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女大学生,假期出门旅游要谨慎!(女大学生恶梦美国电影警告要谨慎)

在上世纪1978年左右,我们引进了美国一部电影叫《恶梦》,美国片名是《白德汉姆郡的恶梦》。
那年我也就刚上一年级——那么小的年龄,看这种悲惨可怕的电影,观后印象非常深刻。

我始终记着这两个暑假出门旅游的女大学生——小时候经过电影院门口,都是此剧的宣传画,海报上就是这两个倒霉的女大学生——本想出门散心,结果被迫下狱,假期旅游成为假期恶梦。

我还看了电影版的小人书,背景是那个鬼魅般的恶警察,揭露如此黑暗的米帝现实,特别是警察犯罪——在电影院看后,我对美国警察甚为恐惧。

警告女大学生,假期出门旅游要谨慎!(女大学生恶梦美国电影警告要谨慎)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电影开篇是俯拍某小城街道的全景,镜头向左摇拍在街上来去如梭的车辆,然后摇向一辆红色的赛车——开头的曲子非常好听。

透过挡风玻璃,白人女孩凯茜在驾驶汽车,满面笑容——笑得合不拢嘴。

黑人女孩黛安坐在副驾座上,也是笑容满面地从车窗眺望着景色。

开篇如此愉悦,谁都料不到结局会如此悲惨,揭示的主题是如此沉重——两位普通女孩就这样误入了暗黑小镇。

电影启用了上译厂的经典配音——凯茜的刘广宁,黛安的丁建华。

——刘广宁的声音过于华丽了,我还是更喜欢丁建华的声音。
她将女性的悲哀和绝望表现得丝丝入扣,甚是震撼!

中途,她们驾驶的红色小轿车突然爆胎,请过路的黑人司机乔治帮忙换了一个新胎。
这时恰好遇上了本地警长——蒂姆。

蒂姆不准姑娘付钱给乔治(这应该属于种族歧视)。
黛安不听蒂姆那一套,给了乔治钱——由此结下第一个梁子。

在加油站的小咖啡馆里,黛安第二次顶撞和戏言了这只令人讨厌的苍蝇——蒂姆。

想跳舞吗?就请你在这叉子上扭吧……

恼羞成怒的蒂姆立即报复——他让加油站工人故意延误汽车的修理,迫使两个姑娘在小镇露营下来,从此落入了他的魔掌。

——确实,为什么要在小镇羞辱治安官呢,蒂姆是很坏,可你身单力孤,人生地不熟啊,你干不过他……看来在七十年代,美国的警民关系就不怎么样。

两个姑娘到附近的树林里过夜(为何不住酒店?)。
蒂姆即以“非法侵入他人土地”的罪名逮捕了她们,开启报复的第一步。

两个姑娘无端被关押,凯茜隔着铁栅栏呼唤黛安——这是很不真实的一幕,很不舒服,也难以置信,旅游尚未开始反而进了拘留所,妹子出门旅游一定要谨慎!

无耻的蒂姆还奸污了黑人姑娘黛安,就明目张胆地发生在拘留所里……

当时我看不懂这一幕,还很好奇,那警官把那黑女孩怎么了……

他为啥只欺负黑人女孩,明明白人女孩更漂亮。
就因为黑人女孩得罪了他,还因为,白人比黑人地位高。

目睹暴行的凯茜无比悲愤,这个在大城市长大的姑娘怎么也想不到会发生这一切——这是执法犯法啊!
那个讲究民主自由的国家,它的社会体制会有如此弊端,它的司法管理会是如此黑暗。

美国的法律不是给公民规定了种种保护人权的条例吗?但是在这个小镇,这一切却突然失效了。
一个小小的警长在当地法官的庇护下,可以对两个无辜的姑娘进行极其残酷的迫害,这太匪夷所思了。

第二天在法庭上,她们在法官面前揭露蒂姆的罪行——天真的姑娘按照学校给她们的教育,深信本国的法律,就像你我一样。

可是法庭强加在姑娘身上的是更大的迫害,加油站工人也做伪证,法官以诬告为根据,宣判她俩在本地女犯农场做三十天苦役。

凯茜依据法律规定,要求向家人打电话也遭到蛮横拒绝。
 

看着真够气人的——米帝居然逆天执法,无视人权……这还是一个讲究民主自由的国家吗?

