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大家梳理一下建筑立面图的方法与技巧。
一般来说,建筑快题立面图的原则和注意的事项主要包括:

主从原则、繁简原则、拼接原则、网格原则、阴影原则、黄金分割法则、收束法则、开洞法则、 图底关系理论、虚实关系、主次入口处理等等。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我们通常只采取其中的几个方法和理论来进行设计,
在快题设计中最常用的几种方法和技巧介绍:
1、建筑快题立面设计的常用材质
图1
以上4个元素,就是建筑快题最常用,也是同学们最容易掌握的快题立面材质。分别是:混凝土大板(如图1红色部分)、清水砖墙(如图1和地面交接部分)、木格栅(如图2和地面交接部分)、玻璃。
图2
快题设计要求的是短时间内出造型、出设计。所以建筑立面图要达到好看,清晰明朗的效果。但其实在快题中用到的元素非常简单,通常是由图1的4个建筑材质组成,灵活运用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快题设计元素运用方式:
2、建筑快题立面设计法则
(1)黄金分割法则
图3
即开窗、材质过渡、构图中心等处理手法的位置,处于横向构图或纵向构图的黄金分割位置。
一般来说,黄金分割我们分为3种方式。
第1种:横向构图的黄金分割线。
如下图所示:
图4
第2种:纵向构图的黄金分割线。
如下图所示:
图5
第3种:纵横构图的黄金分割线。
如下图所示:
图6
以上3种方式,ABCD可以分离,也可以联合!
然后再回到本文开头给大家所讲的4种快题材质的处理方法,我们来看看在实际建筑中,又是怎样应用的?
例1:
图7
参考图:
图8
例2:
图9
参考图:
图10
例3:
图11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对以上4种建筑材质的元素结合黄金分割比法则,很容易设计出好看的建筑立面,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功能为主,形式为辅,细节上还希望大家多结合功能去考虑,而不要将一些理论性的套路生搬硬套,一定要在实际运用中,活学活用。
(2)收束法则
即开窗、材质过渡、构图中心等处理手法的位置处于横向构图或纵向构图的体块尽端位置,只进行点缀处理。
同样的,也是3种方式。
第1种:横向构图的收束线。
如下图所示:
图12
第2种:纵向构图的收束线。
如下图所示
图13
第3种:纵横向构图的收束线。
如下图所示
图14
给大家举个例子:
图15
图16
如上图,墙身与屋面交界处,采用了收束的方式进行处理,强化了墙面和屋顶的交接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建筑体块的虚实对比。还需要注意的是,收束法则一般常用建筑的实部来进行收束,而较少采用虚部来收束。
图17
图18
以上这种做法用通俗一点的语言解释,就是对建筑侧立面采取四周包裹的方式,使得整体立面元素得到统一和归纳
3、建筑立面的5个原则
除了以上的建筑立面设计法则以外,我们在建筑快题立面设计中,还常常采用以下的几个原则:
(1)主从原则:
建筑立面有主有从,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均匀切分。
图19
(2)网格原则:
建筑立面开点窗的时候不能随意点缀,最好是在网格内部进行处理,并结合房间功能和窗地比进行合理的设计。
图20
(3)繁简原则:
屋顶与立面、立面元素之间有简有繁,不能都简或都繁。
(4)阴影原则:
建筑立面可以适当增加、营造阴影关系。途径:丰富体块关系。
图21
(5)拼接原则:
建筑立面体块拼接服从咬合、衔接两大原则。
图22
当然,以上都是经验之谈,也仅仅适用于快题设计,也就是一些所谓的套路。毕竟快题设计时间较短,需要大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设计元素,所以掌握一定的规则并活学活用。
上文给大家介绍了立面设计原则的问题,接下来将讲述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会跟上文内容结合起来。
4、关于建筑立面设计的理论
(1)图层关系理论
建筑立面在材质上的衬托关系称为图底关系,形成视觉中心,视觉中心的图底关系理论一般来说是服从于繁简原则和主从原则的,需要用鲜艳的颜色或者丰富的设计去突出视觉中心。
示意图,视觉中心在体块中的位置至关重要:
图23
图底关系实际案例参考,注意视觉中心的位置。
图24
图底关系实际案例参考,注意视觉中心的位置。
图25
图底关系实际案例参考,注意视觉中心的位置。
图26
(2)过度关系理论
图27
建筑立面在材质上的变换成为过渡,过渡的位置满足黄金分割比法则、收束法则,过渡在虚实关系上处理十分必要!
如何进行过渡,详见下图:
图28
图29
图30
图31
具体的建筑实例:
屋面与墙身之间形成了灰空间,形成了良好的过渡关系,灰空间增强了对人的欢迎感和亲近感。
图32
屋面与墙身之间形成了灰空间,形成了良好的过渡关系
图33
说到这里
还需要跟大家介绍一下虚实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虚实关系。
(3)虚实关系
建筑立面在虚实关系上分为大虚、镂空、小虚、透明材料隔板;
实部总体上分为虚部:大虚、小虚。
实部:混凝土、硬质板、青石砖墙
过渡部分:木格栅等软质材料
01
图34
02
图35
03
图36
通透部分的建筑体块,虚部应该占据主要部分,灰空间此时是处于大虚(镂空)与小虚(玻璃)之间的特殊处理手法,灰空间背景是小虚(玻璃),但就空间体验而言是属于大虚(镂空)的范畴。下面用几张图来解析一下上方内容:
示意图:
图37
下面再来看看在建筑实例中如何应用:
图38
对比上方建筑实例和示意图,很容易明白其中的逻辑。
下图也可作为参考。
图39
除此之外
我们还非常主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序列处理。
(4)序列处理
一般来说,序列处理常见于中小学、旅馆建筑、幼儿园、办公建筑的建筑立面。
通常,有这几种方式:
图40
下面我们依然来看看实例
图41
图42
图43
建筑体块本身的重复和韵律就有一种建筑美感,在做建筑平面设计时,若发现有重复单元,那么可将建筑的重复单元划分成几个体块,使得建筑屋顶平面层次清晰,并且使得建筑显得更加轻巧活跃。但最好是遵循一定的序列处理关系。
说到序列处理,就出现了序列的数量问题,一般来说,凡相同体块重复2次以上,便会产生韵律,根据四方总结的建筑美学的规律来说,如果是两个体块,我们首先强调对比,三个体块,进行罗列,四个体块,进行强调。
图44
序列原理的建筑实例示意:
图45
重复性的单元坡屋顶体块形成了良好的序列关系
再说说针对常见的
01建筑纵向序列处理
图46
建筑实例参考:
仙台媒体中心 伊东丰雄
图47
本文总结
本文所述的各种关于建筑立面设计的美学和设计规律,大家可以引起重视,需要注意的点:一定不要生搬硬套,需活学活用,在经过学习和借鉴之后,最终能够形成独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