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秦岭,中国南北的地理分界线,本是川陕蜀道难于上青天的天然屏障,却在我们先辈们的勤劳和智慧下,天堑变通途。山与山之间的秦岭北坡,西安长安界内,今天我们的警察故事从这里开始。
您没看错,这里就是如今距西安城南35公里的秦岭脚下沣峪口入山道路,它是北起内蒙古包头,南至广西南宁的210国道秦岭段的入口,从这里开始古时也被称为子午道。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万万没想到,当年他心惊胆战的虎口天险,如今却成为大西安老百姓的度假胜地。
作为地处内陆的西安,秦岭是老百姓节假日避暑游玩的第一选择,如今扎堆的农家乐和数不清的私家车改变着秦岭的生态状况,而顺着这忙中有序的隔离墩,我们也找到了今天的主人公。

赵鸿,标准的70后,沉稳但又不失干练。白色的大盖帽让他的身份暴露了,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长安大队秦岭中队中队长,秦岭中队交警叔叔们领头羊就是他。
下午18时许,赵鸿正在和同事们一起为秦岭出山口疏导交通。他介绍,周末的沣峪口,最高峰能有2万辆私家车途经进山,平时也会达到5、6千辆,按一辆车5人游玩来算,周末的秦岭山中就会有约10万人在休闲消费,交通压力和安全隐患可想而知。
这个呈三角阵型的隔离墩群,是赵鸿上个月才想出的高招。他说,由于秦岭山中道路狭窄车速缓慢,当车流量大的时候,沣峪口这个出山口就成为车流回城滞涨的最大难点。以前,他们全班民警周末加班维持秩序,要进行到次日凌晨1点,才能目送老百姓的车辆安全有序出山。自从在出山口使用了这个导航隔离墩,借用进山的车道形成分流,晚上11点钟,群众的车辆基本就可以离开山口了。“哎,1点提前到11点休息,我们觉得还挺幸福的。”赵鸿笑的很苦但也很自豪。
晚上七点钟,天色慢慢暗下来。川流不息的车辆已经从出山口排到了山里。民警赵龙正在努力的让车流能按照秩序走快些。“大部分司机都是很守规矩的,但是也有加塞逆行的,就会造成双向拥堵,这在山路非常危险必须避免。”赵龙一边吹哨子一边打着手势。“看今天这车的数量,又得到深夜了。”小伙子腰间的手机一直在响,赵龙关掉了好几次,看着他头上的汗珠和眼里无奈的表情,似乎猜到电话是谁打来的了。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210国道秦岭段本身就“危机四伏”。平日交通警察都要严加监管,而节假日成千上万的人流和车辆,一字排开在山崖间缓慢行进,用赵鸿的话就是“操碎了心”。
这不,晚上九点了,天马上黑透了,民警王立军骑着警用摩托朝山里深处驶去。“二道桥堵了,似乎有事故,我们得过去疏导。”王立军所说的二道桥是210国道969公里处三回弯口,坡度大,弯道急,车辆稍有不慎或者加塞,便会造成整个路段的拥堵,群众要出山就不知道到几点了。
黑夜里,二道桥的车流尾灯映红了山谷,好像一串火焰马上要点燃天空一般。“堵车一定要看几个关键路段的全景情况,我们一般是采取站在地势高的地方观察车灯,一旦路段车灯不动了就是有拥堵,我们要立刻赶到。”山里的出警路段和城里不一样,几个堵点都距离较远,赶到二道桥,已经将近夜里10点钟,车流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
经过指挥和疏导,车流速度渐渐加快起来,趴在车载天窗的几个小孩子大声的欢呼起来“终于能回家了!
