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学家们利用蛋白质分子的“液-液相分离”技术,开发出了一种微载体生物反应器——
所谓微载体,指的是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由于细胞往往需要贴附在某些物体表面才能生长,因此向其中投入的一些微米级的小颗粒,这样就能极大增加培养皿内可供细胞生长的表面积,方便细胞的大规模培养。
而所谓的生物反应器,指的是能为某些生物化学反应提供适当环境的设备,能模拟生物的功能,让细胞在其中也能进行生化反应,比如酿酒的发酵罐就是一种生物反应器。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以往这二者都是分开的,而最近开发出来的新型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则是空心的,内部包含了生物进行反应所需的各种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在微载体内部能自由移动。这样,这种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就既具有催化能力,又能大规模培养细胞。
同时,以微载体为介质,构建了生物转化反应器系统,可以在微尺度空间上实现微生物能量的快速传递与物质的高效转化,将生物催化的效能大幅度提升。
该材料的生物兼容性好,且功能可调节,可扩展到生物传感及自我修复等领域的新型活体材料的制备中,因此为化学品的制造、未来生命材料等领域开辟了新的思路。将该材料成功地用于苯乙醇分子的高效生物合成中,并将其生产效率提升了12倍。
此外,活体功能材料还能装载不同的生物活性材料,并发展成不同的功能物质,再通过 3D 打印形成不同形状的物质。
可见,若利用活性功能材料制作成手机屏幕,当摔碎后,便会启动自我修复功能变得完好无损,到时候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手机碎屏了!
(来源:科普中国 作者:石雾遥)
六盘水市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 六盘水市科协 宣
编辑:谢孟融 实习生 彭璐璐
一审:李佳凤
二审:彭忠林
三审:刘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