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身又暖心 农民工赞:今年冬天一点都不冷(农民工取暖两兄弟兄弟们城管)

入冬以来,贵阳街头出现了许多活动棚子,上面写着“农民工取暖点”,里面摆放着电暖炉等取暖工具,虽然只是一个棚子,一台不到百元的电暖炉,但却让农民工兄弟们的心里,暖暖的。

1992年起,从黔西县来到贵阳当搬运工的黄永书、黄永亮两兄弟就笑说:“贵阳今年的冬天,一点都不冷。

往年:站着冷只得烧野火

暖身又暖心 农民工赞:今年冬天一点都不冷(农民工取暖两兄弟兄弟们城管)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992年,黄永书、黄永亮两兄弟从黔西县来到贵阳,希望能在省会城市站住脚跟多挣些钱养家,但没读过书的两兄弟,只能凭着一股子蛮力气当上了搬运工,从当年***大厦还没修好开始,两兄弟一直干到现在。

“也不会其他活路,只会扛点东西,所以就一直当搬运工嘛。
”两兄弟的笑容中透着农村人的那股子朴实,在贵阳市南明区中南社区服务中心给农民工兄弟们搭建的取暖棚里,他们向回忆起了贵阳市“原来的冬天”。

“我们兄弟两个在东山租房子,老婆孩子都在老家,就我们两兄弟住。
一个月200块的房租,加上七七八八的开销,一个月2000多块的收入,除干打尽还能寄回家1000多块钱。
”从经济状况可以看出两兄弟生活的不易,而最不容易的还要属冬天。

“不能站在店铺门口,而且车子一到,我们又要跑上去抢到搬货,所以基本上是不敢离开这个门口的。
”54岁的黄永书指着离取暖棚仅有七八米处的***大厦通讯商城门口的台阶告诉,那就是原来冬天时两兄弟候工的地方,没有坐处不说,更是在风口上。

每年冬天,早上8点不到,黄永书两兄弟就要准时到这里候工,第一件事就是四处找木板、烂板凳等生火取暖。
用两兄弟的玩笑话来说,整个冬天都在“烧野火”。

城管:爱是会传染的

今年1月初,黄永书两兄弟的生活有了不少的改变。
第一件事是不用每天到处找烂木凳、废家具,只用到附近的一处保安值班室,把寄存的电暖炉拿上,就可在社区搭建的取暖棚里,坐在捡来的沙发上烤着火,等活上门。

“原来,每天除了劝退小贩、巡查违章建筑等等工作外,就是和农民工兄弟们打游击战,拎着水桶找他们,遇见他们烧火就浇灭,再烧又再浇灭,多的时候一天追五六趟。
”随后找到了搭建农民工取暖棚的贵阳市南明区中南社区服务中心城管部。
城管队员老向给介绍起了情况,称用“打游击”来形容原来与农民工兄弟们的关系,其实一点也不过。

“之前每年冬天农民工们都会烧火取暖,有时烧火的正上方就是电线电缆,实在是危险至极。
而且明火取暖,造成污染不说,过路的市民都是绕着走的,极其影响市容市貌。
”老向介绍,在过去的冬天里,城管队员们与农民工兄弟们的关系,完全可以用“势如水火”来形容。

“我们浇水灭火,农民工们就在那里骂我们,有时候还带些脏话。
也没办法嘛,我们晓得他们冷,但维护市容市貌却是我们的工作嘛。
”也就是从去年年底开始,贵阳市越来越多的社区服务中心,开始搭建农民工取暖点。
就问老向:“搭棚子是不是上级的规定?”老向说:“没规定,都是各个社区自发的,算是找到了城管与农民工最合适的相处之道嘛。

看来,爱是会传染的,各个社区随处可见的农民工取暖点,着实让贵阳的冬天,升温不少。

贴心:帮农民工们打广告

其实,设置农民工取暖点已然不是“新鲜事”。
贵阳市多个社区都已从2017年年底开始搭建农民工取暖点,这些简易的活动棚子不仅在身体上温暖了农民工兄弟们,还让大家的心里也暖暖的。

“我们要时刻守到这里,才能揽到活。
因为商家们一般都会让货车停在商城门口,然后再看看附近有没有搬运工,如果你把取暖点设置得太远,农民工兄弟们肯定不愿去,怕耽误挣钱,商家也不好找人。
”两兄弟介绍,中南社区的城管队员在找位置时,将取暖棚搭建在离商城门口不到8米的地方,方便农民工们揽活。

“我们还专门给他们制作了贴纸贴在外面,就是怕他们去吃饭、上厕所时,商户们找不到人,好打电话。
而且过往的市民,需要搬个东西时,也可以打这个电话,方便些。
”城管队员老向带着去看他们为农民工兄弟们制作的“广告”,正好遇见了正在烤火候工的几位农民工兄弟,他们纷纷笑着打招呼:“老向,进来坐哈嘛,吹哈牛!

说心里话,一旁的也觉得:贵阳这个冬天,不冷!

(来源:贵州都市报)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