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古埠翁家埠》之十(申报汽车匪徒闸口观潮)

十、史量才被刺翁家埠

1934年11月13日,《申报》总经理、上海地方维持会会长史量才(1880—1934)乘车从杭州沿沪杭公路回上海,途径海宁翁家埠时,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拦截枪杀,时年56岁。

沪杭公路于1932年全线修通,是中国第一条跨省市干线国家公路。
其中史量才出资捐建70公里。

《钱江古埠翁家埠》之十(申报汽车匪徒闸口观潮)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一)《申报》刊载

1934年11月14日《申报》:“本报总理史量才先生噩耗 汽车夫及邓祖询君同时遭难

本报总理史量才先生,于十月六日赴杭休养。

昨日午后一时许,自杭乘自备汽车,循沪杭公路返沪。
同车者史夫人与公子咏赓,及公子学友邓祖询(年三岁杭州之江学院二年级生)并亲戚周女士,连车夫,共计六人。

不料于三时许,车经海宁附近翁家埠之际,车前忽发现京字七十二号汽车一辆,突阻去路,同时有匪徒数人下车,用枪将车夫及邓祖询先后击死。

史总理与夫人及公子咏赓,见状危急,亟下车奔避。
史夫人下车后,即跌伤。
史总理极力奔逃,匪徒四人,追赶不舍。
其后逃入一茅屋中,再由后门逃出,讵被匪徒赶到包围,未能脱险,卒为匪徒所害。

至公子咏赓,奔跑时三匪随后追赶,共放二十余枪,因奔跑甚速,均未命中,始免于难,嗣即安然回杭。
史夫人返杭寓后,据本报杭州来电,吐血不止。
至周女士当子弹横飞时,亦被击中一枪,现在杭州广济医院救治,子弹业已取出。
史总理遗体,亦移往杭寓。

当时匪徒见目的已达,立即乘原车飞驰,逃逸无踪。
事后附近警务机关得讯,派警前往照料,同时电告浙省府。
省府得讯后,一面派队追缉凶犯,一面电致上海吴市长,请派队兜捕。
吴市长立即派队,分公路与铁路两方会缉。

本报得讯后,上下同声震悼,星夜派馆员赴杭,料理一切。
并定今日将史总理遗体移至上海哈同路本宅治丧。

史总理瘁身事业二十余年,惨淡经营,以有今日。
对于社会公益致力尤多,而待人接物更和易近人。
今竟遭此厄,实令社会人士同声扼腕者也。

附史总理事略如次:

史量才先生,初名家修,江苏南京籍,嗣迁松江泗泾,遂爲松人。

现年五十六岁,幼即頴异,好治新学,入杭州蚕业学校,肄习化学。
光宣之际,毕业来沪,剏立女子蚕业学堂,又授课于制造局。
言新学者,一时奉为宗尚。

渐又任沪杭甬路董事,盖其时汤蛰先王丹揆诸名辈,均加器重,故特延揽也。

迨辛亥时,参加革命之役,程雪楼张季直应季中诸公,无事不与商洽。

民元以后,笃志衬会事业,遂接办申报。
盖以国家基础,在于人民文化,而促进文化、又自以与论为第一。
故二十余年,经之营之,未尝丝毫懈怠。
而申报之业务,得以绳绳振振,均其一生心血之所萃也。

渐以社会事业,急不容缓,而企定尤为造产之基础,故复与南洋侨商黄奕住剏办中南银行、项松茂君剏办五洲药房、陆费伯鸿剏办中华书局,又举办民生纱厂,无不发达。
因之海上人士,咸相推重。
政府方面,多所咨询。

迨一二八之役,上海几于糜烂。
因有上海市地方维持会之设立,先生实剏其端,而观其成,迨改为地方协会时,仍任正会长。
旋上海市府,设立参事会,以开民治之先声,又聘先生为议长,交通部方面。

同时接收招商局,改归国营,亦重先生,任为理事。
最近红十字会改选,又举为名誉会长。
先生又报馆根本,在于纸张,因刻意成温溪造纸厂。
实业部主办之时,即聘为筹备委员。

先生平生最注意于文化事业,故申报馆附属事业,如补习学校、流通图书馆、年鉴月刊各部分,相继设立,实于启迪民智大有关系。

中山文化教育馆剏办之,又聘先生任董事。
外此社会各团体,凡于国计民生有关系者,几于无不参加。

因之近年以来,心力交瘁,时发胃疾,此次养疴西湖,不期终于意外之厄。
匪特爲与论界之不幸,实为中国社替上之损失云。

今晨三时廿分续得杭州电话报告:史总理于昨日午后二时廿分,由杭寓乘汽车出发,驶至离翁家埠四里许之海宁第四区博爱镇地方,路旁有伏匪六人,突然跃出,先将汽车车胎击坏,车遂不能行动。
匪徒上前,将车夫黄锦才及邓祖询君击死。

其时史总理帽上已中弹,亟启车门逃出。
诸人相继逃下,此时二匪追史总理,三匪紧追咏赓。

史总理当逃入该地之闸口里廿三号沈瑞富家,匪亦追至。
乃由后门逃出,但不识路径,只得避匿一干涸之小塘内。
讵意为路上之匪暼见,即上前开枪,一弹穿过两耳,实为致命之伤。

