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栏杆古桥修缮怎么看两座)

是座三步一河、五步一桥的水城

至今还留存着不少古桥

最近梁溪区辖区内的三座古桥

你怎么看?(栏杆古桥修缮怎么看两座)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耕读桥、迎龙桥、兴隆桥)

在修缮中

有两座遇到了些问题

(耕读桥因基本不承担通行功能

改造已完成且没有问题)

对那些争议

你怎么看?

迎龙桥

栏杆变矮,这会不安全?

古桥小资料

资料显示,迎龙桥是清乾隆三年(1738年)由邑人邹文锦重建,系江南石拱桥中罕见的三孔单拱石桥,桥身长29.5米,宽2.5米,2003年成为无锡市文保单位。

今年1月,迎龙桥修缮一新,重新向周边开放——保留了拱顶的龙形图案等,还移掉了石头缝里一棵杂树,恢复了古桥原有的踏步,原本的水泥栏杆也改成了如今低矮的石栏。

4月7日,走访时,路过的居民于阿婆表示,桥是变好看了,但也有美中不足,栏杆变矮了,走过时很不安全。

在附近经营一家水果店的老板也表示,原来的桥栏杆不说有1米高,也有80厘米左右。
而现在这个高度只有50厘米,再加上桥面有2厘米左右高的台阶,脚步不稳的老年人从这里经过易绊倒,摔进河里后果不堪设想。

五爱家园社居委的工作人员介绍,前些时候,他们看到有两个孩子在桥边玩耍,一个小皮球掉进了河里,孩子觉得不高,俯身在桥栏杆上捞球,感觉非常危险。
而随着开学的脚步临近,周边有小学、托幼机构,不少小朋友和家长都会从这里经过,蹦蹦跳跳的孩子一不留神会发生什么意外,大家心里都没数。
许多居民也建议他们能否向主管部门反映下,加高一下栏杆。

目前,五家家园社居委在桥边设立了一个警示牌,要求居民电动车经过时下车推行,否则速度太快会冲出去,太吓人。
而城管部门也分别在桥的南北两面竖立了友情提醒牌,表示“恢复后桥栏杆较低,请行人(儿童)、车辆过桥时注意安全!

“我们是严格按专业部门所做的设计来进行维修的”,梁溪区城管局市政绿化科的顾萌介绍,作为桥梁养护单位,这些古桥的修补都很慎重,平时都要由文管部门进行审批。
居民所言的迎龙桥栏杆较低的问题,他们也咨询了设计单位,得到的回复是,古桥都是这么低的栏杆,否则就和古代风貌不匹配了。
有关单位还建议他们去清名桥上看一看,桥栏杆也是这么低的。
针对居民的质疑,他们制作了警示牌,提醒注意。

无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章大为表示,现代人都已习惯了高栏杆,其实几百年来中国的古桥栏杆都是低矮的,也没见有多少人失足落水。
像太湖边如此漫长的湖岸线,如果都要装上栏杆,要花费很多钱,其实也是一种浪费。

无锡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的高级工程师周平方表示,按照新的标准,一般人行道旁的桥梁栏杆高度应不低于1.1米。
但古桥属于文物,不属于现代桥梁范畴,像锡城鼋头渚等地的许多景观桥都没有栏杆。
从安全角度来看,主观因素其实最重要,如果市民不注重自身的安全,多高的栏杆都能爬上去。

在周平方看来,作为历史古迹值得保护,但如果又影响到现代的功能,完全可以在考虑各方诉求的基础上,找到一个折衷的方案。
比如迎龙桥可以在内侧加设栏杆,如果这一方案影响风貌,则可以在桥上划线,要求行人尽量走中间,远离栏杆50-80厘米。

兴隆桥

不能通车,反对声音大?

古桥小资料

兴隆桥旧名“兴朗桥”,又名外吊桥,坐落在城西棉花巷外环河上,系单孔花岗岩石拱桥,东西跨向,桥高和宽度为3.5米,跨径为4米,为市级文保单位。
该桥相传于明代1573年为防御倭寇入侵,由湖广提学副史邹迪光建,始建为木桥,长6米,宽3.5米,后改建为拱形石桥,桥长21.6米。
200多年前,此处商市繁华兴隆,改名为兴隆桥。

按照计划,兴隆桥同样也要恢复古貌,桥面恢复踏步。
如果这样的话,这座桥就不能通车了,而实际上,如今小区居民私家车出行常从这里经过。

这座桥也承担着西门一带的微循环功能,减轻了人民西路周边的交通压力。
据悉,兴隆桥东西两侧分属两家社区。
兴隆桥社区的陆梅表示,这座桥的桥面又窄又陡,去年一年的机动车碰擦事故也不少,且对文物本身也是一种破坏,禁行并非坏事。
但在客观上,如果禁止机动车通行,会使部分居民出行绕远,影响其出行便利。
棉花巷社区的毛晓燕也表示,禁行之后虽有解决方案,但绕上一圈肯定会有人不乐意。

汽车震动大,且如果将现有的水泥栏杆改成石质栏杆,更经不起撞,那还不如不动”,顾萌表示,兴隆桥禁止机动车通行,交警、社区、居民的反对声音太大了,至今无法实施。
由于这几座古桥并非危机,更多是从恢复文物旧貌的角度出发,外界的压力也使得养护单位很难操作。

而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章大为认为,城中的一批古桥值得关注,像兴隆桥大概是清代重修过,按照桥梁几十年修一次,也到了该整体修缮的时候。
许多私家车开上兴隆桥,对于文物是一种损害,一旦桥塌了,就很难恢复,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他表示,多年前迎龙桥也有机动车通行,禁行之后,对桥体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交通的压力完成可以通过其他办法解决。
但古桥没了,就没了。
对于兴隆桥的重建,他表示,有关方面也提出了在附近重建一座新桥供通行的方案。

在兴隆桥的方案上,周平方也认同移建古桥或兴建新桥解决居民的通行问题。

责编:沛青

来源:江南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