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务实重干勇担当 城美人和景色靓(改造城市云梦该局工作)

【鹤壁网讯-鹤报融媒体 原昆鹏】省级园林县城创建首战告捷、集中供热覆盖面积105万平方米、市政道路升级改造完工、供水管网改造不断进行,居民用上了南水北调优质水;天然气“镇镇通”“村村通”工程中,已有8个乡、镇(街道)通了天然气;投资1200万元建设了第二气源项目,在全省率先实现天然气双气源供气……

这是淇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以下简称住建局)向县委、县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交出的答卷。
今年年初以来,淇县住建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连山映水、古今交融、生态宜居的商卫文化名城和鹤壁城市副中心”的城市定位,坚持“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为核心,以高标准规划为引领,突出项目带动,积极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使城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科学决策规划引领,绘就城乡“成长坐标” ●

淇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务实重干勇担当 城美人和景色靓(改造城市云梦该局工作)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城市建设不单是盖几栋楼房、修几条道路,而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既要有外在形象之美,又要有内涵品质之美,这样的城市才能带给居民真正的幸福感,而做好规划,则是城市建设的前提。
”淇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树军说,“我们在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始终突出科学决策、规划引领,坚持把高标准、高质量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第一粒扣子’。
同时,不断加快规划编制进程,严格规划批后监管,强化日常规划管理,精心绘就城乡‘成长坐标’。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该局始终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与改造、提质与扩容并重,新区与老区、地上与地下、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提升城乡功能品质,优化功能布局、完善功能设施、抓好功能配套。

截至目前,淇县住建局完成了《淇县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淇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的申报工作,并顺利通过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城市总体设计、6条道路街景风貌设计、新城核心片区修规层面城市设计、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协调区城市设计已召开征求意见会。
完成8项专项规划(综合管廊、地下管线、供水、燃气、专业市场体系、城市照明系统、综合交通、城市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的征求意见工作。
淇县城市水系专项规划、淇县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淇县城市修补专项规划等3项专项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
不断加强乡镇规划指导工作,积极推进淇县卫都街道黄庄村等村庄的规划审批工作。

为确保各项目按批准的规划条件和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建设,该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批准的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开展规划核实工作,今年年初以来,共核实项目25个。
对行政许可审批后的建设项目,全面监督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建筑风貌等内容,坚决遏制少报多建、擅自改变容积率等不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内容建设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

● 基础设施“强筋健骨”,群众生活便捷舒适 ●

“这两天看到太行路、云梦大道、同济大道各路段已改造好了,建设速度还挺快,道路通畅了,上下班和接送学生方便多了,也更安全了。
”淇县居民马先生对说。

基础设施犹如城市的筋骨,只有“筋强骨健”,城市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
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动是关键。
今年年初以来,该局全力加大续建项目建设力度,市政道路工程进度明显加快。
太行路(朝歌路-淇河路)、云梦大道(朝歌路-淇河路)完成分部分项验收通车;太行路跨赵家渠桥梁工程主体已完成施工;同济大道(淇河路-永达路)已基本完成实现通车;红旗路(107国道段-淇园路)、(淇河路-淇水路段)正在浇筑雨水箱涵和敷设热力管网。
人民北路、淇河东路、淇水西路、人民路东段、高铁西路、太和路已建成通车。
永达路南延京广铁路“开闭合”线杆迁建已完成,施工单位正在加班加点开挖雨水管沟。
按照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要求,城区5个路口渠化改造项目,与省设计院及交警部门多次协调对接,对云梦大道、泰山路、红旗路东延、卫都路等市政道路交叉口进行渠化改造,目前云梦大道与淇河路、云梦大道与107国道、泰山路与淇河路、泰山路与卫都路、红旗路与卫都路5个交叉口已全部改造完成,有效提升了通行效率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前冬天全靠空调取暖,空调一关,室温立刻下降。
今年享受到了集中供暖,屋子里一直都是暖和和的,心里也暖洋洋的。
”淇县财政局家属院居民刘先生高兴地对说。