其时史公子咏赓竭力奔逃,三匪连连放枪,至二十余发之多,咏赓竭力已为三匪追及,但幸匪方子弹告罄,否则亦甚危殆。

匪徒逃逸后,史夫人及咏赓与周女士等避至翁家埠车站。
航空学校得讯,乃以车接往该校暂避,然后方护送杭州寓。

杭州当局得耗后,除派队严缉凶犯外,并由杭市府及浙公安局各派救护车一辆,驰往出事处,将三尸体运杭,暂停西湖停云山庄。

据杭县地方法院朱念慈检察官相騐结果:计史总理中二枪,邓祖询中二枪,汽车夫黄锦才中十一枪。

杭州当局,以出此巨案,非常注意。
连夜通令浙省各公路断绝交通,杭江路方面,亦实行检查旅客。
又闻匪徒均一律穿黑色长袍,头戴铜盆帽。

《迎面射击》

据本报确实调查,当时遇险经过详细情形,兹补志如下:

十三日下午二时许,史先生夫妇偕公子咏赓等,由杭庽乘自备汽车循沪杭公路返沪。

全车共计六人,车夫黄锦才、咏赓学友邓祖询,及咏赓三人坐在前排;车厢内则为史先生夫妇及三小姐。

三时许,车过乔司,至翁家埠站北约二华里处,远望有一京字七十二号一九二九年式别克汽车一辆,停于路旁,车旁复站有黑衣男子六七人,态度殊为可疑。

当时车行甚速,相跟达一丈余时,忽闻吹哨一声。
此在车旁之六七暴徒,均出盒子砲,向史车迎面射击。

1934年11月15日《申报》:“《三匪穷追》

车夫黄锦才见祸作,急俯身藏避。
同时踏脚刹车,以车行速,划然一声,适在暴徒站立处刹定。

时子弹纷飞,车前玻璃窗作片片碎。
车夫之旁学友邓祖询亦惊极俯伏,在此一剎那时、咏赓见危机一发,急开车门跃下,反身向杭州方面沿公路㧞步飞奔。
三匪在后追赶,开枪数十发,均未命中。

咏赓服大衣,奔跑极费力,中途急将大衣脱下,抛弃田间,亡命前冲。
三匪中二匪力竭落后,仅一匪紧迫不舍,但不复开枪,子弹似已放完。
移时,咏赓亦力不能支,而最后一匪,已追至身后。
在万不得已中,咏赓突返身,喝问:‘穷追何为?’匪答:‘你跟我去’,乃且尽力扳枪机、,而子弹不出,乃手抓住咏赓手腕,咏赓猛力摔脱,并将其所持盒子砲枪管握住,匪亦用力抢夺。
枪管油滑,终被取去,枪管上有三角形尖刺,致咏赓手掌受创,血流不已。
匪见不易与,返身逸去,咏赓恐匪纠合同党复来,亦勉强奔至翁家埠站呼救。

《匪车飞驶》

咏赓勉力,奔至翁家埠站时,已疲不能兴。

时乡人在惊惶中纷向问话,询遇险详情。
方谈话际,远望匪车风驰电掣,向杭州方面开来。
咏赓大惊,以为匪来袭击,复㧞步落乡图逃。
转瞬间,匪车遇前,竟绝尘驶去。

咏赓惊魂甫定,复返站中。
一面由站电乔司前站,一方咏赓由乡人摧小车,载至笕桥飞机场。
见航空学校教官,告知详情。
当即由教官电各方通知,一方并派武装卫士十余名,偕同咏赓至出事地点救护。

而公安局警士,因经三小姐之电话报告已先在,并悉史先生邓祖訽及汽车夫已遇难,遂由航空学校救护车将受伤之史夫人三小姐载杭,咏赓亦随行。

至史先生等尸体,经过法医检騐手续后,直至昨晨四时许,始运返杭垣。

1934年11月15日《申报》:“本市·本报史总理遗体昨运沪

明日下午大殓。
中外各界电唁

本报总理史量才先生于前日(十三日)下午二时许,偕同夫人、公子、内侄女暨公子咏赓之同学邓祖询等五人,由车夫黄锦才驾驶五五九九号自备汽车,由西湖别墅秋水山庄启程,取道沪杭公路返沪。

讵料于下午三时许,车经杭县海宁交界处大闸口翁家埠时,车前发现别克汽车一辆,暴徒六七人,阻断去路,并各出盒子砲迎面轰击。

汽车夫及邓祖询当场即被击毙。
史总理虽见机立即下车奔逃,终以年迈力衰,卒被暴徒所害。
史夫人因奔逃跌伤。
姪女当子弹横飞时,左腿亦被中一弹。
仅公子咏赓在暴徒轰击车夫及邓君时,即下车向后极力奔跑,虽有暴徒三人随后紧追遥射,幸以奔跑甚速,如免于难。

暴徒见目的已达,立即乘原车向杭州方面风驰电掣而逃。
事后由公子咏赓请求笕桥航空学校派车赶至出事地点,将史夫人暨姪女救回杭州医治。

抵杭后,复由浙省府及市府会同杭县地方法院,派车深夜将尸体三具移运回杭。
上海方面,亦于当晚派员并万国殡仪馆运柩车星夜赴杭,将尸体运回上海,于昨日下午四时半运抵哈同路本宅治丧。

