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人(汽配北漂北上汽车进口车)

细心留意一下,你会发现车上的并不是来游玩的外省人,而是操着一口正宗增城话的本地人,他们是增城比较特殊的一群人,可以说是增城最早一批“北漂”,用我们的话说就是: 北上一族。

从增城出发,一路向北,故称为北上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深入地了解到增城这个“特殊群体”,我们很荣幸采访到增城北漂极具代表性人物——张总(张子昂,北京新城子昂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虽然公司远在北京,但他却是一个增城人。

汽配人(汽配北漂北上汽车进口车)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加载中...

增城人的“北漂”故事,从80年代开始...

“ 在家一年3万,北上一年30万 ”

汽车空调装潢在80年代到90年代的增城,是一种潮流。

可以说有经营汽配生意的地方,就有增城人的身影。
流行起来的原因很简单:这个行业让很多人白手起家,赚钱了。

大多数的增城“汽配人”来自小楼、派潭、正果,

当时增城北部山区的经济不如现在的好,村里的小朋友大多读到初中毕业,就需要出来赚钱养家,18岁初中毕业可以做什么?

学历是问题,当时可选择的工作种类不多,也是个问题。
所以当时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

1、在家耕田2、北上

在家耕田种地,一年2~3万收入已是个很好的数目,而北上,按照当时90年代鼎盛时期,一年起码能够收入30万。

汽车空调装潢门槛不高,村里好些人就靠着这门手艺出去挣钱,然后开店,一些人发达了,回到村里买车建房,那是一件非常风光的事。
这让很多“不安分”的年轻人动心了。

于是很多初中毕业的孩子就开始跟着老乡出去,从学徒做起打工挣钱。

“ 增城人做汽配,天时地利人和 ”

可能大家会有疑问,难道只有增城人会修车吗?

事实还真的是这样,不过修的是进口车。

改革开放的时候广东的进口车会比全国各地的都多,这样成就了广东人对进口车熟悉的优势,尤其是汽配方面,进货的渠道也比较多。

天气也是一个原因,广东的夏天是全国最长的,对于汽车空调技术自然更为了解。

就这样“天时地利人和”,让增城汽配队伍迅速壮大。

80~90年代全国的大城市,例如北京,云南、广西、海南、北京、吉林、内蒙古、西藏等等,国内凡是有汽车的地方,几乎都可见到增城人的身影,“广东师傅”成为抢手货。

打拼20年,把青春留在异地

你18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村里的孩子早当家”,18岁刚成年的他们就选择这条路。
不知道当时的他们会不会知道,或许这条路一走就会是20年。

18岁远离家乡,怀拽着热血的心一鼓作气北上,年轻敢闯,继而辗转多个城市,新疆5年、西安10年、昆明3年...这颗“不安分”的心跳跃在全国各地。

据了解,大多数人直到40岁才真正回到老家,人生最宝贵的20年青春留在北上。

学徒→师傅→老板,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当初做汽车行业,是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18岁一无所知都是从学徒学起,靠的就是不怕吃肯学习的一股劲,一般一年时间就能达到师傅级别,工资当然也会翻倍。

80年代北上“鼻祖”,多数是打工开始,因为有了前辈的经验和资金积累,90年代则以个体户自己当小老板的形式出现。

增城人在外省时,也变成外省人,在当地生活难免会有一定的难度。

适应了天气和语言这些外在因素后,出门在外难免会想家,忙碌了一年,只有春节全国都放假了才能回家一趟。
和家人、孩子聚少离多,成为了不少汽配人最大的遗憾。

10多万增城汽配人,

10多万个传奇“北漂”故事

据不完全统计,这支北上队伍在高峰时期曾有10多万人,分布在全国各地。

每一个增城汽配人都为当时所在的地方汽车行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可以说教会不少当地人这门“当家手艺”。

但随着时间推移,全国各地的汽车行业从一味地依赖广东师傅,到自己掌握技术,对广东师傅的需求逐渐减弱,这个时候的增城也发展起来,年轻人就业选择多,大家不再热衷北上。

于是,这股热潮开始减退了。

但正有了这代增城“汽配人”近20多年的努力,“增城制造”的汽车空调压缩机及相关配件、油漆、座套、环保雪种等等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形成了一支壮大的汽配产销队伍。

“增城制造”全国闻名,

成就中国汽车产业重要基地

从汽车生产主机厂到汽车零配后市场,增城致力于打造千亿级的汽车产业集群,经过长期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广州汽车产业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著名的汽车产业基地。

目前增城拥有广州本田增城工厂,北汽华南生产基地,2家整车生产企业,2家改装车企业,15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多家汽车关键技术研发企业。

2016年增城区全区整车产量41.49万辆,行业产值734.6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6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30亿元。

增城汽车产业图

可能大家还不知道,除了富士康,增城另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增城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已正式启动。

按照规划,增城将重点建设12.9平方公里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园区,重点发展汽车关键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

2017年9月20日,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在增城区开幕,这也是15年来首次在广东举办。
这时,增城被授予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增城)”的国字号招牌。

同年10月,中国汽车行业唯一的技术归口单位和政府部门的技术支撑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基地项目在广州增城区动工建设。

中汽中心是国内最强的汽车检测机构,华南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8.5亿元,计划两年时间建成,未来广州乃至珠三角的汽车上市检测均可以在本地实现。

以上只是增城汽车行业发展的一少部分消息,种种迹象已经证明,增城汽车产业的发展无限。

增城汽配人的“传说”,

仍在编写中...

增城汽配人这个“特殊群体”,随着年月过去渐渐退出大家的认知中,但无可否认的是,如今增城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那代人的努力。

当时的谁也不知道未来的路会如何,但紧紧抓住了眼前这个机会,便义无反顾一路走下去,年轻的他们除了勇气一无所有的。
倘若我生于他们的年代未必能够抛下一切孑然一身毅然北上。

增城汽配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下一代人,现在在增城的机遇发展条件好了,不论是继续选择北上或是留在家乡发展,希望我们都能为了自己所想的生活而努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