百姓利益无小事。
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该局持续督促自来水、天然气、朝歌热力公司加快管网建设和改造工作。
供水方面,完成了永达路2.5公里供水管网铺设,改造老东街、西街、西坛、定昌街老旧管网约3公里,并配合赵家渠治理工程对人民路供水管线进行迁移。
供气方面,为2000余户居民安装了天然气,建设中低压管网约21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
供暖方面,县城区支管网及换热站正在按计划施工,覆盖淇县城区约105万平方米,其中2018年新增入网面积34万平方米,新增实际供热面积14.7万平方米。
淇县财政局家属院、新亚印象城、锦绣华庭等小区已正式供暖,和盛中央公园、鑫宇城市花园、淇水嘉园等小区正在建设换热站。

随着一个个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该县实现了集中供暖零的突破,让居民24小时用上南水北调的优质水,投资1200万元建设了第二气源,在全省县城率先实现天然气双气源供气。

● 全域系统治理水系,水清城美生活更惬意 ●

“我经常从赵家渠附近路过,今年年初以来看到一直在施工,河道整修了,岸旁绿化了,还建了木质栈道,建好后肯定很漂亮,今后又多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地方。
身边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了,群众可是最大的受益者。
”淇县居民王志勇高兴地对说。

为做好以水“润”城文章,赋予城市灵气,该局聘请北京东方园林公司,高标准编制了《“一带三湾五节点”的城市水系建设规划》。
采用PPP模式与省水投合作,实施了总投资3.57亿元的赵家渠水生态治理及海绵城市示范工程,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0%以上,计划2018年年底基本建成,达到蓄水条件。
建成后,将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城市景观带。

今年年初以来,该局启动了中山路、中华路、淇河路、北关路、工业路道路升级改造工作。
朝歌路雨污水管网工程,上街路、淇园路截污纳管工程,目前已完成设计招标工作,工业路和中山路正在进行建设。
完成护城河改造及截污纳管工程招标工作,其间对两侧违法侵占河道的违章建筑、构筑物进行了测量,并组织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房产局、县林业局和朝歌街道办事处等相关单位开展征地附属物普查登记工作。
目前,护城河改造龙须沟段管网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闭水试验。
通过建设污水管网,全面实现城区雨污分流,雨污水全收集、全处理,逐步达到建成区内生活、生产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目标,最大程度减少污水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改善城区河道的水体质量。

为实现城市供水和排污智慧监管,提高污水处理费、水资源税、企业环保税的征收力度,强化政府部门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今年8月份,该局与河南省雪城软件有限公司签订施工合同,淇县污水排放监控平台项目开工建设。
经过近3个月的施工,该项目于11月17日竣工验收,为下一步的数字化、智能化污水排放监管提供了技术保障。

● 推动省级园林城市建设,为淇县铺就最美底色 ●

日前,在淇水路看到,今年仅淇水路两侧就新建3处街心游园。
据了解,这3处街心游园集休闲、娱乐于一体,总投资约400万元,已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以前这里啥也没有,后来大家图方便就将生活垃圾倒在这里,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垃圾场,夏天苍蝇蚊子乱飞,臭味在老远就能闻见。
现在好了,建成街心游园后,环境大大改善,满足了附近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的需求。
”淇县居民李伟说。

入冬以来,为把握有利绿化季节,积极响应上级关于国土绿化的政策要求,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确保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该县按照“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认真研究、积极谋划并启动了一批街心游园及道路绿化提升建设项目。

10月下旬,该局牵头,先后启动了红旗路与卫都路交叉口、淇水路与同济大道交叉口、红旗路与淇水路交叉口、云梦大道与淇水路交叉口等7个街心游园的建设、改造工程,目前已全部完工,正在修剪和养护绿化苗木。

