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青云镇李埠子村响起富民强村“好声音”(宣讲青云群众齐鲁理论)

该村在宣讲过程中,结合本村实际,从红薯种植户中,选取了24名懂政策、会技术、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宣讲员,充实到本村宣讲团,打造了一支“薯苗青青”品牌宣讲队伍,创新宣讲方式,在田间地头为群众讲技术,引导群众在特色农产品发展方面求突破,在提升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带领村民增产增收。

临沭县青云镇推进“七讲七进”基层理论宣讲“广托底”,着力打造“青云好声音”特色宣讲品牌,组建“红领巾宣讲团”“富民带头人宣讲团”“手工加工组宣讲团”等6个宣讲团,通过开展一系列贴近生产生活、符合群众喜好的宣讲,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小切口反映大政策,有效将“党言党语”转化为“青言青语”,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懂、学得进。
截至目前,共举办“七讲七进”活动101场次,累计听众6万人次。

位于青云镇驻地东侧的李埠子村在宣讲过程中,结合自身村情,因地制宜讲课,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并依托宣讲收集民情民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临沭县青云镇李埠子村响起富民强村“好声音”(宣讲青云群众齐鲁理论)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前些年,李埠子村村情比较差,新一任村“两委”班子上任后,利用闲暇时间穿梭于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深入群众开展“走村入户”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讲解党的创新理论、探讨身边人身边事、收集发展意见建议,并仔细询问家里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将他们提到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

时间久了,村民们发现,村干部把他们说的每一件事儿都放在心上去办,村里的水泥路修上了、路上的路灯亮了,环境改变了……今年以来,该村累计收集到意见建议100余条,解决落实90多条,完成率达90%以上。

几年下来,村民们慢慢喜欢上了村干部的“土味”宣讲。
“我们的村干部讲得都是真人真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还积极帮我们解决难题,村里的事啊就应该大家齐心协力。
”村民李传宝说。

为提升宣讲实效,李埠子村还以贴近群众需求的宣讲形式为突破口,以“富民强村”为抓手,深度激活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子,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目前,李埠子村组建了临沭县绿丰园土地种植股份合作社。
合作社由村集体出资占股30%,个人出资占股70%;按照入股土地每亩400元进行保底分红,盈余部分以入股比例进行二次分红。
已吸纳社员162户,入股土地420亩。
合作社整合红薯储存窖4个,储存能力达100万斤,实现了统一生产、统一贮存、统一经营、反季节销售,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品牌效应不断放大。

村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过越美,发展信心越来越足……理论宣讲为李埠子村注入了发展新活力。
青云镇将继续推广“李埠子式”理论宣讲模式,使“青云好声音”理论宣讲“活起来”,打通理论宣传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齐鲁壹点通讯员 王芳 焦蕾 王靖雯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