女犯农场是个暗无天日的地狱,在影像展现上没有太过于暴力和血腥,但能明显感觉出来,女大学生至农庄内被非法囚禁,遭受的是非人待遇!
不仅剥夺自由,饮食也很恶劣。

这里看管犯人的女看守完全是白人,格丽尔、斯梅蒂……她们暴戾成性——谁要是敢于触犯这儿的规矩,那就有你好瞧的。

——美国女看守是不是真的像这部影片里描述的那样,恶人当道……这个只有真正在西方生活过的人,才有发言权……

盛夏季节,女看守们的打扮堪为惊世骇俗——童年的我,第一次看到女性这么暴露的服装!
这对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观众绝对是个强烈刺激。

看到黛安和其他黑人一起在洗衣棚里干活,让人越发觉得这是个惊悚片+监狱片的变种(不仅司法不公,种族歧视,还强迫劳动),实打实一部女性剥削电影。

萨拉和黛安的对话,

这衣服从哪儿来的?

镇上的洗衣店里。
他们只管收活,全都送到这儿来。
我们洗干净了送回去。
有人从中赚了不少钱,但肯定进不了我们的口袋。

她们的对白,让人容易联想到今天的一些敏感话题——这描述的还是现实的美国吗?那个年代,本来就是个比较混乱的年代吧,同时也是黑人非常受压迫的年代。

凯茜忍受不了这种生活,她利用当招待的机会,想给父亲打电话——这个求助电话贯穿影片始终,打得异常艰难——后来她又利用去县城送蔬菜之际,托小咖啡馆女招待给父亲打电话,但无一例外都遭到失败——不是被发觉,就是被告发。

这里我倒发现一个漏洞,单身求助固然太冒险,可以付钱求助探监的家属呀,他们是自由人,可以帮忙打电话呀!

凯茜偷打电话被看守发现,遭到鞭打。

暗暗同情她的女看守——杜尔茜,在此时和凯茜有一场对手戏。

我始终记着这几个镜头:

凯茜俯卧在下铺,背上盖了一张布单子。
杜尔茜走过来,坐在凯茜身边,掀掉单子,看着凯茜的伤痕斑斑的背部,叹了口气,往手里倒了些药末,开始往她背上敷药。

这时候凯茜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杜尔茜一边抹一边问:好一点没有,凯茜,是不是疼得厉害?

又抹了一会,见凯茜毫无反应。
杜尔茜再次叹口气,说:

我看,还是让别人给你抹吧。

说完起身,慢慢走开了。

接下来镜头停在凯茜脸上,她握紧拳头,竭力抑制住怒气。

为什么有这场戏呢,应该是反应在暗无天日的地方,依然有人性在闪光——虽然这人性之光很微弱,再同情凯茜,杜尔茜也不会帮她打那个救命电话。

除了凯茜,黛安也在努力想法逃走,她趁一次家属探监的机会,偷偷地溜进大轿车,藏在座位后排,希望混出监狱去。

这段出逃看得人透不过气来,我在观看时始终保持在揪着心的状态,简直比八九十年代的港产黑狱片还恐怖——真是一个动人心魄的好作品!

黛安的逃跑以被看守斯梅蒂发现为告终。
在又小又黑的黑屋里,她被整整关了一个星期,折磨得几乎死去。
 

这是什么控诉?这特码还是现代社会?这特码简直是奴隶社会!
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它应该是——有力地揭开了美国“民主生活”的黑暗恐怖的一角,让我们看到了资产阶级法治的血淋淋的真相。

不仅仅针对反抗的人,对安分守己的人,监狱长也不放过。
与此同时,才十五岁的小姑娘艾米莱恩,进来不久就遭到监狱长的蹂躏,不久愤而自杀。

尽管遭遇重重迫害,凯茜、黛安仍然不放弃希望,她们在黑人女犯萨拉、阿尔玛的帮助下,利用在蚕豆地干活的机会,双双逃出了农场。

蚕豆地这场出逃是惊心动魄的——看到黛安屈身在地沟里,敏捷地匍匐前进。
我原先感到困惑:

为什么不忍忍呢,小孩子不懂能屈能伸,忍30天就过去的事,出了狱你想怎么揭发都可以,偏偏自己在狱内想各种法子越狱,难道就没想到代价有多可怕吗?

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不是忍一忍就能过去的问题,这是冤狱陷害!
是滥用私刑,是对文明的践踏!

所以一定要反抗!

反抗才能深刻的剖析美国的所谓民主的虚伪和无耻,才更能揭露美国监狱的黑暗,才能明晃晃地呈现底层人权缺失的严重问题!