而浙沪两警务当局,现正在竭力侦缉凶手。
史夫人及公子咏赓,亦于昨日下午八时到沪,办理一切善后。
兹将此事前后经过之详细情形,分志于后。

(备注:以上所称“夫人”,为史量才之妾沈秋水,江苏苏州人,曾于青楼为妓。
史为其在杭州湖滨建“秋水山庄”。

1934年11月16日《申报》:“蒋委员长电令严缉史案凶犯

杭州鲁涤平十四日通电全省,严缉史案凶犯,并分电京沪军政警各主管机关协缉。

同日复电蒋委员长汪院长报告,原电略云:

申报总理史量才于十三日下午二时乘自备汽车由杭返沪,行经翁家埠老车站附近,突遇身着黑衣执持驳壳抢匪徒六人,开枪轰击弊命。
其司机及同车之大学生邓祖询,均被击毙。
当时曾由航校掩护营派兵前往追缉,讵该匪等将史等击毙后,即仍乘京黑牌试车七十二号别克汽车逃逸无踪。

窃查该匪等胆敢于白昼伺候道旁开枪击毙三命,实属不法已极,除飞饬军警连夜分途追缉并电京沪军警机关严密协缉外,理合电呈鉴核等语。
(十五日中央社电)”

1934年11月25日《申报》:“时评·最高法院检察长到杭搜集史案证据

[杭州]最高法院检察长及首席检察官莫宗友,为搜集史案证据起见,特于昨日由京来杭。
今日偕杭县地方法院检察官陈化明,赴翁家埠博爱镇出事地点查勘,当晚返杭。
(二十四日专电)”

1934年11月26日《申报》:“最高院侦查史案线索

南京最高法院以沪杭路史案发生将及半月,尚无线索可寻,特派该院检察长郑烈、检察官莫宗友由京来杭搜查该案证据,以便破获。

抵杭后下榻西湖饭店一百号,次晨偕浙高法院首席检察官郑畋检察官陈化明亲赴出事地点之海宁博爱镇查勘一周,并饬将史氏所乘被击汽车拍照,携回研究。

昨晨由高法院长郑文礼陪往西湖各名胜游览,定二十六日返京。

1934年12月9日《申报》:“钱华朗读治丧处所编‘史量才先生之生平’云:

史量才先生,名家修。
中年后,以字行,祖籍江宁,父春帆,遭洪杨之乱,经商上海西泗泾镇,遂家焉。

先生幼颖悟,师事耆儒戴葵人。
读书过目不忘,泗泾属松江府娄县。

清光绪二十五年春,考入娄县学爲附生,时当戊戌政变后,先生慨满清政治腐败,弃举子业,与松城雷继兴·龚镜清·辈,研求日本文及理化等应用科学。

光绪二十七年秋,偕同里吴奉慈考入杭州蚕学馆,年假归,倡议兴学,促地方父老筹经费,而泗泾米业养正小学以成,至今称盛。

先生既毕蚕学馆业,应上海王氏育才学堂聘爲理化学教员,旋膺兵工学堂、务本女学南洋中学各校教席,时科举犹未废也。

先生故善词令,尝就养正小学演讲,开发民智,听者坌涌,咸佩先觉。

光绪三十年创女子蚕业学堂于上海高昌庙桂墅里,实为吾国女子蚕业教育之嚆矢。
三十年来,环太湖诸郡蚕桑业之兴,先生与有力焉。
此校旋迁苏州浒墅关,即今之江苏省立蚕桑学校也。

光绪三十一年,偕诸同志发起江苏学务总会。
未几而苏浙借英款筑路之议起,以汤垫仙、季直、王丹揆诸老辈之提倡,群主集资自筑,先生盖为奔走最力之一人。
公司成立,被选为董事,时先生兼任时报主笔,已于业深感兴趣矣。
复以暇,发起全国农务联合会于南京,被推总干事。

时南京开南洋劝业会,先生则集农学家参与审查研究,无何,武汉革命军发难,各省响应。
主江苏者,实为程雪楼、张季直、应季中诸公,先生盖无事不参与商洽也。
惟时,人才云集,而思虑之锐敏、治理之精覈独推先生,以故江海关款产棼如乱丝,设沪关清理处,而以先生主之,松江盐政需整理,设松盐局,而以先生长之。

先生独着眼社会事业,以为一国之兴,文化实其基础。
而促进文化,以爲前锋,遂以民国元年,接办申报,经营惨淡二十余年,未尝少懈,实为一生心血之所凝结。

当袁氏盗国,以重金啗令无反帝制,先生直却之。
嗣是军阀当国者十年,贞介以自洁,婉约以自全,盖煞费苦心焉。

而先生尤以企业造产爲富国福民之本。
民国十年,偕南洋侨商黄奕住,创办中南银行。
同年发起民生纱厂,又尝协助项松茂,扩大五洲药房营业。
协助陆费伯鸿,复兴中华书局。
凡所擘画,莫不云蒸霞蔚,人以是多先生之才略与魄力。

而先生壹志持稳,更扩大事业。
公余之暇,出入道、释两家,参览典藏,工习静坐,积十余年之精修,颇得静定夫,习拳术技击,身手矫捷,几为青年所不及。

九一八东北变作,先生大感愤,日夕集同志,谋所以协助政府,挽救国难。

一二八沪战既开,乃有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之组织,被推会长。
协定成立,改为上海市地方协会,仍被推会长。

