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香产于印度、泰国等国家,中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均有栽培。降香是阳性树种,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喜光、排水良好的环境。降香可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其木材质优,坚重,纹理致密,也可作为家具。
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海南黄花梨,其实在古代另有别称。他的名字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海南黄花梨曾被称之为“花榈”、“榈木”、“花梨”、“花梨木”、“老花梨”、“新花梨”、“黄花梨”、“海南檀”、“降香”、“降香黄檀”。单从他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来,人们对于黄花梨的了解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历史文献中关于黄花梨名称的记载:
![木知识实至名归的帝王木降香黄檀 范文模稿 木知识实至名归的帝王木降香黄檀 范文模稿](http://www.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9/20240920235356172684763654694.jpeg)
1、唐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说“花榈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
黄花梨月牙梳鉴赏
2、明初王佑增订《格古要论》记载“花梨出南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粗而淡者低。”
黄花梨手柄梳鉴赏
3、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本部第三十五卷“榈木拾遗”一条中提出:“(榈木)[时珍曰]木性坚,紫红色。亦有花纹者,谓之花榈木,可作器皿、扇骨诸物。俗作花梨,误矣。”李时珍认为有花纹的榈木,谓之花榈木,平时众口广传的“花梨”说法,为误传,而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证实了当时的这种所谓误传的“花梨”之名已成为明代民间对于黄花梨约定俗成的固定称谓。
黄花梨长寿摆件鉴赏
4、清人李调元的《南越笔记》卷七记载了位于今越南的占城向明廷进贡花梨:“占城,本古越裳氏界。洪武二年,其主阿答阿首遣其臣虎都蛮来朝贡,其物有乌木、苏木、花梨木等。”《南越笔记》卷十三又记载:“花榈色紫红,微香。其文有若鬼面,亦类狸斑,又名花狸。老者文拳曲,嫩者文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者佳。《琼州志》云,花梨木产崖州昌化陵水。”
黄花梨知醉笔筒鉴赏
5、清末及20世纪90年代,有新花梨和老花梨之说。1944年出版的德国学者艾克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认为中国家具中所使用的“高级花梨木”可分为:老花梨、新花梨、黄花梨。
黄花梨花瓶鉴赏
由以上历史背景来看,各个时期,海南黄花梨都是被人们所喜爱,在我国地位之重,是当之无愧的“皇帝木”。
说了这些,
首先看颜色。海南黄花梨的芯材颜色跟边材颜色差异很大,黄花梨颜色金黄而温润,芯材颜色较深呈红褐色,常带有黑褐色条纹,边材颜色呈灰褐色或浅黄褐色。
再就是掂重量。海南黄花梨的比重较轻,放入水中呈半沉状态,不全沉入水中也不全浮于水面。
三看纹理。海南黄花梨纹理若隐若现,生动多变,行云流水,非常美丽。
四闻味道。通常海南黄花梨表层要么包浆味道被封住,要么上蜡味道被封住,要么是掩埋料有霉味,所以一般去购买海南黄花梨的时候要带一把小刀,刮开表层,会有浓厚的辛辣香味,这种香味清雅温柔,无法像照片那样定格来诠释,只能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