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成所说的生态环境建设,是巨城镇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强镇、特色农业富镇、文化旅游兴镇、生态环境靓镇“四镇”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巨城镇按照平定县委“三个坚持、四个围绕”的发展思路,以“转型项目建设年”为抓手,以“四镇”建设为目标,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强音。
促转型 新型工业强镇建设初具规模
赵玉成介绍,巨城镇是一个工业乡镇。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巨城镇的镇办、村办、个体耐火企业多达40余家,带动村民就业的同时,成了镇里的支柱产业。然而,随着市场变化,以及融资贷款难、环保不达标等多种原因,不少耐火企业关停了。
![平定县巨城镇:以“四镇”建设奏响乡村振兴强音(城镇建设强音乡村奏响) 汽修知识 平定县巨城镇:以“四镇”建设奏响乡村振兴强音(城镇建设强音乡村奏响) 汽修知识](http://www.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7/20240721104008172152960873305.jpeg)
为了重振耐火产业雄风,巨城镇开始打造耐火企业升级版。今年,巨城镇研究制定了《巨城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优化发展环境、招商引资项目等目标任务和奖惩措施等,以此促进耐火企业转型升级,重建新型工业强镇。与此同时,巨城镇还邀请耐火行业的专家到企业进行专题授课,与参会人士会谈,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投资者提振了信心。
如今,阳泉冠中高温材料有限公司、阳泉市庚光耐火高温材料有限公司、阳泉新创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平定县新宝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阳泉市志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耐火企业,通过改造生产线、引进新的生产工艺、聘请专家到厂技术指导,以及研发不同等级、型号的耐火砖,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建基地 特色农业富镇推进步伐稳健
在特色农业建设中,巨城镇以“一村一品”特色村布局为重点,以基地建设为方向,稳步推进全镇特色农业向产业化发展。
去年,半沟村的丰兴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我省首批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之一,如今,已经编写了示范片区实施方案并顺利实施。8月1日,半沟村不少农民头顶烈日在田间劳作。靠着这份勤劳,从种植到加工,红薯已成为半沟人主要的经济来源。半沟村还积极推进半沟红薯恒温库及深加工建设项目。如今,已建成了能容纳50万公斤红薯的恒温库、300平方米的深加工车间和400平方米育苗棚。
位于南庄村的九州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积极构建农产品产销链,在富硒小米精加工基础上,富硒醋、富硒酒、休闲零食类产品等生产链已经形成。圪套村依托鑫三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了枸杞树、樱桃树、杏树、葡萄树等经济林,还嫁接了苹果树。
强设施 文化旅游兴镇打造多彩名片
抓好一产、二产建设的同时,巨城镇还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为切入点,注重开发保护,建强基础设施,积极推动国家传统村落和红色旅游建设项目。
进入7月,南庄村迎来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时候。红色旅游让南庄村越来越火。村民还开了4家农家乐,种植苹果、梨、桃、樱桃等促进增收。与此同时,圪套村依托锦绣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了草原风情园发展乡村旅游。如今,圪套村建起了两个垂钓池,安装了16个大小不等的蒙古包,还在庄园一侧建起一排窑洞,采摘项目也有序推进。此外,圪套村还修起了文化墙、风车长廊,蒙古风情的景色美不胜收。此外,投资300万元的上盘石村传统村落项目已经完工。
抓工程 生态环境靓镇创建不断优化
生态环境靓镇建设是巨城镇“四镇”建设的其中一项。赵玉成介绍,巨城镇积极开展采煤沉陷区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农村四好公路建设、煤改气工程建设等,通过狠抓工程推进,美化镇域环境。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巨城镇以公路两侧、村周边为重点清理积存垃圾,还对桃河龙庄村至岩会村段、温河巨城村段、荫营河水峪村段、岔口河河东村段河道里的积存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同时,巨城镇还对镇域内307复线两侧进行了专项治理,绿化美化了临路临街。在煤改气工程中,万子足村、西小麻村、柳树峪村等774户,实施了煤改气工程。抓环境整治的同时,巨城镇还立足长效机制,加大环卫保洁力度,重点对307复线、西岔线长期全覆盖清理整治。
此外,涉及巨城村、河东村、龙门垴村1555户群众的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结合巨城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已经全部开工建设。上盘石村到下盘石村的水毁危桥工程主体已经建设完工。如今,巨城镇“四镇”建设正在扎实推进中,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