而政府尤器重先生,农村复兴委员会,聘为委员;招商局改国营,聘为理事;实业部规设温溪造纸厂,聘为筹备副主任;上海市政府设临时市参议会,聘为参议员,被推为议长。

先生深感朝野之交相推重,则益激励奋发,凡经济文化慈善各公团职务,苟被推选,绝不言辞。
如新中国文化协会被推理事、中山文化教育馆被推常务理事。
而其惓惓之怀,尤一日不能忘东北,则偕同志创设东北难民救济协会,冀稍拯流离之惨。

其他公益事业之参加,匪可殚述。
先生既早岁研习理化,苟于科学有所发明,虽重金扶助匪恤,而于独力经营之申报。

自举行六十周年纪念后,锐意扩张,附属事业,如补习学校、流通图书馆、年鉴月刊,并延聘专家,精制全国地图,皆于启迪人文,大有贡献,昕夕不遑,心力交瘁,时发胃疾,乃抽暇赴杭州西湖,暂息养疴。

不意自杭返沪,车经海宁附近翁家埠大闸口地方,遇匪徒多人,狙击殒命。
时为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下午三时、年仅五十有六。

史量才遇害时乘坐的小汽车

因史量才被刺案迟迟未能破,故其家属不得不在次年五月将史量才遗体入葬。

1935年4月——5月《申报》:“先严量才府君,前在沪杭公路海宁附近翁家埠大闸口途次遇害,痛于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午后三时逝世。
不孝随侍在侧,恭扶遗骸星夜运回沪寓,亲视含殓,遵礼成服。
兹谨筮于国历五月十六日,在哈同路家奠。
十七日领帖,十八日下午二时,举殡恭扶灵輀至北火车站。
次晨八时一刻,起灵专车赴杭暂历杭州西湖秋水山庄,择期安葬。
恐讣不周,哀此奉闻。

后葬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双峰村积庆山马婆岭上。

《申报》在江南地区的巨大影响,后吴语中便以“申报纸”泛指报纸。

(二)《东南日报》刊载

1934年11月14日《东南日报》第二版发表《悼史量才氏》:“噩耗传来,中国唯一报界伟人史量才氏,竟于昨日由杭返沪途中,突遭匪徒枪击,而以伤毙闻矣!此案发生之原因,现尚无从明悉,吾人雅不欲加以揣度与判断,愿但就史氏成功之感想,与今后中国报界之前途而论,觉有不能不以一言,哀悼史氏者。

“由杭返沪过海宁境史量才突遇匪狙击毙命,夫人与子均逃出幸未受枪伤,之江学生邓祖询与司机同死,内侄女沈丽娟中一枪医治中(附照片)

出事情形

史氏乘汽丰,于昨日下午二时离杭赴沪,同车者除史氏夫妇及司机黄金才外,尚有其子咏庚、史之内侄女沈丽娟,及咏庚之同学邓祖询,一行共六人,(史本拟乗火车,因其夫人坚欲汽车,乃由保镖者随侍其太夫人乗火车返沪)车出清泰门,经乔司站。

1.突遇匪徒,两人立毙

驰过翁家埠之老车站(翁家埠公路新车站属杭县,老车站属海宁)二里,属海宁县之博爱乡闸口里(俗称大闸口)地方,时为下午三十分左右,路旁突出匪徒六人,黑衣长褂,手执木壳枪,喝令司机停车。
此司机系一生手,(史本携有一司机,适以以卧病留杭)见状颇为慌张,立即杀车,同时匪即用枪轰击,司机黄金才,当场中弹毙命,咏庚之友邓祖询坐于司机身旁,一时不及逃避,亦枪击毙命,史夫人当即下车逃避,致误落水跌伤,其侄女沈丽娟被击伤左腿,史之子咏庚,当时坐于后面靠前排之座位上,见匪围击,情知不佳,急下车逃奔,匪徒三人,在后追击,连放二十余枪,幸均未命中。

2.史氏奔逃,诸匪追击

史亦下车奔逃,匪徒二人持枪追击,后史氏仓皇奔驰半里许,逃至乡民沈瑞富屋中,穿屋而过,复从后门逃出,奈甫从后门逃至土坡上之草中,而凶手适从左面小路抄来,迎头一枪,从史氏左耳贯入,右额穿出,立即毙命。
史子咏庚因被匪追击,渐向笕桥航空学校奔来。
时航空学校掩护营步哨,因闻枪声,情知有异,即奔往察看,见已肇祸,当即以电话报告掩护营长,营方得警后,遂派兵一排及航校自备之救护车一辆,驰往出事点,然凶手已乘坐预停于道旁之京字试车七十二号黑色别克汽车向杭州方面远逸无踪。

3.夫人与子均未受伤

当即将受伤之沈丽娟、史夫人及咏庚等,用车载回航校。
沈女士因伤左腿,出血甚多,当于校方医士,暂用纱布包扎,旋即派原车送至广济医院,居于女病院特别病室十六号房医治。
至昨晚十一时许,沈女士腿内枪弹已取出,经过良好,已无危险。
惟医生以其受惊过度,绝对禁其谈话,并拒绝戚友探访。

