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带女儿今天去奥克兰医院做了CT,结果要到4月18号去看医生才能知道,新西兰医院的效率就是这么龟速。当然急诊病人例外,否则20天出报告,人家急病都可以死好几回了。上海的医院虽然排队时间也挺长,但做完CT一般1小时左右就出报告了。
而且新西兰医生不太验血,在天朝我们一旦去医院,验血是必选项,而且是第一步。
那边呢,我觉得不验血的原因之一是设施不足,看病(门诊)首先找家庭医生,不能直接去医院,而家医的诊所里是没有验血或B超/X光/CT这种设施的,要到外面专业机构,比方说labtest/radiology等机构才能做测试,结果再由机构传送给医生,最起码好几天,真的很慢了。
第二,就算到了有设施的医院,一般也不轻易验血、拍X光。我觉得这可能是他们的文化里不轻易让病人出血?也或者是要体现医生的主观判断能力?我不是太懂,但我感觉光凭医生经验的话,不验血、不做CT效率低下,而且误诊率高。但那边都是这样,大家将就着也就习惯了。
不过新西兰的药效果还是很好的,纽村的药都是纯正的,没有仿制药,所以效果杠杠滴。但要医生诊断正确才行,可是医生的水平确实比较普通。
这就是当下新西兰的医疗状况了,也是我老婆最担心的点。广大华人深有同感,常吐槽新西兰医疗的慢吞吞和不专业。
昨天还有一件事挺有趣,我的小电驴-爱玛电瓶车,骑了3年多了。最近车辆时有发动不起来的情况,有时开的好好的,突然就停了,这在马路上既危险又麻烦。我找了当初卖给我电瓶车的店家,他天南海北地说了一通,意思这个问题挺严重,修修要差不多2000元,还不如重新买一辆算了。
我有点疑问,因为这车发不起来的时候,仪表盘上有一个红灯会亮,然后多转几次把手,红灯会熄灭,然后车又可以发动起来的。
这说明仪表盘上是可以辨别车辆问题的,一般可以辨别的问题,维修不会这么贵吧,我寻思。虽然这车用了3年多,要换一辆新的也可以,但又不是常在上海,骑的公里数不算太多,电池饱满、车况嘎嘎新。
还是再找一家问问情况吧,于是我用手机地图搜了一下爱玛专卖店,光复西路上有一家离我挺近。我骑到那里把问题和老板说了一下,老板马上告诉我:“你这是车把手坏了,换一个把手就可以了。”“多少钱?”我问。“80块”老板挺实诚。“哦,可以啊”我让老板帮我换了车把手。
老板两公婆联手,10来分钟就换好了新把手。我的电驴像新的一样,开起来非常丝滑,完全不会半路罢工。老板告诉我:“车把手是耗材,时间长了是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看样子还是多问几家比较好,不要着急做决定。术业有专攻,还是要找到对的人才行。
这不是和在新西兰看病一样嘛?我在小红书上看到很多华人吐槽,举一例:有病人说新西兰医生觉得他腰子不行了,要噶腰子,吓得他赶紧回国,结果2周就治好了,腰子也保住了。其他吐槽新西兰医疗的例子也很多。
这和我这次修电驴的故事差不多啊,哈哈哈。
好了,今天就更新到这里吧,谢谢友友的阅读。
#春日生活打卡季##我来唠家常##记录我的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