监狱农场警铃大作,看手们牵着警犬出动——简直和当年纳粹集中营、越战战俘营生还者、脱北者口述经历有得一比。
我最怕这样的电影——比恐怖片还恐怖。

凯茜和黛安的出逃成为亡命者的翻版——看了电影就像真正被恶梦笼罩一样,心里阴影一直挥之不去!

本片实际上应归结为是惊悚片,而不是写实片。

凯茜终于和父亲打通了电话,

她竭力用话声压过哭声,情绪也变得歇斯底里。

爸爸,您赶紧给监狱打电话。
一定要告诉他们,我们被非法扣在那里!

再说掩护凯茜逃跑的黛安,她驾车引开蒂姆,汽车却不幸被蒂姆撞毁,再也发动不起来。

眼看蒂姆的汽车向她开来,黛安弃车朝路旁树林跑去。

蒂姆持枪下车,举枪向黛安瞄准……

为什么一定要置黛安于死地呢?

一,为灭口。

二,将资本主义本质的恶毒展现到底。

凯茜终于得救。
第二天凯茜的父亲赶来,父女相抱痛哭。

凯茜是个白人姑娘,所以多少幸运一些,逃得了性命。

但是黛安呢?凯茜不信狱长说的逃跑自由的鬼话,判断黛安一定出事了。
她急忙来到农场,打听黛安的下落。

萨拉面对凯茜,欲言又止,神情悲伤。

凶神恶煞的看守格丽尔过来——呵斥萨拉为赶快回来,不许乱说乱动。

萨拉突然被激怒了——这个配角人物的分量到结尾凸显出来,影片专门为她加了一场戏——只见萨拉回头,斩钉截铁地警告女看守:

你再挥舞你那皮鞭一下,我就要你的命!

格丽尔不知厉害,照旧挥舞着皮鞭扑上来。
萨拉毫不畏惧,老鹰拿小鸡一样,死死卡住她的喉管。

为什么她决绝起来,当然是黛安的死,让她彻底看透了美国“法治”的真相,所以她终于也愤怒地反抗了。

她不畏惧杀死一贯残害女犯们的白人女看守,哪怕等待着她的也是那块阴森森的坟地。

收拾完女看守,萨拉才转过头来,泣不成声地告诉凯茜——黛安死了。
昨天晚上看见农场的人把她运过来,最后被埋进了曾经“天知道埋过多少人”的监狱坟地。

可怜的孩子。
她老对我说,局面在变。
外面有好人,有肯帮忙的人。
她满脑子梦想!
他们就为这个杀害了她!

萨拉为黛安悲痛地哭泣。

是的,作为黑人,黛安被强奸、被枪杀,死得太冤!
可我怎么觉得,这话同样适用于今天的人——因为天真而被杀害。

结尾镜头凝固在凯茜痛不欲生的表情上面。
这才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噩梦!

——原本计划愉快的露营,结果却因为万恶的资本主义,变成了一场可怕的噩梦。

镜头推拍,画面淡出。
田野里花儿在微风中摇曳。
镜头拉拍,向左摇过草绿的田野,停成一个极高的俯拍全景。

客观来说这部电影,有些镜头经不起推敲。
但是,电影拍得很认真,它是慢慢的讲故事讲人物,剧情也是缓慢的向前发展,缓慢——但是很有力量!
不像这几年的美国电影,大量使用科技、科幻、上天入地,越来越不接地气。
它其实是一部被忽略的美国现实题材的优秀电影,很不一般,值得推荐。

作为译制片,当年应该很符合宣传口径——刚好符合当时批判资本主义宣传口径的需要,就直接拿来公映了。
这在当时应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加深了大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恐惧。

但是同时,不能忽略,揭露这些黑暗的恰恰是人家自己——它涉及的题材如此大胆!
仅仅是美国社会的黑暗之冰山一角,尖锐、黑暗、大胆、露骨,我觉得这四个词是对这部影片的最佳概括。
老美们无论对自己国家的好与坏都过度意淫了吧,他们可以拍摄这类题材的电影,这个题材一定是特别敏感,也是为了电影票房吧?可是,这种不畏自曝其丑的姿态,不值得局外人都反思一下吗?所以,想起了这部老片,放眼天朝,也学学人家美帝吧,各个角落也找一找恶梦,开启一部了解东方的窗口,让人家也了解了解我们。
让不可一世的美帝承认——看个老电影都让你们看出那么多东西,真让人佩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