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华商报-二三里电话联系到了张念存,听他讲述了自己在多种困难条件下,依靠勤劳的双手,发展产业,过上好日子的故事。
张念存今年已经65岁了,家里共有5口人。养猪10多年来,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养猪经验,一步一步过上了脱贫致富的好日子。
从最先的几头到到现在的几十头,规模慢慢扩大,2019年扩大产能后,如今能繁母猪发展到了5头,每头母猪每年生产猪仔2窝,存栏60-70头左右,年收入达到了3-4万元,一下子成了村里名副其实养殖大户。
然而大家都知道,十多年前,张念存家还十分困难。
当时张念存被查出胃癌,每次吃饭只能吃一点,没有力气像别人一样去干些重活,挣点辛苦钱。儿子精神上也有些问题,望着一家老小,多少有些犯愁。张念存对说:“由于不能干重活,想着养猪相对轻松些,家里困难,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干起来,发展产业才能把日子过好。”
驻白刘村第一书记张红波告诉说:“老张虽然胃上有病,一顿只能吃一点饭,不能干重活,但是自己却十分勤快,十几年前就开始养猪了,从来不等不靠,前几年盖了两层楼房,花了20多万都是自己挣的钱,太厉害了。”
修了新房,打了院坝,张念存来回走在通向自家的土路上,心里又有了想法。
原来张念存家住在洋铁路一边的山坡上,为了方便出行、种地和运输,自己出钱雇佣挖机,在门前山坡上开挖了一条山路,为了养猪,隔三差五要骑上三轮摩托车进城购买猪饲料。
这条出门的泥土路,天晴还能通行,遇到下雨就泥泞不堪,前年和去年的多次暴雨时常冲毁路面和护坡,给家里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麻烦,光去年就反复修路好多次。
去年家里养猪赚了三四万元,冬闲的时候张念存想着拿这些钱硬化这条道路,冬天太冷不利于施工,春节过后,他便立即行动。
全家人都忙碌起来了,有买水泥拉沙石的,有动员亲戚朋友邻居帮忙的,有整修路基的,忙的不亦乐乎,这条道路硬化工程终于开工了。
为了修好这条路,张念存也是动了一番脑筋。路面保持一点斜度,有利于排水。施工时,靠近住房的上半截在自家院坝拌料,车辆倒退着运输和卸料。靠近公路的下半截,在公路边拌料,采用机械搅拌节省人力,车辆倒退上坡卸料。10多人先后忙碌4天终于硬化了这条致富路。
张念存介绍说:“这条路连接着村上的大路和自己的院子,长度大约是160多米,2.5米宽,采用砂石混泥土铺装,方便以后车能过,算下了花了近5万多元,几乎是自己去年一年的收入。”
“家里道路改善了,我女儿玲玲高兴地去县城驾校报名,希望将来能买一辆小汽车,直接开回自家的院子里。我心里也很高兴,以后再不用发愁修路和雨天出行了,这条硬化路,虽然花完了去年一年的养猪收入,但是以后的生产生活更方便了,专心养猪照样能赚回来,自家的事靠自己办。”张念存笑着说道。
如今,张念存的养猪事业发展良好,住了新房,修了新路,问起他对未来的打算,张念存说:“还是慢慢把猪养好,卖了钱能让一家人都过上好日子,以后就有了盼头......”
华商报 王培民 编辑 姜磊 通讯员 张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