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钱塘,逶迤碧澄,穿过常山大桥,流经渣濑湾,在莫家潭打N个漩涡,避开广阔的江滩,紧挨着陡峭的江岸,默默地向东、向东,追寻海天的诗意与浩瀚。
一条泛着白灰的碎石子路,傍着江岸,在童年的视线里籍着晴天的扬尘断断续续地向西、向西,邂逅山城的喧嚣和纯粹。
40年前

我经常坐在牛背上,一边吹着叶笛一边眼瞅着一江之隔的320国道,巴望着烟尘泛起时驶过的各式稀罕车辆,然后有了在小伙伴面前炫耀的资本——桔色的中型拖拉机、蓝色加挂大卡车、绿色厢式邮政车、黑色尖头小轿车、后尾垂着拽地铁链的油罐车、前头冒着黑烟的小手扶……寻常一见便如数家珍,这国道在孩子的眼里就是传奇。
从常山大桥顺流而下至县域最东头的大溪沿,没有一座过江的桥梁,要与国道亲密接触全凭摆渡。记忆中的老家再清晰不过了:交公粮卖棉花榨菜油、买年糕裹粽子冻米糖、磨剪子戗菜刀补铁锅、花对联草纸包搪瓷罐、油布伞灯草绒解放鞋、挂号信百雀羚结婚照……通通要渡船上岸到国道边一字排开的粮油食品站、农资日杂供销社等各取所需、各自搞定。
当年的溪口因320国道的穿镇而过,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市井鼎沸。而这繁华的背后,是护路人一顶斗笠一杆竹帚在弥漫的车尘里将车轮碾飞路边的碎石一帚一帚地扫回路中,四季坚守,风雨无阻。原来,滚滚车流烟尘里绝不是江那岸所看到的各种“稀罕”,这画面随温馨的童年深烙心底。
30年前
我渡船沿国道一路向东来到招贤镇展开为期三年的高中生涯。报到那天,我骑着载有一只上了年岁木箱子的自行车,小心翼翼地汇入向东的车流,这路全被水泥硬化了,路面凝成水泥稳重的灰黑,一板连牢一板;接缝注入沥青醒目的深黑,一道紧接一道;路基培进黄色亮眼的鲜土,一锹压着一锹;路沿栽满绿色的树木,一颗挨着一颗……鲜有漫天的扬尘,陡增蔽日的绿荫,不变的是一样的国道、一样的奔流。
在这样的奔流中我记住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只要节日不在周末,父亲总会提篮带罐地给我送些清明稞、醅糕、馒头、肉粽、甜酒酿等,从不打招呼,总是默默地站在教室门口等待下课铃响,交接完毕后又迅速打道回去,来的时候肯定坐车,怕误了我的饭点;回去一准徒步,耽误的农活第二天可以抓紧抢回来。我曾经无数次想象着父亲这个大男人怎样地如小女人一般挽着竹篮挤上公共汽车、走在漫漫国道边的情景。
每每路过、想起这段国道,满是浓浓的乡愁和如山的父爱。有一年,梅汛来得晚,放暑假了还下着瓢泼大雨,江水暴涨,滞留学校两天后终于盼得雨霁天开。菜尽米绝的我收拾停当立马骑车逃离校园,骑至招贤镇汪家圩段,国道仍泡在齐腰深的水里面,退无可退,我只好连车带行李扛在肩上趟了过去,骑到溪口莫家渡口,仍在封航。我只好沿国道一路向西,穿呈村七里弄,过蒲塘三里滩,拐上常山大桥再向东沿县乡道折回老家……那年十七岁,雨季里的滔滔江水奔流向东,国道上的拳拳归心一路向西。曾几何时,漫漫归乡的摩托大军在国道上呼啸而过,任山高水远,国道的一头是家中留守的爹娘,另一头是在外打拼的儿女,中间是无尽的牵挂与离愁……
20年前
我早已学成回归高中母校任教,恰逢320国道常山段拓宽大改造,征地拆迁,炸山开路,跨江架桥,多点开花,全线推进,工地一派繁忙。周未回老家,我一般经新建的招贤大桥沿与国道一江之隔的县乡道骑行,避开了国道大改造的通行拥堵与滞缓。两年后,我被选调进城,叫了一辆小卡车装载一大堆家俬沿早已通行的新国道一路西行进城。
新改造的国道原则上避开村镇,尽量地裁弯取直,抬高路基避免水淹,双向四车道快速畅行,最大的改动是先避开呈村七里弄,连修朱家渡和富足山两座跨江大桥,直达蒲塘口,后又避开常山县城的三里滩、白马路、环城南路,改沿南门溪虎山过城南立交桥、山背岭底桥通往江西玉山。320国道常山虎山段与九龙山段均为炸山开的路,边坡陡直,遇梅雨等强降水或长时间雨水浸泡易滑坡塌方,几经处理,现已较为稳定。
大道坦途,半小时后即到达县城城南小区新安的家,与国道毗邻而居,甚感欣慰。每逢周末,我时常沿现在文峰东路、白马路、文峰西路、定阳南路、人民路、花山路出城西经三里亭、五里亭,直至新修的205国道。心随路走,除南门街东面背街处和花山路往西尚有地方可以怀旧,其它的什么已是浮云!
记忆中静谧的县委党校、喧嚣的小商品市场、繁忙的汽车站、环城南路上的机械厂、毗邻石硿寺的棉纺厂、城西白龙洞的啤酒厂和微生物总厂逐一闪现……白云苍狗,一段穿城国道的改道退出,激活了大半个县城,东苑、梅园、竹园等住宅小区,渐次冒出,逐步成熟。也使稍早成型的城南小区及周边迎来二次建设的热潮:县立高级中学和民办初级中学先后入驻,两家大型超市次第开张,特色美食餐饮火爆登场,原本乡野落寞的小区逐浙时尚、高端起来!
10年前
320国道常山城南至钳口十五里路段改道外移。随着山背岭底桥的改建提升通车,原路段遂成为城市的景观大道,犹如靓丽的彩带串起了浙西商贸城、城南小区、紫荊花园、凤栖小区和经济开发区等颗颗璀璨明珠!
而外移的国道自朱家渡大桥沿富足山村外过长圩大桥穿隧洞经黄泥塘金钉子逶迤在绿水青山之间……来到白石镇抑或球川镇闹盈盈的墟市:日杂物什、锅碗瓢盆、乡野菜蔬、酱卤烧烤、应季服饰、细软家私、南腔北调、方言俚语……传统中涌动着新时尚,时间流里牵缠看从前慢。任国道风云变幻,墟市传承依旧,风采依然。
现如今
在习近平“八八”战略和衢州市委“1433”战略和常山县委“四四二”战略体系的指引下,320国道常山段将再度迎来大改造大提升,青石镇溪口至水南段将改经建设中的江家大桥沿南对岸的江家、新站和规划中的渣漱湾梦幻岛国际慢城景区与富足山段相衔接。“大通道浙西门户的通衢首站”战略将在常山重重落地……
改革开放四十年,国道变迁弹指间,在阔步东接新衢州,建设慢城大花园的征途中,国道常山段担当依旧,使命在肩,在新时代的不断向前,向前!
(原标题《G320,静静地走在常山的岁月芳华里》。编辑赵璐洁 梅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