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自媒体爆料,称小米SU7 智能汽车存在潜在安全隐患。这款智能座舱支持语音控制,但存在语音指令无需验证便能被执行的风险,理论上有被他人"黑"的隐患。对此,小米相关工作人员回应,车主可通过设置声纹锁来防范这一风险。
据爆料,SU7座舱语音控制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只需喊出特定指令,就能随意控制座舱多项功能,如开关车窗、天窗、调节座椅等,甚至可能解锁整车。而要做到这一切,并不需要经过任何身份验证,这无疑给汽车安全埋下了一定隐患。
举例来说,如果坏人通过拿到车主语音录音或模仿发声,就能远程操控SU7座舱。如果车内有婴儿或儿童,情况更加危险。对此,该汽车自媒体质疑设计存在较大漏洞,为安全防范留下隐忧。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不过,小米客服人员对此质疑作出回应。他们表示,车主可通过设置声纹锁的方式,确保语音识别只对车主有效,杜绝他人非法操控的风险。
不过,这一回应也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声纹锁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但天气、车内环境噪音都可能影响识别准确度,一旦失灵将再次埋下隐患。
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此次自媒体的爆料是在无理猜忌和危言耸听。他们认为,车内座舱安全应该得到了充分考虑,如果真存在高危漏洞,工程师们不会这么草率。不过,声纹等多层次防护是大趋势也是事实。
总的来说,这起事件引发了汽车智能系统安全的广泛讨论。作为新兴事物,汽车智能化防范潜在风险无疑很有必要。车企方面需要在产品设计时格外慎重,充分评估并堵塞可能存在的漏洞;而用户方面,也要保持警惕,避免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