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办红白喜事都流行去这里(新风礼堂人情泗阳村里)

交汇点讯 办红白喜事,到酒店摆宴席,这似乎已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
但在宿迁市泗阳县不少乡镇,随着移风易俗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简办酒席有了新去处。

王集镇花井社区

近年来,随着农房改善搬迁三年计划的设施,花井社区桃林名苑小区集中居住了近500户居民。
为解决群众在小区内红白喜事无处办的难题,花井社区决定建设新风礼堂免费提供给居民使用。

农村办红白喜事都流行去这里(新风礼堂人情泗阳村里)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新风礼堂建设面积400平米,礼堂内设有15套餐桌椅,可以同时容纳150人就餐,礼堂内同时设置厨房间,洗菜间,洗碗间,储藏室等房间。
村里还组建了一支新风志愿服务队,协助新风礼堂开展各项志愿活动。

“新风礼堂”的建设和新风志愿活动的开展,有效遏制了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形成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切实把“人情负担”减下来,把新风正气树起来。

今年以来,群众在新风礼堂共新办、简办红白事33起,累计节约群众人情支出近50万元,同比下降了55%,有效地减轻了人情负担,涵养了文明风尚。

来安街道六塘村

过去,村民生日、结婚、过寿、升学、买房都要操办,觉得这样有面子。
礼金也水涨船高,人情负担越来越重。
为减轻村民的人情负担,村里根据市县要求,在村部建起了“新风礼堂”。

建设“新风礼堂”,目的是减轻人情负担。
盛习建说,对满月酒、升学宴、寿宴等可办可不办的尽量不办,对婚丧嫁娶等非办不可的明确操办标准,酒席不超过8桌、每桌菜价不超过500元,礼金不超过200元,办喜事提前一周报告村人情减负理事会。
同时,出台红白事奖励办法,少于5桌的奖励500元,6到8桌的奖励400元。

村里还成立村干部、支客、厨师参与的人情减负小组,制定人情新风村规民约,刷写“请客要适度、宴席不铺张”“随礼往来一二百、不把人情变成债”和“人情新风宿9条”等标语,利用村里的道德讲堂,教育引导村民节俭办事。

村里还与党员干部签订《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承诺书》,党员干部和支客家庭遇到红白喜事,带头到“新风礼堂”操办,为人情减负做好榜样。

如今,六塘村民遇到红白喜事,都会主动到“新风礼堂”操办,并严格按照标准请客。
李兴国70岁生日、李培成孙子满月、徐家荣老伴80岁生日,都没办酒席。
周克权女儿出嫁,放在“新风礼堂”摆了8桌酒席。
他说,礼堂环境好,配套全,服务周到。
“到新风礼堂办事,从头到尾帮办,保证妥妥帖帖,主家不用烦神。
”村民李兴国所说的帮办,是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支客”组成的人情减负志愿服务队,负责帮助主家策划桌数、标准、礼仪、迎送、用车、音响等项服务,为村民量身打造最节约的办事方案。

新袁镇于湾村

于湾村新风礼堂位于黄河庄园院内,可容纳大型宴席,墙面上张贴着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廉洁勤俭等方面醒目标语。
礼堂内桌椅、空调、音响、显示屏、等设备一一齐全,还设置了舞台区、观看席、化妆间,是村民们举办红白喜事的首选之地。

在没有“新风礼堂”之前,村里遇事都是在家操办,大操大办在所难免,不仅与《村规民约》背道而驰,村民们也怨声载道。
于是村里建设了“新风礼堂”,还成立了一支志愿小分队,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并要求党员带头示范。

村里还制定了一整套举办宴席的规章制度,对菜品和桌数作出严格规定,所有办宴席规格一视同仁,既避免了攀比,又使得群众得实惠。

“新风礼堂”的实行不仅构建了和谐的乡村邻里文化,更引领了乡村文明时尚,使党员、群众在代办中感受人情新风带来的实惠,打通了服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吕芳芳)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