严密缉凶

三时许,本市省会公安局,接得史氏等为暴徒狙击消息后,立即将杭市各交通口封锁,禁止任何车辆通行,并严密检查各旅馆及车站,一方面急电上海市公安局,及南京市政府、首都警察厅,严密注意暴徒之行踪,并请查明该京字七十二号汽车,究为何人所有,何时自京来杭;同时以电话通知吴兴县公安局,切实检查京杭国道上之汽车,至对于脱险逃归之史咏庚,则已派警追随保护,以免再生意外。
省公路局方面亦奉建设厅曾厅长命令,通饬大小各站及萧山绍兴长兴吴兴与各公路车站彻夜注意出境车辆,务期截获凶徒云。

分办善后

现闻史宅,态度尚镇静。
据其家人谈,今第一步为料理死者善后及缉拿凶手,第二步为研究此事发生原因。
史本人素无政治野心,故此次突遭狙击,显与政治无关。
上海市商会前会长王晓籁及报总理汪伯奇,得悉史氏被狙殒命之凶讯,定于今晨来杭。
史生平与王极为友好,并闻史氏善后事务,对内家务方面,概由王氏负处理。
至治丧等事,将由杭州市长周象贤负责。
至申报馆经理马荫良医、总主笔张蕴和等均连夜由沪乘汽车赶杭。
闻尸身或须运返沪上,举行大殓云。

1.法院深夜派员检验

高等法院院长郑文礼、首席检察宫郑畋接到报告,当夜十时立派杭县地方法院检察官朱念慈书记官冯佑之、检验吏冯圣祥及法警一名,专雇小包车一辆,驰往出事地点之海宁第四区博爱镇闸口里附近检验,及会勘其出事地点之情形,于昨晚十时二十分到达。
时海宁县县长江恢阅、县公安局长徐炎、杭县县长叶风虎、杭县公安局长陈纯白、省公路局营运科长曹寿昌等均先后赶到。

2.史氏右目死后未瞑

验得史等所乘汽车轮有三轮胎均已击破,汽车后面货箱内所购货物如藕粉均丝毫未动。
汽车旁边,死者为邓祖询及司机黄金才,绝色、绿色车旁碧血遍地,厥状至惨。
邓祖询弹由肩甲入,由右乳穿出;又一弹右后胁入,弹未出,击中致命乳穴身死。
司机黄金才,年二十七岁,海门人,头面中三枪、肩甲三枪、左右膀各一枪、腰部二枪、胁肋一枪、计十一枪,伤痕密如蜂窠,血污满面,委系生前受枪击身死,当由检验吏填格准尸属领回棺殓。
旋又驰赴半里外之沈瑞富家后门外棚中,验得史量才一弹中左耳,内右额上出,唇上有流弹一条,委系生前受枪击殒命。
史衣藏青哔叽棉袍、蓝绸马裤、白线袜、青缎面皮底牲,袋中仅有一钮扣,余无一物。
左眼受伤,右眼不瞑,其状尤为可怖。

3.查勤史氏遇难地点

检察官验完毕,即至闸口里二十三号居民沈瑞富家査勘。
沈瑞富系一泥水匠,时因出外雇工未归,仅其母沈许氏(年五十三岁)在家,由朱检察官传讯该氏,问以凶手追逐死者情形。
据供称,本日下午三时左右,忽闻沪杭路塘边发生枪声两响,末几一年约四十余岁身着哔叽棉袍之男子忽遽而至,正欲询其谁何,后面追者渐近,该男子乃急不择路,直出我家后门跨塘而下,越二分钟时间,又闻枪响,见有衣黑色长彬戴灰色呢铜盆帽之匪徒二人,身材高大,年均二十七八岁,从我家前面小路走出,两手均下垂,不知携有何物,迨邻居闻声前往,该四十余岁之男子已倒身塘下,匪早不知远逸何处。
但此两匪在前日(十一日)即在前面大路洋桥边逗留,我因赴亲戚家,曾遇到他们一次,偶然问他们在此作甚,他们说是看洋桥来的,我也没有理会,谁知他们是杀人的凶手呢。
检察官讯毕,令沈许氏在供词上画押,旋即返城。

4.尸体三具昨晚运杭

旋市府救护车九二号、公路局救济车五二二号,随带应用绷架等件开来候用,由在场之警士人等将三尸入车中,一面电由公路局车厂另派拖重车一辆,将损坏之沪市五三三零租界五五九九号司蒂倍克牌汽车等一并送杭。
时已今晨三时左右,死者尸身三具,暂时寄于西湖停云山庄,将由家属方面买棺成殓。

1934年11月20日《东南日报》:“

(本报讯)浙省府鲁秘书长语,沪杭路史案发生后,凶手下落,迄今尚无线索。
省会公安局捕获嫌疑犯十余名事,省府未据呈报,蒋委员长再电严凶手,明天(二十日)省府会议将提出讨论。