为做好以绿“荫”城文章,彰显城市生机,该县积极申报省级园林县城,按照“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标准,改善林木结构,优化植物配置,积极推进城市绿化工作,补绿、插绿、制绿。
针对老城区绿化率低、空闲面积少的现状,该局本着见缝插绿的原则,大力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庭院和屋顶绿化工程,县林业局、县财政局等60个单位已打造成型,新增绿化面积2万多平方米。

据介绍,为助推淇县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该局不断加大城区道路绿化日常性和季节性养护力度,及时修剪塑形、喷药防虫,及时补植补造缺行断垄苗木,城市形象、品位不断提升。
今年年初以来,完成了桃园路、新安路、中华路、县医院南墙外、县医院东墙外的绿化配套建设。
全力推进在建工程的绿化建设,赵家渠沿线滨河公园开始绿化,完成了正在升级改造的同济大道、云梦大道、太行路绿化施工。
灵活运用工作方法,通过土地流转、拆除违章建筑等方式,大量增加城市道路两侧绿化面积,投资约6000万元,对卫都路、桃园路、永达路、泰山路等道路两侧进行绿化提升,对高铁西路两侧绿化带进行绿化建设。
种植法桐1900棵、白蜡1100棵、黄山栾1050棵、大叶女贞950棵、红叶李2600棵、紫薇344棵,种植迎春花、大叶黄杨等灌木6.5万平方米,种植麦冬草等地被8.5万平方米。
截至目前,该县建成区绿地面积520.07公顷,公园绿地面积143.04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1.52%,绿化覆盖率36.0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71平方米。

对107国道、人民路、淇河路、淇园路、卫都路、鹤淇大道等道路绿化带进行了日常管护,共修剪5000多棵树木。
通过管护,确保了苗木正常生长和绿化景观效果。
同时,该局还严厉查处各种毁坏绿化苗木及占用公共绿地的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查处毁坏绿化苗木及占用公共绿地行为3起,对行为人进行了教育和严厉处罚。

12月4日,省级园林县城验收组对该县今年年初以来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进行验收,该县的创建工作获得了验收组成员的一致好评。
12月13日,淇县被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命名为河南省园林县城。

● 补短板做好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

对于淇县北阳镇北山门口村村民李阴明来说,今冬算是一个“暖冬”。
他家原来住的是老房子,20多年的风雪侵蚀,墙体根本不保温,每到冬天非常难熬。

“自从今年搬进了保暖房,冬天就不遭罪了。
在政府新政策帮助下,房子的外墙全部做了保温改造,再加上天然气入户安装,且安装了热风机,实现了‘气做饭、电取暖’,现在的房子暖和、干净,一点儿不比城里的房子差。
”李阴明说,“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我们老百姓才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北山门口村2017年被列为我市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试点村,淇县第一批空气源热风机在北山门口村进行安装,按照市推进办的补贴标准和政策,农户只需自费2500元即可安装两台空气源热风机,政府给予6000元补贴。
热风机制冷、制热效果非常好,北山门口村全村118户,交费安装了112户,基本实现全覆盖,老百姓对热风机的认可度非常高。
对北山门口村的农房进行建筑能效提升,全村的住房全部做了外墙保温,部分农户做了屋内房顶保温、房顶局部保温。
目前,老百姓已亲身体会到了外墙保温和热风机带来的好处。

今年年初以来,该局制订印发了《淇县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及《淇县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考核办法》,明确各乡镇、街道办的目标任务、时间节点、档案及资金管理等工作要求。
通过精准识别,确定了全县危房改造任务442户。
为顺利完成今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该局多次组织各乡镇、街道办相关领导召开危房改造工作推进会,大力推进该项工作。
同时采取定期、不定期督查巡查工作机制,加强对各乡镇、街道办危房改造工作的现场督导,并根据工作开展情况按月进行排名,有效促进工作开展,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今年年初以来,该局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一件件实事的落地,向县委、县政府及广大群众交上了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
在下一步工作中,该局将积极做好各项规划的后续工作,盯紧重点项目,加大市政基础建设力度,坚持务实重干勇担当的工作作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一步一个脚印去落实,为全县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做出新的贡献。

总值班:靳丽娜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