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24-120mm镜头通电噪音、异响、抖动、防抖问题(镜头尼康防抖通电噪音)

之后呢,去尼康的官方维修检查询价,告知我要1400多元,我勒个去!
镜头真是特么高精尖仪器啊,这头我二手买来才2500块,修一次1400元?难道是一次让我“掏心掏肺”的维修体验么?

于是古话说得好:穷能补拙!
我决定自己修。

整个过程拍摄了下来,大家可以看视频,同时也提供图文形式服务,大家各取所需吧。

尼康24-120mm镜头通电噪音、异响、抖动、防抖问题(镜头尼康防抖通电噪音)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故障主角

尼康24-120mm F4恒定光圈的金圈狗头,我用的是一台尼康D810机身(同样是二手),机器不介绍了,毕竟也不是器材分享。
而平时我的那些车评啊,照片啊其实全都是这个狗头拍出来了,我就这一个镜头,要的这个焦段呢也是足够平时干活用了,所以就算是坏了,我肯定还是要买这个镜头的。
竞品里佳能同类镜头是24-105mm那款红圈狗头,但平心说,佳能那个镜头的综合素质要优于尼康这个,还有索尼家阵营的竞品也是24-105mm这个焦段的。

视频加载中...

故障排查

1. 相机在开机通电以后,发出嗡嗡的噪音,大约2秒后消失。
拆掉镜头后开机没有任何噪音,排除机身问题。

2. 相机每次进入待机以后再通电就会发出噪音,还有插拔卡操作时也会出现噪音,只要出现机身通电自检的操作就会出现噪音,由此判断故障在通电自检阶段出现,并非永久故障。

3. 镜头只有在24mm端出现这种通电噪音情况,在其他任何焦段都没有问题,由此判断与镜头变焦系统有关。

4. 观察取景器在通电自检时,如果立刻开始对焦,取景器内画面震动(视频可以看到),基本确定防抖出问题了,由此上述外观及简单检查判断,问题出在防抖上,实际拍照测试1/15秒手持拍摄,分别用开/关防抖测试,画面在关掉防抖后明显模糊,打开防抖后清晰,说明防抖镜组没坏,那么基本可以肯定,是小问题,出在排线上了。

好了,光特么知道哪坏了有什么用啊,因为平时还要摇拍汽车动态图,所以没有防抖肯定不行啊,我又不是人肉云台。
怎么办,还是那句古话激励了我:穷能补拙!
拆吧。

看图中卡扣内圈有一圈卡住金属触点的塑料圈了么,把螺丝拧下,这个触点就松脱了,记住触点上有排线,千万小心,别生拉硬拽,否则你就得跟尼康那边“掏心掏肺”了(后面我给你讲为什么,有些东西我们真无能为力自己修)。

继续一套螺丝刀的基本刀法施展后,看到后镜组了。
别怕,也不用太担心手会碰到镜组什么的,现在的镜头镀膜技术都很好,镜片也都很耐磨,该擦就擦没事。
整体一通拆,露出电路板,这里能看到电路板是相当的干净一点灰尘都没有,可见镜头的密封做的还是很好的。

图中这个就是防抖排线,可以从视频里看到防抖排线还是经过设计的,尼康考虑过变焦镜头的拉伸对排线的疲劳度是个考验所以做了相应的设计,但据我网上查询,这款镜头的排线经常会坏,也就是说还是设计的不到位。

这里能明显看到防抖排线断裂的位置,非常清晰,也能看出为什么在24mm端的时候出现问题。

因为在镜头缩回24mm端的时候排线属于折叠最大的角度,正好在这个位置上断裂的点就相当于掰开了,一旦镜筒变焦,排线拉直,那个断裂的位置就又会连上电,所以这个排线主体没有断,只是内部的导电金属断了。
好了查到问题了,镜头装回,准备上网找配件。

