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零部件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基石。
从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子音响厂到中国汽车电子行业的龙头企业,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航盛电子”)扎根深圳近30年,通过持续的高研发投入,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航盛电子不仅先后荣获广东省政府质量奖和深圳市市长质量奖、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市长奖”等,更成为国内汽车电子行业唯一一家被授予“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第一家荣获且两次获得“日产全球供应商创新大奖”的民族企业。

如今,航盛电子产品已覆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控制电子、汽车音响系统等,成为日产、丰田、本田、红旗、上汽等传统车企的供应商,更受到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的青睐。
据统计,航盛电子国内市场覆盖率达90%,市场占有率达25%,也就是说,在国内道路上奔驰的每4辆乘用车里,就有一辆车使用了航盛电子的汽车电子产品,同时正逐步进入国际十大汽车制造公司全球采购体系。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市场覆盖率高达90%
1993年,陕西航空大学教师杨洪,受中航集团委托,接手了位于福永汽车站旁这家濒临倒闭的电子音响厂。当时的航盛电子,员工不足30人,年产值不过百万元,专为微型车和卡车生产车载收音机及音响。杨洪顶着重重压力,带领团队进行技术创新,拆开线路板,逐条线路拆解,用手工绘出一张张产品图纸,做出样品后再反复调试。
1997年,神龙富康轿车首次采用航盛电子的车载音响,开启了航盛电子逐步占领国内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时代。2000年,航盛电子为风神汽车(东风日产前身)定制开发风神720产品,替代进口多碟CD产品。在此基础上,航盛用了3年时间进入了东风日产和日产全球采购体系。
时至今日,国内销售额前20位的车厂,有18位都是航盛电子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客户,市场覆盖率高达90%。
法国总统座驾配套智能屏两次交给航盛
如果说第一个十年是航盛艰苦创业的十年,那么第二个十年就是快速发展的十年。
2003年,企业完成了从国企到股份制企业再到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体制改革,产值飞跃至10亿元,利润达1.3亿元,在国内汽车电子行业初露锋芒。
航盛电子2007年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委联合授予“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08年获得“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成为中国汽车电子行业第一家博士后工作站,成立新能源汽车电子及控制电子事业部,全面进军新能源和汽车电子控制领域。 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成为了航盛电子一路转型升级的“法宝”。
与此同时,航盛电子也赢得了越来越多国际品牌的信赖,2007年进入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的配套体系,随后进入大众全球采购体系;2016年,进入标致雪铁龙集团全球采购体系,为其旗下高端车型提供高清大屏产品。
在世界级汽车电子企业的同台竞技中,航盛电子屡屡脱颖而出。标致雪铁龙集团打造的一款高端车型DS7,同时作为法国总统座驾,设计师提出要配套一款高硬度、低折射率的水滴形智能大屏。航盛电子用了一年半时间,反复试验,最终以精益求精的产品征服了法国设计师。今年,这款智能大屏改款再次交给了航盛电子。
实现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自主可控
“我们目前的订单已排到2026年。”航盛电子企业发展部总监涂莉娟告诉,为了不断提升产能,航盛全力打造自己的工业4.0全球制造体系,目前80%至90%产品均实现自动化生产,并将在2025年实现全部自动化,成为汽车电子产品的“无人工厂”,并实现全产线全流程“数字化”。
紧紧围绕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路线规划,航盛电子进行基于视觉、雷达及多传感器融合的环境感知技术,智能决策技术,车辆协同控制技术等自动驾驶关键技术开发,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不同阶段,提供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车载传感器和智能驾驶控制器。2021年,航盛电子开发的CCS2.0车联网产品再次荣获“日产全球供应商创新大奖”,证明了其在智能网联方面领衔的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造能力和品质保障能力。
涂莉娟说,航盛电子近30年的快速发展与深圳给予的支持密不可分,实现了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从“深圳产品”到“深圳品牌”,从“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的3个转变。
审读:喻方华 肖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