果粒的过程中,每一株果树都会保留一株穗,剔除掉过小、畸形、受病虫侵害、过于密集的果穗和果粒。最后,每一穗会保留50~60粒。处理完毕后,应立即进行包装,并喷洒一些能够起到防护和治疗效果的消毒剂,同时,包装袋的口部也需要牢固地封闭。
3.5肥水管理
在进行农业施肥的时候,主要将其划分为秋季的基础施肥和植物成长期间的农业施肥。主要的基肥是在收获完毕后施用的,这个时候应该尽快开始施肥,并且大部分时间都会选择施用有机肥,这样可以确保土壤的肥力充足。在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主要依赖化学肥料促进生长。但是进入开花后期、幼果增大阶段和果实着色时期,就须对氮、磷、钾肥以及硫酸钾的品类与施用量做出恰当的调节。采用限根培植法时,结合施加有机肥料及磷钾肥。每年对于每百千克葡萄的生长,需要投入0.5~1kg的氮肥、0.5~1kg的磷肥,以及0.75~1.5kg的钾肥。这类施肥物质需于局限根系区域内,20cm表层的周边沟槽里撒布,并以泥土遮盖,葡萄成长期间,恰当提升施肥量,配合灌溉方式,多频次少比例地进行。
在管理水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对每一个生产环节的用水量进行精准的操控。譬如,在种子萌发阶段,建议每七天浇水一到两次;到了开花期,则应恰当节制给水。当进入果实成熟期时,应适量提升灌水频率,大致每隔1~2周进行一次灌溉。依据土地湿润程度的监测结果,水源分配计划须做出适时改变,可通过灌溉装置实施精准有效的管理。在浇水以外,同样应当重视连绵细雨天所带来的排水难题,并要确保及时对排水管道进行清洁。
3.6病虫害防治
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导、全面防护的策略,首选采取物理和生态的措施来应对疾病和虫害,也需要强化对药品的监督和管理,并且必须严格遵守农药的使用标准。在农业预防和控制方面,关键在于选择优良的植物。阳光玫瑰葡萄自身就拥有出色的抵御疾病的能力,通过实施适当的水分和营养补充、定期清扫果园、改善光照环境等措施,可以确保它们的强劲发展,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它们的抵御疾病的能力。对于物理预防需要优化和强化如避雨、保温等大棚的设施,以防止白腐病、霜霉病等疾病的出现。应该重视保护如蛙类这样的害虫的天然栖息地,并利用生物科技来增进控制效果。在上文提到的措施之外,亦能够针对一般病虫害,在多个阶段实施预防与控制。例如,在绒球生长阶段,宜适度施用石硫合剂喷施,目的在于消灭病原菌与害虫卵;待到花期初启,应适时采用腐霉利药剂以进行防治工作。
4 结语
优质高效的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技术具有很高的复制性,并且适合在太湖县地区进行推广。通过对相关种植技术的分析,可以整理出一套相对完整的栽培技术体系。通过精确掌握限根栽培、绿色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技术,我们能够有效地保证种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