(本报讯)浙省府鲁主席,昨(十九)晚电呈蒋委员长云,巧午机赣电敬悉,密。
职省交通治安,业于上年制定方案,督属实行。
讵史案不幸发生,于沪杭公路,防范仍有未周,深为内疚,该案发生后,经悬赏一万元,迭饬全省并迭电苏京政警军各机关缉拿,复加饬杭州警备司令部、省会公安局、杭县海宁两县县长,限期十天获凶解办,并令厅处会同妥议国道交通治安保卫办法,一面将各该负责长官查明议各在案。
奉电前因,除饬属加紧侦缉外,理合将办理经过情形具复察核。
职鲁涤平,秘三印皓(十九日)

(本市讯)史量才侦缉情形,迄无进展,盖凶犯组织,至为缜密,当时种种行动,莫不表现彼等事先计划之周密,目前所获嫌疑犯中,亦难寻得相当线索,故缉获之期,于此时实难预卜。
据省会公安局某要谈,此种有庞大组织之暗杀团体,其实际参加行刺之暴徒,对于暗杀之动机,往往亦不能知悉,故此后纵有凶犯缉获,对于此案之背景,一时恐亦难查明云。

(三)史案凶手

史量才被刺案是中华民国成立以后,经由最高统治者授意的三大政治谋杀案之一,是宋教仁、杨杏佛被刺血案之后的又一血案。

这次刺杀史量才行动为戴笠主持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特务赵理君、王克全、李阿大、施芸之、许建业等6人。

事后,军统特务以“一部二十四史,已在杭州购得”的暗文电报发与南京,表示暗杀成功。

“史案”发生后,全国舆论哗然。
蒋介石迫于中外舆论压力,一面向史量才的亲属致以唁电表示哀悼,并为史量才题写了“哲人其萎”的挽词。
另一方面又电令国民党浙江省主席鲁涤平悬赏5万元缉凶。

在史量才被刺案的追查过程总,后又引发了鲁涤平与爱妾先后丧命的连环案。
这些案件在喧嚣一时之后,俱归沉寂,最后均不了了之了。

《浙江人物志》:“赵龙文(1902—1968),原名华煦,字风和,别号遁庵,义乌井头村人。

南京东南大学毕业后在厦门集美师范任教,因鼓励学潮被辞退。
后任教于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经同事方本性介绍结识胡宗南,又因胡宗南介绍结识戴笠。

1932年,任浙江省警官学校政治指导员,不久升为教务主任。

1934年,任浙江省会警察局局长兼警官学校校长,成为戴笠复兴社特务处重要人物、力行社核心分子。
是年11月13日,与戴笠合谋暗杀宣传抗日救国的《申报》主笔史量才于沪杭公路翁家埠,受到舆论谴责。
次年以特使孔祥熙随员身份,参加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加冕典礼。

1937年日本侵略军侵占杭州前夕,任浙江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兼省抗日自卫总队第一支队司令。
1940年到西北,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的秘书长。

1942年起,随谷正伦先后任甘肃省民政厅长、粮食部常务次长、贵州省民政厅长。

1947年再至西安,任胡宗南西安绥靖公署秘书长,兼渭北清乡督导团团长,并为胡宗南秘密组织‘铁血救国团’骨干之一。

1949年,任甘肃省陇南行署主任,12月去台湾。
先后任‘海军政治部’主任、‘中央警官学校’校长。

(四)《浙江省志》的记载

“史量才海宁被刺前后

(一)我有机会接触史量才被刺案卷,是在1942年3月初。
当时,军统局为纪念成立10周年,着处长以上人员组成筹委会拟议论功行赏事宜。
那天筹委会开第一次会,让大家先看看有关档案,我看到的就有暗杀史量才及其他民主人士的存档材料。

史量才是申报总编辑(总经理),自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初,不仅在上海界,而且在工商界都很有地位,特别有影响。
他一贯支持左翼作家,刊登了大量进步文章,并公开参加宋庆龄、鲁迅等人倡导的民权保障大同盟。
因此,蒋介石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但《申报》影响很大,又不能轻易勒令停刊。
1934年冬,蒋介石决定下毒手,将此事交由戴笠执行。
史量才预感到上海的‘火药味’,他原在杭州西湖边置有私人别墅,便暂时离沪赴杭‘避风’。
军统岂肯放过史量才,于是派陈质平紧跟盯梢。
陈质平买通史量才家中女佣,让她提供史家的情报,包括汽车牌号、停车地点以及动身返沪的具体时间等。

就在布置这次暗杀行动之前,史量才本可以获得免遭惨死的机会,那就是杜月笙曾经向蒋介石建议:对史量才这样一个很有影响的人来说,杀掉他不如起用他为好,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以化敌为友;如果杀掉他,国内国外影响都不好,如果用之,反可得其臂助。
蒋介石经过衡量,最后接纳了杜月笙的建议,并通知戴笠。
戴笠便在刺杀行动的前一天(11月12日)晚上,致电在杭州执行该‘行动’的警校教育长赵龙文,此人也就是军统在杭州的负责人。
不巧的是,赵龙文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症,每天只是上午看看公文,下午晚上他要休息,概不办公。
戴笠根据‘最高’旨意着赵龙文暂停对史行动的电令被积压在译电室里,没有送给赵龙文批阅。
翌日,史量才由杭返沪,途经海宁县翁家埠附近时被刺身亡。
赵龙文因此番贻误,被罢官回到胡宗南部队。
戴笠经过此番教训,以后对军统内部特别是中上层领导中体弱多病的人,多从领导岗位调离,怕的是贻误戎机。

