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助理研究员唐豪入选其中的科学榜。唐豪博士在上海交通大学从事量子信息与集成光学科研工作,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等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推进了光量子计算的发展,因此被福布斯中国选入精英榜。
唐豪,是一位在赣州市大余县出生长大的客家阿妹,从水城幼儿园、水城小学到大余中学,留下了一路成长的足迹。然后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得电子科学与技术及金融学本科双学位,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获得光电半导体方向的博士学位,并在伦敦商学院进修金融量化分析。1953年,唐豪的爷爷在大余参加工作,勤勤恳恳一干就是四十多年,成为技术精湛的八级工。从小爷爷告诉她要学好真本事,有知识就有力量。唐豪表示,人在少儿时期得到的家人、亲友和师长的关爱,像小树苗得到的养分,是小树苗日后长成大树的关键要素;她有幸在大余的成长时光里收获了这些温暖与力量,并希望以后为人父母、为人师长时,能够将温暖与力量继续传递。
2015年,唐豪加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博士后为助理研究员职称),在金贤敏教授团队进行量子信息与集成光学研究,与实验室团队成员一起基于集成光学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了不少进展。这其中,唐豪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若干出色论文,包括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论文,在大规模的光子芯片中实现首个真正空间二维量子行走,推进专用量子计算的应用发展;在《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上发表论文,利用可扩展的专用光量子计算方案,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快速到达”量子加速算法;与同事共同研发专用光量子计算软件FeynmanPAQS,让更广泛的用户可以在软件的可交互界面上设计量子行走、玻色采样光子芯片,用于解决特定专用量子算法问题;以及首次实验演示量子随机行走模拟Hopfield网络“联想记忆”功能,助于推进量子信息与机器学习的交叉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