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寺创建于清道光年间,原址建筑面积150 平方米,占地面积2000 平方米,一向香火旺盛。新中国成立初期,该寺停止佛事活动,因年久失修而寺宇残破不堪。多年来,当地信众和热心人士筹资修复古迹,香火不间。
为满足佛教信众过好正常宗教生活的需要,2009 年6 月,成立观天寺修建寺务会。最近,政府民族宗教工作部门依法批准观天寺为佛教固定处所。该寺负责人释达如法师,寺务成员彭武豪、彭国水等,佛教信众500 多人。现已筹资修路和作出观天寺建设整体规划。山的南面是建于明代的融佛、道、儒三教的寺庙\"清霞洞\",始建于元代,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未重建)。清代广东学府正台彭清贤年老辞官隐居此时,买数十亩地和大片山林,施于寺庙供学道者之生活所用及每年一次醮会之经费。
西面半山脚也有建于明代的\"石船寺\",始建于元代,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未重建)。明·太常寺少卿叶高标少时在此攻读时在寺门口栽松柏十余棵。
北面山腰处是\"彩霞洞\"始建于清代,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二十世纪末由民间集资修缮一新。
游\"清霞洞\"的同时,即可浏览整个观天嶂的自然风光了。那些奇花异草、古树名木,那雄鹰展翅般的鹰嘴岩,左石钟、右石鼓、佛祖穿袈裟、金猴揽月等自然石景观,无不引人入胜。观天嶂下长大的水唇人,多有观天嶂情结。关于观天嶂的传说,他们自是由从小听到大,老一辈的人聊起观天嶂,都会说自己什么年代什么时候上去过。
老一辈人上山当时为了砍柴、挑柴、种地、摘粽子叶等,多半是为了生计而来,因为以前老一辈人的生活艰难,不像现在丰衣足食,为了家为了生活再高的山也要爬,再远的路也要走。如今,上山的人多半是为了一饱眼福,看看风景,看看真实的观天嶂是什么样子。特别是那些从小在观天嶂下生活,从小在观天嶂下的角度看世界、看观天嶂的人,更是总想有一天上到山顶去看个究竟。如果你是水唇人,百分百会有人问你有没去过观天嶂,或是邀请你一起去爬观天嶂。也有许多水唇人上去过好几次,他们假日休闲多选择爬观天嶂锻炼身体、游玩。在观天嶂上一帮人一起野餐、看风景、呼吸大自然的清新,未偿不是乐事一件。小编非常气愤,气愤那些不文明的人,居然在石头上喷油漆!
陆河是我们的家园,陆河的这些风景是陆河的标志,我们是陆河人,要爱护好自己的家园,而不是去肆意破坏它们!
欢迎大家都来小编的家乡游玩!
我相信陆河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放松游玩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