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昌江区稳企业保就业真有招(就业工作总工会企业工会组织)

炎炎夏日,景德镇市昌江区重点工程建设现场,工人们挥汗如雨。
“工地上按天计酬,一天能挣200元呢!”昌景黄高铁(昌江区鲇鱼山段)铲车司机邹元华说,“现在,一出家门,就进工地,赚钱顾家两不误,多亏了工会组织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昌江区就业压力陡然增大。
昌江区总工会充分利用就业创业培训基地,有选择地举办家政服务、汽车修理、特种车辆驾驶、建筑施工等专场培训班,让培训人员“一技在手,工作不愁”,实现了稳企业保就业增效益。

求职招聘“网”在一起

景德镇昌江区稳企业保就业真有招(就业工作总工会企业工会组织)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7月27日,在江西天一航空装备有限公司数控车间,王思刚正一丝不苟地工作着,“这里的工作环境不比沿海城市差。
”王思刚2011年参加工作,长期在东部沿海地区从事IT相关工作,年初回到家乡三河村,因疫情丢了工作。
5月,他到村工会登记了自己的求职意向,一个星期不到,就接到了天一航空工会主席何炳辉的电话,经过面试,当月获得培训机会,6月27日正式入职。
王思刚说:“虽然在外挣得多,但是花销大。
在家门口有一份安稳的工作,比在外面强。

王思刚能很快接到面试通知,得益于昌江区总工会的“一张网”。
目前,昌江区规模以上企业、镇、村(社区)建立了150家工会组织,67个行政村、社区实现了全覆盖。
被“网”在一起的王思刚、天一航空,“一拍即合”。

在昌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姜涛看来,这张“网”能更好地服务农民工。
“上了年纪的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靠‘耳朵’听取就业信息,不会使用互联网找工作。
我们形成这张‘网’后,农民工在村里登记的求职意向,第一时间就能传到覆盖了工会组织的企业。
通过这张‘网’,1万人次实现了本地就业。

金桥村有外出务工人员2600余名。
今年很长一段时间,大家“窝”在家无法外出务工。
550多人通过在村里登记求职信息,全部实现了就业。

培训实现转岗再就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昌江区宾馆餐饮业、陶瓷产业受到冲击较大,不少相关人员赋闲在家。
然而,昌江区总工会在调研中发现,该区因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筑市场劳动力需求持续增长,许多岗位急需招人。

投资16亿元的景德镇客货运码头、投资18亿元改扩建的富强药业有限公司……这些大工程、大项目因招不到人,不得不向昌江区总工会求助。
“一边是很多人无活可干,一边是企业缺人,影响工程进度。
”昌江区总工会副主席程仁虎说,“出现这样的局面,就是因为岗位不对称。

为此,昌江区总工会帮助有就业需求的人员,按照各级重点工程项目所需进行培训,稳定了企业投资建设,保障了就业。

在金桥村党群服务中心,一间能容纳60人的活动室,门上挂着“农民工教育培训中心”的牌子。
金桥村党支部书记邹志琴介绍说,他们根据招聘单位需要,定期组织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截至目前,已举办专场培训班11次,参加培训620人,其中有440人为原餐饮行业和陶瓷企业人员,如今全部实现转岗再就业。

江西美菱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谈起丽阳镇丰田村就业人员,伸出大拇指称赞:“业务很熟练。
”美菱科技负责人所言非虚。
刚脱贫不久的黎赛男,由于没有稳定工作,面临返贫。
丰田村工会帮助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安排到岗。
如今,黎赛男在江西美菱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电子冰箱包装方面的工作,一个月有3000多元工资。
( 余红举 实习生 梁宜爽)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