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期间,家里摆放一些鲜花和绿植不仅美观,还显得喜气洋洋。元宵没到,年就没过完,这几天,杭州各大花卉市场里,年宵花的生意依旧红火。在众多年宵花中,蝴蝶兰绝对是市民认可度最高的花之一。
杭州市面上这么多蝴蝶兰,都种在哪儿?
杭州钱塘区河庄街道的新围村就有一处蝴蝶兰种植基地——远鸿花卉。

每年,从这里进入花卉市场的蝴蝶兰有五六十万株,其中春节前后的销量占到了全年的八成左右。
远鸿花卉的负责人之一范鸿耀说,市民家中摆放着的蝴蝶兰,很有可能就来自他家的种植基地。
1】村里的花卉大户,七年前转型改种蝴蝶兰
1993年出生的范鸿耀,是远鸿花卉的第二任负责人。“远鸿花卉是我爸爸和几个亲戚朋友一起创办的,他们开始搞花卉的时候,我还穿着开裆裤呢。”范鸿耀笑着说。
1998年,新围村村民、范鸿耀的父亲范国建开始搞花卉创业。
“那时候,萧山南阳、新街一带,花卉和苗木生意很红火。”范国建说,他和亲戚朋友一起承包了一些土地,开始种菊花、绿萝等草花和绿植。
随着入行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
2015年,范国建的远鸿花卉开始转型,尝试种蝴蝶兰。
远鸿花卉转型种植蝴蝶兰的那一年,范鸿耀正在上大学。从小看着父母搞花卉种植的范鸿耀,心里其实有些嘀咕:转型为啥要挑难度这么大的?
范鸿耀说,蝴蝶兰的种植和一般的草花相比,难度系数大得多:“同样是种在温室大棚里,蝴蝶兰对温度的要求非常苛刻,温度低个一两度,可能大片的蝴蝶兰就不开花了;温度稍微高个几度,蝴蝶兰还没卖完,花就谢了。”
转型开始的头两年,范鸿耀只要一有空,就回家帮忙打理蝴蝶兰:“走了一些弯路,也吃了一些亏。不过,都熬过来了。”
2】上百个品种蝴蝶兰,客户遍布江浙沪
范鸿耀大学毕业后,开始参与家里的花卉生意,从父亲身边的小跟班做起,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年轻创业者。
这期间,远鸿花卉的蝴蝶兰生意也越做越大,温室从2个扩张到4个,年产蝴蝶兰的数量也从二十多万株增加到五六十万株。
远鸿花卉的种植基地就设在新围村。一家人就在家门口,努力经营着生意。
范鸿耀接手花卉生意的管理后,远鸿花卉也开始有了很多新的转变。
“以前,我们的蝴蝶兰就是供应杭州和周边地区的花卉批发市场,主要做批发。现在,年轻人上来了,利用网络,不仅能把批发生意做到省外,在杭州小区里还搞起了社区团购。”范国建说,多样的销售模式,不仅增加了收入,也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2020年年初,突然发生的新冠疫情,让原本火爆的年宵花市场瞬间冷了下来。“那年,蝴蝶兰的市场本来是非常火爆的,几乎整个基地的蝴蝶兰都被预定掉了。可疫情一来,批发商纷纷退单。”范国建说,眼瞅了几十万株的蝴蝶兰滞销在温室里,心里着急到不行。
这时,范鸿耀想到了搞社区团购。“与其卖不出去,花都凋谢在温室里,不如用团购的方式,低价卖出去。”范鸿耀和几个年轻的合伙人、亲戚,开始在朋友圈里搞起了蝴蝶兰的社区团购:“20多元一株的蝴蝶兰,我们就卖10多元。团购订单凑齐了,我们就自己开车往各个小区送。”
很快,滞销在温室里的蝴蝶兰被卖光了。虽然亏了一些钱,但却打开了另一个市场。“那段时间的社区团购,也让很多客户知道了我们的基地。这两年,每到了中秋和春节,就有不少零售客户,直接开着车到基地来买蝴蝶兰。”范鸿耀说。
3】今年打算做个新尝试,还想在基地里搞个展销区
远鸿花卉的基地里,有一片刚刚平整好的空地。范鸿耀打算在这块空地上再造一个温室。
“蝴蝶兰的种植中,育苗是很关键的。以往,我们拿到蝴蝶兰的幼苗,要先送到高山上的育苗基地育苗。”范鸿耀说,经过大温差的考验后,蝴蝶兰才能开出绚烂的花。
今年,范鸿耀打算在自己的温室里尝试育苗。“通过调节温室的昼夜温差,来模拟高山上的育苗环境。”范鸿耀说,这样的尝试会有点困难,但如果成功了,将大大降低蝴蝶兰种植的成本。
蝴蝶兰展销区也在考虑中。“蝴蝶兰的销售,除了花品本身外,也讲究搭配和装瓶。我们会安排有经验的蝴蝶兰插花师傅,在展销区为大家搭配和包装蝴蝶兰。”
“作为村民的创业项目,远鸿花卉不仅给村里集体经济带来了收益,也正在成为新围村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一块金招牌。”杭州钱塘区河庄街道新围村党总支书记谢建民说。
据了解,2022年钱塘区河庄街道将推动“田城汇”共富带的建设,而新围村正是这条共富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会把远鸿花卉纳入到‘田城汇’共富带的建设中,通过打响远鸿花卉的蝴蝶兰品牌,带动新围村的乡村旅游。”
最后是福利时间——
再过几天,就是元宵节了。
钱江小时联合杭州钱塘区河庄街道新围村、远鸿花卉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元宵福利。
即日起至元宵节当天(2月15日),在小时“社区那些事”发帖(如何发帖见文末长图)晒图分享你的元宵节,可以是元宵当天的团圆饭、可以是自己做的汤圆、看到拍到的灯笼,也可以是元宵夜的感悟和思念,将有机会获得美美的单株蝴蝶兰一份。
小时将抽取其中30个高质量发帖送出由远鸿花卉提供的单株蝴蝶兰一份,送完为止。
本文为钱江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