(鲍志鸿口述,王彬整理。
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鲍志鸿,抗日战争期间曾任国民党军统局第一处处长。
资料来源:省政协转自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二)1934年11月13日下午,一辆白色汽车离开杭州,在沪杭公路上向上海方向疾驰。
车内共有6人,前面除司机黄锦才外,还坐着一个叫邓祖询的年轻人。
居中而坐的是一位头戴瓜皮帽,身穿对襟短衫,中等身材,眉目清秀的壮年男子,他就是赫赫有名的《申报》总经理史量才。
坐在他身旁的是夫人沈秋水,坐在最后的是儿子史咏赓及侄女沈丽娟。

汽车在高低不平的公路上颠簸。
车至海宁县翁家埠时,公路上一个矮个儿男人突然使劲地吹起哨子。
刹那间,汽车已向前冲出三四百米。
只见公路桥上横拦着一辆黑色‘京字七十二号’别克车。
未等史量才他们的汽车刹定,从桥下和斜刺里窜出五六个身穿黑衣的大汉来,举枪就向史量才的汽车射击,先打破了汽车轮胎,接着打死了司机和邓祖询。

史量才、沈秋水、史咏赓、沈丽娟4人在危急之中慌忙从汽车的后门跳出,连滚带爬地钻进了公路下面茂密的芦苇丛中。
看到史量才他们逃进了芦苇丛,几个黑衣人一齐向芦苇丛射击,顿时枪声大作。
在歹徒的乱枪射击中,沈丽娟右腿中了一枪,血流不止,再也走不动了。
沈秋水脚踝扭伤,人已经吓得昏死了过去。
史量才穿过芦苇丛,蹚过一条河,钻过对岸的甘蔗地,跑进了农民沈瑞生家,又从沈家后门来到不远处的一个池塘边,躲在一棵乌桕树下的乱草丛中。
这时,池塘边走来一个农民,史量才连忙低声对他说:‘不要作声,快走。
’不料,这个农民是个聋子,史量才慌了,急忙站了出来,向聋子摇了摇手,意思是叫他不要声张、快走。
聋子点了点头。
不幸的是,这一切被公路上的歹徒看见了,立即冲下来两人,用双筒短枪向史量才连开数枪。
史量才左胸、小腹、右胯连中3弹,当即侧身倒在池塘边,鲜血染红了池水。

歹徒们得手后,坐上汽车仓皇向西逃窜。
原来,刺杀史量才是蒋介石早有预谋的,凶手是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手下的特务。

史量才的儿子史咏赓在芦苇丛里与父亲分手后,往西一口气跑了5里多路,来到十五堡机场求援。
机场派了10多名卫兵,与他一起驱车前往翁家埠。
一到出事地点,史咏赓先后找到了母亲与表妹,最后他们在沈瑞生家屋后的池塘边找到了史量才。
然而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具淌着热血的尸体。
我国报界杰出的爱国志士史量才就这样被暗杀了,时年54岁。

1935年,海宁县旱灾赈济会在翁家埠大闸口史量才遇害处建造纪念园林,筑有毛竹片搭成的纪念亭,亭内南北东西四面竖有4块石碑,南北两块石碑刻有碑文。
可惜纪念园林尚未全部竣工,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园林遂遭破坏。
至解放前夕,仅剩遗址。
今天,在盐官镇海滨花园建造了史量才先生纪念亭,两块刻有碑文的石碑移立于此。

浙江群众怀念史量才,不仅因为这位报界爱国志士在浙江的海宁遇害,还因为他曾与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史名家修,量才是他的字,生于1880年,原籍江苏江宁,后移居松江(今属上海市)。
1901年初,他考入当时杭州“四大书院”之一的杭州蚕学馆(原址在今西湖曲院风荷公园内),后来又把儿子史咏赓送到杭州的之江大学深造,并在该校建有‘红楼’(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史量才以其夫人名字命名的秋水山庄位于西湖边的北山路上,他被刺前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在史量才不幸遇难70周年忌日,在他早年就读的杭州蚕学馆旧址里,浙江理工大学为他塑立铜像,以表达深深的敬意。
(撰文:陈忠祥等)”

(五)《史量才先生纪念碑》

1934年11月,海宁县旱灾赈济会在翁家埠史量才遇难处建造了一座占地三亩的纪念园林。
因为历史的变革,纪念园林被毁,两方花岗石石碑原物于近年失而复得。

史量才遇难的水塘,后被称为“史量才塘”。

“史量才(1880~1934年),名家修,1月2日出生于江苏江宁县,九岁时随父亲迁居松江府娄县泗泾镇,开设泰和堂中药店。

1901年考入杭州蚕学馆学习。
年假归里,与地方人士筹款,在泗泾创办养正小学堂。
蚕学馆毕业后,

1904年在上海创办女子蚕桑学校。
同时,又先后在南洋中学、育才学堂、江南制造局兵工学堂、务本女校任教。

1912年9月23日,史量才在清末新科状元张謇、赵凤昌等支持下,以12万元的价格购得《申报》产权,成为中国人自己经营的一张报纸。

1916年还清了张謇等在《申报》中的股款,从而使《申报》摆脱了张謇等影响。

1929年又陆续购进《报》、《时事新报》等大部分股权,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报界企业家。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不满,常在《申报》上发表抨击国民党政府见外政策的文章,并出资援助十九路军抗日,支持宋庆龄等人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主张团结抗日,反对国民党法西斯独裁统治,成为国内著名的爱国实业家。
由于思想倾向进步,国民党当局威逼利诱均无效,遂遭忌恨,直接导火索为其刊登国母文章后,蒋介石阅后批上6个红字,申报禁止邮寄,于是长达35天的停刊,随后,在与蒋的一次会面合照时,蒋威逼说:‘我有100万军队……’史却说:“我有100万读者……’。

