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第一次东巡与开原莲花茶棚地名(开原地名康熙寺庙皇帝)

古茶棚地处京师通往吉林的大道上,南北两侧均为山脉,扼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逐渐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屯落。
由于地处南城子水库淹没线海拔151米以内,水库蓄水以后,这个古屯落淹没在库水之中,居民有的就地高移,有的移民到镇北、下城子等地。

康熙东巡从开原莲花经过线路图

一、康熙东巡时有人在这里卖茶的说法不可靠

康熙第一次东巡与开原莲花茶棚地名(开原地名康熙寺庙皇帝)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关于茶棚这个地名有一个传说,康熙皇帝第一次东巡的时候从这里路过,当时这里还没有形成村落,只是在路边有一个卖茶的草棚,康熙皇帝在这里喝了茶后,询问此地何名。
答曰,地僻无名。
康熙说,那就叫茶棚吧!
皇帝金口玉言,茶棚这个名字就流传了下来。

传说总是美好的,仔细推敲却存在问题。
康熙十年(1671年),18岁的康熙帝第一次东巡确实从这里路过。
但要说这里有一个卖茶的茶棚就很可能不是事实。
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当地人很少有喝茶的习惯,至今如此。

其二,此时距开原建县的康熙三年,只有七年时间,开原尚且人烟稀少。
当时开原的北部边界在威远堡门,这里还不归开原管,因此恐怕人烟会更少。

其三,著名的大驿路是十年后才修成的,这里过往的人流不会太多。

其四,康熙第一次东巡时,农历九月二十七日驻跸镇北堡(也叫正北堡),到此地当为九月二十八日,此时天气寒冷,即使有人在这里卖茶,恐怕也不会有人喝。

其五,皇帝的饮食有严格的安全规定,路边摊的茶水岂可随意饮用。

根据以上理由,这里要是真有一个卖茶的茶棚不赔死才怪呢!

网上流传的茶棚图片

二、全国各地叫茶棚的地名很多

网上搜索一下,大吃一惊,原来全国还有很多叫“茶棚”的地名:

1.锦州市黑山县胡家镇西茶棚村;

2.锦州市黑山县饶阳河镇茶棚村;

3.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茶棚庵、西茶棚庵;

4.抚顺市新宾县新宾镇茶棚村;

5.朝阳市凌源市松岭子镇茶棚村;

6.吉林松原市扶余市增盛镇茶棚村;

7.沈阳市新民市东城街道茶棚庵村;

8.葫芦岛市兴城市温泉街道茶棚庵;

9.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茶棚村;

10.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茶棚村;

11.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西贾乡茶棚村;

12.河北省抚宁县茶棚乡茶棚村;

13.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叶集镇区办事处茶棚村;

14.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茶棚村;

15.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上莲开发区茶棚村;

16.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梁村镇茶棚村;

17.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茶棚村;

18.山东滨州滨城区杨柳雪镇茶棚村;

19.山东济宁金乡县司马镇茶棚村;

20.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新驿镇茶棚村;

21.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市辛安泉镇茶棚村;

22.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大官厅乡茶棚村。

难道这些地方都是因为皇帝喝茶留下的地名吗,显然也不是。

三、茶棚庵是女性修行者居住的寺庙的通称

我们发现,在上述地名中有4个地名明确标示为茶棚庵: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茶棚庵、西茶棚庵;沈阳市新民市东城街道茶棚庵村;葫芦岛市兴城市温泉街道茶棚庵。
其他叫茶棚的地名是不是茶棚庵的省称,我们不得而知。

莲花镇茶棚原本也叫“茶棚庵”,后省称为“茶棚”。
原来这里有一座寺庙,叫“茶棚庵”,当地叫“姑子庙”。
“庵”字本义特指女性修行者居住的寺庙,全国各地当建有不少这类寺庙,“茶棚庵”是这类寺庙的通称。

咸丰七年《开原县志》记载:“茶棚庵,在邑南二台子屯”,就是现在的铁岭市清河区东二台子村。
这里的“茶棚庵”也是一座寺庙。

清代戴亨的《题仙渠茶棚庵》诗:

卸却征衫敞葛襟,素磁僧舍浥清芬。
高槐风动层层影,满地莓苔荡绿云。

“素磁僧舍浥清芬”一句是说在僧舍里用粗磁碗喝茶,这里的茶棚庵显然也是寺庙。

戴亨还有《谷口茶棚庵》诗:

谷口施茶僧,击磬迎来往。
松棚午阴凉,时有松风响。

四、旧时北京至妙峰山存在众多为香客服务的茶棚

据资料记载,清朝至民国期间,北京妙峰山上建有不同信仰的殿宇14座,创建于明末的“娘娘庙”最著名,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举行庙会。
从北京到这里有多条香路,每条香路上都设若干个茶棚,是为香客提供沿途饮食、休息的场所。

五、网友天津儒易文化对天津的乾隆帝茶棚的描述

据天津儒易文化介绍,茶棚位于现津沽路和二道闸公路交口处,其具体位置在二道闸公路与津沽公路交口处的东北面。
是当年乾隆帝临幸大沽海口路经这里时,驻跸停留,在此搭棚呷茶的所在地。

说是棚,其实当时所指的是帐篷,属毡帐类,圆形,馒头式篷顶,相似于蒙古包。
帐篷背北面南,紧靠着津沽路一拉溜设立九个帐篷,中间皇帝的龙安帐既高且大。

据说,当时乾隆皇帝在此逗留约2个时辰(4个小时),而后驾临葛沽。
从此,人们称这里为“茶棚”。

根据以上描述,皇帝所到之处,要事先搭设茶棚。
如果当年开原莲花真的存在一个茶棚的话,有可能是相关人员事先搭设的。
因此留下这个地名,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这里距前一天康熙驻跸的镇北堡只有10华里距离,在这么近的地方设置茶棚似乎也没有必要,皇帝也不可能只走了10里地,就喝茶吧。

六、也有人说茶棚一词来自满语

网上有资料说,“茶棚”一词来自满语,意思是“鱼漂”,是一种捕鱼用的工具。

根据以上理由推测,莲花镇茶棚(原名茶棚庵),就是因为建有女性僧人居住的寺庙而得名。
康熙喝茶的传说,很可能是后人对地名望文生义,并附会在东巡的康熙身上。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