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注入绿色基因——部规划院推动绿色交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规划交通公路发展控制区)

深入一线调研数据。
刘洁 摄

四川阿坝州公路调研遇大雪。
吴睿 摄

从“瓶颈制约”到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加速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伴随建设、管理、服务能力达到的高度,还有绿色发展不断进取的深度、广度。

科学规划注入绿色基因——部规划院推动绿色交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规划交通公路发展控制区)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交通运输发展成绩斐然,绿色规划静水流深。
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展规划、30余个港口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方案、80余项交通科研和技术咨询项目……近年来,绿色交通精心规划,一条条公路“绿带”、一弯弯水运“碧道”拨弹出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强音,勾勒出“交通刷新旧山川”的动人图景。
这背后,离不开精雕细琢的“设计师”——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简称部规划院)。

支撑决策 绿色规划智囊团

船舶穿梭如织,天空蔚蓝如洗。
漫步在全球水运最繁忙的长三角,各式智能化港作装备巍然矗立,艘艘巨轮划开碧波驶在海天之间,蔚为壮观的水运美景清新怡人。
但在部规划院主任工程师李悦看来,欣赏现代水运之美,不仅看景,更要看“净”。

“走进港口,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心里才踏实。
”李悦作为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的编写者之一,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该方案在多地顺利推行,让船舶排放控制深入人心,让沿海港口和城市空气更加清洁。

在上海,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成功实施,港口附近的二氧化硫浓度改善率高达32%,高于25%的全市平均改善率。

“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区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编写组跑遍了青岛、海口、南宁、福州等多个新增区域的重点港口。
”李悦说,收集到的上百条相关建议为新一轮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的调整升级,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数据。

“部规划院能够成为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的技术支撑单位,源于其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领跑者地位。
”部规划院环境所所长徐洪磊说。

近年来,部规划院尽锐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文件编写,有力支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出台,参与《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柴油货车攻坚战行动计划》编写工作,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在绿色港口规划方面,部规划院同样舞动科学的“指挥棒”。
“2010年,部规划院率先为连云港港编制了涵盖大气污染治理、新能源利用等在内的绿色港口规划,为全国港口绿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探索和示范作用。
”部规划院环境所副所长程金香说。

开弓没有回头箭,奔驰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沿途生态环境易造成影响,落笔之前的谋篇布局意义重大。
部规划院主持推进了《国家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规划环评文件的编写,深入论证路网布局的环境合理性,提出环境保护对策。
2011年,部规划院编制完成了行业首个五年专项环保规划——《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有效推动全行业绿色发展。

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达到全新高度。
在交通运输部的领导下,部规划院编制完成了多项重大发展规划,为绿色交通重大政策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如编制完成了党的十九大后绿色交通建设的首个顶层文件——《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参与了《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重要行业规划的编制工作,引领绿色交通发展方向。

服务行业 条条绿线意高远

海南琼中至乐东高速公路沿线的秀美山景连绵不断,郁郁葱葱的树林仿佛绿海一般。

“琼乐高速公路初步设计时,沿线有40多处50米以上的高边坡,如不修改会影响生态环境,并多征用土地。
”部规划院公路所总工程师杨智生说。

“作为工程咨询单位,部规划院投入大量科研力量,调整优化琼乐高速公路线形,修改手稿堆满了一整张会议桌。
”杨智生回忆说。

在坚持安全、环保、绿色、节地的设计理念下,琼乐高速公路沿线的边坡高度最终均在25米以下,节约了10多亿元的建设资金。

探索绿色公路发展,部规划院积淀深厚。
2003年,我国首条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示范公路——川九公路建成通车,部规划院为其提供全过程工程咨询。

川九公路的示范效应推动公路设计理念“绿潮”涌动。
2004年,全国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会议总结推广川九公路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等“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

随后,部规划院牵头编制的《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与《降低造价公路设计指南》相继出台,让项目设计及建设单位把准了新理念脉络,推动我国公路设计理念实现划时代发展。

绿色公路建设如火如荼,部规划院重任在肩。
目前,交通运输部公布了33项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工程,部规划院负责其中10项的工程咨询。
其间,与项目设计及建设单位的碰撞是部规划院践行绿色公路建设先进理念的缩影。

“其实,项目设计及建设单位并不喜欢设计图纸被大修大改。
”聊起与项目设计及建设单位打交道的故事,部规划院公路所工程咨询室主任杨星打开了话匣子。

2018年,部规划院曾负责河南某设计单位的工程咨询工作,双方关于图纸修改争执不下。

“后来,我们凭借过硬的专业优势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入论证项目线位布局合理性,提出优化建议,不仅降低了成本,还美化了路域环境,对方连连称赞。
”杨星说。

执规划之笔,方知责任之重。
“修改一根线看似简单,但背后是大量的实地踏勘。
”30岁出头的部规划院主任工程师龚巍巍,踏勘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曾在大漠黄沙中连续多日调研,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只为摸清工程方案的每个细节,提出科学意见,得出严谨方案。

理念领先、方案严谨,让部规划院找到了当好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智库的“金钥匙”。

近年来,部规划院累计完成千余项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重点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咨询评估工作,精准把握国家政策和行业动态,有效推动绿色交通建设,让绿色公路咨询成果更贴合时代要求与经济社会发展。

一笔笔精修细改,让条条“玉带”轻轻放置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一次次沐风栉雨地踏勘与精心咨询,让部规划院成为全行业绿色交通工程咨询的主力军,更让绿色理念之根在行业内越扎越深。

超越自我 紧盯技术立前沿

知天之高,惟登高山。
“为更好服务行业,部规划院着眼‘交通节能与环保’的学科交叉属性,紧盯绿色交通领域的理论前沿和技术瓶颈,提高自身支撑服务水平。
”徐洪磊说。

近年来,部规划院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国内顶级研究院所,积极推进研究总理基金项目课题《综合货物运输优化方案及分行业路网交通流动态解析与管控方案》、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区域机动车排放综合控制和绿色交通管理技术研究》等重大课题,着力提升科研软实力。

战斗正未有穷期,绿色交通正攻坚。
今年,运输结构调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一系列国家和行业重大发展战略将对绿色交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对部规划院寄予更大期许。

与青山碧水蓝天为伴,部规划院迎难而上、不断改进。
下一步,部规划院将继续用好理论功底与技术优势,加快人才培养与技术储备,积极谋划后续研究课题,提高“双服两智”支撑服务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助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