上网查了一下排线,我勒个去!
尼康你也太黑了,7块钱?这还没有运费贵呢,看来相机维修的人工费和工时费一点不比汽车的便宜。

下单吧,下单以后店家这通跟我确认说:“维修耗品一经售出如无品质问题不退不换”。

我说:“老板!
7块钱的东西,如果我玩砸了,我认了行么。
这段对话你留着,到时候我耍赖你就骂我XX”。

于是,过了些许时日。





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人世间非常普遍的家长里短之事,但都与本文无关。

故障维修

货终于到了,通过查找相机配件的过程,我发现在中国镜头维修和废镜头回收在闲鱼上是非常大的一个产业,真是勤劳的中国人。

但是,注意了,很多配件都是拆机配件,我们其实买不到官方的维修渠道货,所以,如果你的镜头坏的零件是买不到的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去官方维修那里“掏心掏肺”了。

之前的步骤不重复了,直接从上次拆到的位置继续,这里要先把对焦马达取下来。
仔细看马上有个小电刷,这个圆盘上有触点,这就是用来记录、观察你对焦距离所显示的那个电子信息的信号,这些信号会记录到你每拍的一张照片的数据里,做工非常精致。

同样,通过马达的齿轮判断并没有灰尘,说明密封不错。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齿轮上没有上润滑油,这里要简单说明一下,镜头的对焦马达属于微声精密仪器,轴心部分是静音、润滑处理过的,无需在齿轮间再上油,并且任何润滑脂都会吸引灰尘,而且一旦有油脂蹭到镜组上那清洁起来就更麻烦了,对焦马达虽然叫马达,但其实是动静很小很微弱的电动单元,即使是塑料件硬连接少说用20年没问题。

这里要注意一下这个光圈耦合杆,拆的时候没什么,拧下螺丝拔下来就行了,但是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把这个长杆插进里面的光圈控制单元,否则你装好的镜头就没法调整光圈了。

这里我指给大家看那个光圈控制的孔位,一定要对准这里放进去。

小tips:

拆这种步骤繁多,螺丝众多的东西,一定要找个收纳螺丝的装置,我用的是个旅行药盒,即使这样最后也发现格子不够了。
还有一定要记住每一步都拍照,之所以大家能看到这篇文章,并不是我有意而为,是因为我每一步都拍照了,不然真的会忘的,如果能架个机器拍视频那更好,回头直接倒放就行了。
相信我,如果你不是每天都拆这些东西的人,一定别

后镜组拿下来了,上面有垫片,垫片孔位是唯一的而且不分正反,放好别丢就行了。

好,看到防抖单元了,见到本主了。
因为要把排线从这个防抖镜组上拔下来换新的,看似一拔一插,但是要一直拆到把防抖单元露出,因为光学成像原理问题,防抖单元在镜组的最中间,说句难听的,特么从头进还是从尾进距离都一样。

排线我已经拔起来了,可以看到防抖单元那个银色的部分是个强磁铁,那个就是电磁感应式防抖的主要部件,防抖镜组是通过类似磁悬浮的原理悬浮在镜组中,只要一通电,整个镜组就开始工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一找带防抖的短镜身镜头,在断电的时候你轻轻晃动镜头,从正面看,能看到里面有个能轻微晃动的组件,那个就是防抖单元,通电以后你再看那个组件就不晃了,特别有意思。

这就是那个磁铁,也可以看到镜组内部其实给留的空间很小,就是说即使防抖打开,您也还是要尽量拿稳相机,因为那一点点防抖空间仅仅是科技施的粥而已。

排线拔出,之后就是继续按部就班拆解。
记住!
每一步都要拍照。

可以看到排线都是通过双面胶固定在设计好的固定位的,你需要准备新的双面胶,要原封不动的按照原位贴回去,记住一定要原位,一旦位置不对,就会出现排线位移还会挤断排线。

好了新的排线换上,来回贴双面胶是个比较耗时间的事情,一定要有耐心。

对着照片,把镜头再组装回去就行了,然后测试,一切功能恢复正常,期间还做了镜组的清理和光轴的校正。

大tips:

其实这次的镜组清洁属于无心而为,很无奈,因为在拆解的时候我发现,这些老牌帝国主义的镜头品牌,设计的都非常巧妙,所有维修单元都不用拆很多东西就可以看到,可以说虽然质量可靠,但还是给后期维修创造了很多便利,而我这个镜头损坏的是最中间的防抖单元,等于必须要几乎全拆(心中一万个草泥马奔腾而过),无奈之下只能全拆了,顺便清灰(其实我也不想啊啊啊啊啊)。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