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近乎失灵,如何提高救援人...(低温救援作业救援人员环境)

2023年12月18日,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的金田村和草滩村发生了次生灾害"沙涌",导致大量泥沙从地下涌出,冲垮房屋、包围村庄。

这次地震发生后,救援人员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救援。
然而,由于事发地位于黄河故道,地面高出黄河河床几十米,地下含有较多含水量高的沙土,在地震的作用下,原本附着在沙土或山体上的地下水或山体水附着力减小,形成流沙。

这种情况使得救援工作变得十分困难,因为这些"泥浆"并不像普通淤泥一样软烂,而是属于半胶着的状态,挖掘起来有难度,工作人员的救援进度被严重拖慢了。

雷达近乎失灵,如何提高救援人...(低温救援作业救援人员环境)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此外,由于冬天日照时间短,现场采光条件不佳,救援人员有较大的作业盲区。
气象资料显示,海东市12月以来,昼长在9小时40分钟左右,这意味着,当地一天中将近1/3的时间被黑暗所笼罩。

在这样的环境下,救援人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例如,青海蓝天救援负责人王楷博曾带领团队先后参加了玉树地震救援、甘肃岷县泥石流、甘肃定西地震、四川雅安地震、云南鲁甸地震等大小国内灾害救援及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

在低温淤泥冻住的环境下,提高救援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改善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

为了降低低温对救援人员的影响,可以积极改善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优先采用可减少或避免作业人员接触低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从源头上降低或消除低温危害。

2.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应当为低温作业和低温天气作业劳动者提供与工作地点寒冷程度等级和作业活动相适应的防寒服装及其他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和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

3.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救援人员在低温环境下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影响工作效率和生命安全。

4. 采用先进的救援设备和工具

在低温环境下,救援设备和工具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选用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正常运行的设备和工具,比如使用耐低温的挖掘机等设备。

5. 提高救援人员的技能水平

救援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提高其在低温环境下的救援技能,以便更好地完成救援任务。

6. 加强团队合作

在低温环境下,救援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因此,救援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