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闭环”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自3月13日接到紧急指令后,第一时间召开局疫情防控工作紧急会议,启动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工作预案和24小时值班制度,成立疫情信息收集、车辆调度、转运派单、信息联络、物资保障、站场消杀、宣传信息、紧急处突等小组备战,连夜在交通大楼应急指挥中心现场集中办公。
二是防控上严阵以待。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未雨绸缪提前开展疫情防控准备工作,抽调车辆30辆备勤。局主要领导统筹安排,积极与各镇街道、部门通力协作,迅速启动转运隔离组工作。认真核对排查重点人员,做好转运人员登记,确保数据准确、闭环管理。

三是责任上严格压实。成立交通战“疫”机动先锋队,组织70余名优秀青年干部积极响应,参加转运隔离组、客运中心、港口码头、航运企业等防疫一线24小时服务,开展疫情检查指导、核酸检测、密接(次密接)人员转运、卡点执勤等工作,坚决守好上海“入浙第一站”,为全省、全市人民保驾护航。
二是打造高效及时、精密安全的“应急闭环”
一是依托“快转运”智能系统。抢抓密接人员流调黄金时间节点,夜以继日落实疫情处置全链条转运任务,快速安全将密接、次密接人员转运至指定隔离点。截至3月22日24时,累计投入商务车、大巴车、出租车598辆,出动9570车次,转运密接、次密接人员6970余名,完成核酸检测样本安全转移150多万剂。
二是用好精密智控平台。根据线上平台实时下发的转运名单,精准定位待转人员信息并落实专人进行通知。根据编组情况实行线下派单接送至转运隔离点,通过“线上+线下”协作,移动扫码,转运效率从“3.13疫情”4小时闭环纳管率44.4%提升到“3.19疫情”4小时内闭环纳管率的90%。
三是确保车辆安全转运。制定出台《转运驾驶员工作流程》等管理文件,对转运各环节的安全操作进行制度规范,及时组建专业化车辆消杀分队,按照“一车一患一消杀”的工作要求,对转运车辆和驾驶人员进行全面消毒,做到“转运一次、消杀一次”。
三是打造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管控闭环”
一是严控辖区行业企业。对全市21个交通在建项目、39家内河码头、13家驾培、运输企业、2个内河锚泊区进行人员核查。交通系统210名干部全员投入防控工作,累计检查消毒营运货车6167辆、营运客车376辆、班线客车27辆、旅游包车131辆、营运公交车371辆。
二是加强内部宣传教育。重点对单位一线工作人员加强防控宣传教育,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通过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加大对防疫经验做法、个人先进事迹等宣传力度。
三是构筑防控安全底线。强化行业防控宣传引导,引导从业群众采取科学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围绕水上防疫工作重点,交通运输系统和行业完成核酸检测近1.2万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到位。
四是打造科学调配、复工复产的“暖心闭环”
一是做好驾驶人员安全保障。设立驾驶员专用通道、专用就餐场地、专用休息室,科学安排转运派单处、核酸检测处、临时消杀点、防疫物资发放处、信息联络处、医疗防疫废弃物统一回收处、密接(次密接)人员等候处、现场应急处突组等。
二是做好系统人员消杀保障。为保障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系统内部全面开展办公区域消毒消杀,每天至少进行2次消毒,切断病毒内部传播途径,有效减少病毒感染风险。及时采购防疫用品、药品、生活日用品等各类物资,确保转运驾驶员“衣食住行”,落实专人驻点服务,并监督做好每日车辆消杀及驾驶员核酸检测等。
三是做好复工复产指导保障。平湖交通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战赢”的工作理念,有序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复工复产。连日来,由平湖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公安部门人员组成的检查组,对通过杭平申线水上检查站的内河船舶船员,实施24小时检疫查控;针对交通运输企业复工复产,市交通运输局分区分级组织进行,分类上门指导,走访平湖市安达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嘉兴市运得船务有限公司,对企业复工复产进行精准全面指导;会同属地镇街道,对机动车维修企业等交通运输行业进行核查督导,现场查看了企业防护用品等准备情况,要求切实加强企业员工闭环管理、进出企业车辆和人员管理,严格执行船岸界面管控“非必要不上船”,严格落实“人、物、环境”同防。
(来源:嘉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