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披露,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下滑6.8%,是我国自1992年以来首次单季度负增长。体现到汽车产业,便是国内新车产销量断崖式下跌。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347.4万辆和367.2万辆,同比下降45.2%和42.4%。由于固定成本的杠杆作用,利润的下降会比销量下降的更加迅速。以行业龙头大众集团为例,其一季度营收550亿欧元(约合42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8.3%;营业利润9亿欧元(约合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1%;利润率1.6%,同比减少6.5个百分点。
在此背景下,从盖世汽车整理资料来看,各大主机厂降薪、裁员不只是个例。

“目前公司已向各部门提出裁员计划,其中研发部门的裁员比例是30%”,一家跨国零部件企业中层领导透露。研发部门以工程师为主,岗位划分非常详细,一个工程师可能仅负责一类零件的开发,一台车由成千上万个零件,每个工程师都是这个大体系的一个非常小的个体,工程师会钻研这个零件,从设计,发包到制造整个环节,每天被各类繁琐的事情包围,同时要处理这个零件各方面的问题,对这个零件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这个从专业上来说会越来越内卷,越来越精专,会积累大量的知识,而技能有可能在重复使用。
在这个过程中,能力是不断提升的,自身的价值感和满足感也是在不断的提升,但如今当我们面临裁员,行业全面萎缩这个现实问题的时候,不禁要思考,这个能力是这个企业转有的还是通用的,自己不断在提升的是能力还是价值。所以这个时候工程师特别容易陷入困境,不知道自己除了现在的还能干啥,平时的日常生活也被繁重的工作所充斥,没有冗余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储备技能等等。
最近做了一个年近40岁做发动机设计的工程师的咨询,做了15年以上的设计工作,所有的经验积累都在这个发动机的设计上,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现如今面对汽车行业的新四化,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新能源,发动机逐渐面临淘汰,发动机相关工作的价值在慢慢下降,个人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显得那么渺小,能力是在上升,但价值在下降,越努力越白干,所以在我们埋头走路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抬头看路,对变化保持敏感,要认识到这个世界万物都有互联关系,蝴蝶效应,而工程师无论是交际范围还是知识范围一般都是非常狭窄的,很容易沉浸在攻坚课题的成就感中不可自拔而忽视了外界的变化,去看看外界哪些行业、行业内哪些岗位是处在价值高的区域,有意识的储备和积累相关经验跨过去,而当危险已经到面前时再采取行动都容易为时已晚。
设计是汽车行业一大工程师群体,还有一大群体是制造技术群里,这两个群体占汽车行业管理技术人员60%以上,制造技术群体距离现场一线最近,一线忙的时候产量销量好,节拍会非常快,没有停产调试的时间,只能生产间隙或者线体休息加班进行调试,工作节奏要随着生产线,会非常的忙和累,绝对是体力活儿,每天现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有问题,都会拉上技术,所以制造技术人员会被问题推着走。而如果遇到销量持续性下降,未来还没有增长的可能性时,工厂可能会面临关停,技术人员也面临无服务区域和现场的问题,也容易被取代。总而言之,汽车行业的工程师群体容易出现能力很强,但价值并不非常大的尴尬境地,是项目中的一个非常小的零件,甚至可能个人连一个零件都不是,或许需要一个科室才是一个零件。
工程师是一个很容易内卷的职业,距离客户太远,距离需求太远,容易出现造出来的产品是工程师想要的,而非客户想要的,同时工程师容易没有经营思维和视角,在财务报表中,工程师是成本端,是花钱做项目的,而非是直接为公司带来营业收入和现金流的群体。而如果工程师有意识的从过于理性的思维中抽离出来,发展一些感性思维,增加一些对人性的了解和驾驭,同时又有些财务经营视角,这样从单独的爬梯模式到结网模式来发展和完善自己,未来就会有更大的竞争力和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