1933年底,宋庆龄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名义,起草了一份英文宣言,抗议蒋介石派人暗杀邓演达,杨杏佛将它翻译成中文,要求史量才设法发表,史量才虽然没在《申报》上刊登,但通过关系,在某通讯社的稿件上发表了。
凡此种种,迫使蒋介石下了暗杀史量才的决心。

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与妻儿等人由杭州回沪,在行驶至海宁附近翁家埠达闸口时,遭国民党特务枪击,不幸去世。

为纪念史量才,海宁县旱灾振(赈)济会于1935年11月在史量才被害处辟地50平方米建造园林,立碑两块,以资纪念。
园林建就,凡沪杭公路小汽车过境,乘客均下车过桥,凭吊瞻仰。
历史变迁,园林被毁。
两块石碑原物由盐官文物保护管理所收藏。

1996年9月,海宁市人民政府在盐官观潮胜地公园内迎宾门东侧重立,供人们凭吊瞻仰。

史量才先生纪念碑现位于浙江省海宁市盐官观潮景区观潮胜地公园内。
纪念碑由两块宽86厘米、高280厘米的石碑并列合成,一块上书‘史量才先生纪念碑’,左边为‘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海宁县旱灾振(赈)济会敬立’;另一块碑文由许祖谦(行彬)撰文,蒋方震(百里)书。

2000年3月,盐官景区观潮胜地公园被公布为嘉兴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史量才纪念碑包含在内。

2008年10月,被公布为海宁市文物保护点。

2013年8月26日海宁档案史志网《中共海宁党史纪事(1919~1949)》:“1934年11月13日 著名爱国人士、《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从杭州乘汽车返沪途中,在海宁县翁家埠大闸口,遭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54岁。
1935年11月 海宁县旱灾赈济会在翁家埠大闸口史量才遇害处,建造纪念园林,竖立石碑两块。

(六)《史量才先生纪念亭》

“史量才先生纪念碑”旁新建有“史量才纪念亭”。

2015年12月22日海宁档案史志网《史量才先生纪念亭》:

“史量才(1880-1934),名家修,祖籍江苏省江宁县。

1901年考入杭州蚕学馆学习。
毕业后于1904年在上海创办女子蚕桑学校,并与黄炎培等发起组织江苏学务总人。

1908年任《时报》主笔。
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江苏独立运动,后被先为江苏省议会议员。

1912年接办《申报》,任总经理。
从此,他抱着救国的理想,以办好《申报》作为终生事业,悉心经营,锐意改革,使《申报》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他的声望日益提高,财富也越来越多。

1931年,史量才在与宋庆龄、杨杏佛、陶行知等人士的频繁接触中,爱国思想得到进一步提高。

‘九一八’事变后,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颇为不满,他经营的《申报》不仅大力宣传抗日救国、反对妥协退让,而且成为反对内战,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要求实行民主的阵地。
蒋介石政府为控制上海舆论阵地,曾拉拢史量才,给他以“上海临时参议会议长”等荣名高位,但他坚持正义不为利用。

1934年11月13日下午3时,史量才携妻子、儿子、侄女等从杭州秋水山庄驱车返回上海途中,在沪杭公路海宁翁家埠大闸口处,遭到特务猛烈狙击而当场身亡,年仅56岁。

史量才是我国著名爱国人士,一生致力于、文化和慈善事业。

1934年,海宁全境遭受特大旱灾,八十多天不下雨,河塘干涸,田禾枯焦,灾情严重,家家无粮,户户断炊。
海宁成立了旱灾赈济委员会向各界筹措钱粮接济灾民。
并前往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求解决救灾事宜,但海宁请愿团却遭受到冷遇。

许行彬为此写了一封声讨国民党内政部甘乃光的公开信,此信在《申报》等报纸上刊登后,时任《申报》总经理的史量才看到这一消息,便设法找到海宁请愿轩,向海宁提供了一笔可观的救灾资助。

史量才遇难后,海宁县旱灾振(赈)济会在翁家埠史量才遇难处建造了一座占地50平方米的纪念园林。
由于历史的变革,纪念园林被毁。
两方花岗石石碑原物于近年失而复得,由于史量才生前对海宁有较深感情,并与潮乡文人学士有着不解之缘。

因此, 1996年9月,海宁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史量才,在盐官观潮胜地公园内新建‘史量才先生纪念亭’。

史量才先生纪念亭位于浙江省海宁市盐官观潮景区观潮胜地公园内内迎宾门东侧。
亭为六角形,占地面积约15平方米,高约3.8米。
亭子保存完好。

2000年3月,整个盐官景区观潮胜地公园被列为嘉兴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该亭是是其中之一。

(备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在此表示感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