”。车里的群众不时投过来感谢的目光,是啊,这么晚在黑暗中和悬崖边上堵着,谁不焦急谁不想早点回家睡觉呢?晚上十点半,静静的看着又动起来的车辆,王立军深深的舒了口气,但他也知道这里动了,山口那边自己的同事又要开始忙了。
望着摩托红色的尾灯和远去的车流,
第二天一大早,睡眼惺忪的交警们爬起来继续开始工作,但疲惫仍然难以消退。用他们的话说,这叫“周末恐惧症”,平日里几千辆车在山间的交通维护与几十公里的巡查已经很辛苦,一旦到了周末和节假日,几万辆车一拥而入,头感觉要炸开了一般。“都是人嘛,谁不想周末和家人一起休息。不过时间长了也都习惯了。”
这张照片是悄悄拍摄的,昨天值夜班的小伙子带着眼罩刚刚进入梦乡,山脚下的强光不得不让眼罩成了他们的必备品。赵鸿介绍,为了确保210国道安全畅通,入山口的沣峪口位置建立了安全检查服务站,24小时值守,4班3运转。省政府“7座以上客车22时至次日6时禁止在三级以下山区道路运行”的规定,就是靠他们中队检查站来执行完成,夜间的任务也相当繁重。
检查站的二楼宿舍,简陋而干净。刚洗的警服挂在窗边,里面是正在熟睡的民警。除了位于大山中的秦岭中队队址,这个检查站算是民警的第二个家了。
检查站的一楼,民警正在观察视频监控,更完整的了解每天每个时段的辖区交通状况。在这里,210国道秦岭段所有的交通违法现象都无从遁形。
早晨交通检查站的外景,赵鸿和同事耿举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每天六点交班,新一班民警开始工作,这山口不能一刻无交警,否则安全就有了断档。”
民警耿举在认真的检查小面包客车的相关证件和营运资质。“七座以上客车都会仔细检查,尤其是这类小面包车,低价格使它成为很多学生和老人进山的首选交通工具,所以我们都会对车况和驾驶员营运资质严格把关,不让黑车钻空子。”
每天进山的大客车也有几百辆,几十名游客的生命安全就全部寄托在这辆铁皮罐头和司机手握的方向盘上。赵鸿每辆大客车都会一丝不苟的“问旅客、查司机、看标示”三部曲,“问旅客”是缓解警察检查车辆群众焦急等待的心情,实际上是在看有没有超载。“查司机和看标示”是在检查司机和车辆是否合格达标。赵鸿下车的时候,满车的旅客响起了掌声。“一般来说,旅客都对我们工作很支持。”赵鸿笑了笑。
宁陕县广货街中队中队长吴义华这时赶到沣峪口检查站,原来作为“你在南头我在北头”的常年合作单位,广货街中队和秦岭中队建立了长效联动机制共同维护210国道秦岭段的整段安全。早晨在宁陕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肇事司机以有急事为名离开现场开回了西安段,谁知被早已得到信息的沣峪口检查站秦岭中队拦个正着。吴义华中队长和赵鸿交接了手续,准备把司机带回宁陕处理。
“虽然隔着40公里,我俩熟透了。”吴义华冲赵鸿笑着。冬天的大车防护和夏天的小车事故我俩都互通有无,配合默契。”
送走了宁陕的同事,进入一天的巡查时间。秦岭中队管辖距离是210国道秦岭段41.5公里,起点是沣峪口进山964公里,终点是与宁陕交界的1006公里处。道路一侧是秦岭,一侧是沣河河道。共有急弯230处,易落石、滑坡段8处,深冬的“大雪封山”尤为危险。赵鸿说:十年前,这条路大货车和大客车较多,事故也多。而当2006年西汉高速修好后,便逐渐成为私家车的天地,他们的安全任务也就随之改变,但繁忙程度有增无减。
民警张燕飞把车停在了距丰裕口1.5公里处。“龙潭戏水是进山的第一个景点,这里是游客的第一个选择,但因为道路狭窄,游客车辆有上有下,再加上一些外地游客停车的犹豫不决,这个地点极易堵塞或者发生事故。”张燕飞指了指前方,“还有不远处的净业寺,它是中国佛教律宗祖庭,游客很多,但停车成了老大难问题。我们加强疏导之外,还协调当地村民在道路旁平缓处建立了停车场,也建议游客们能够规范停靠在停车场在上山。”
在崎岖的山路上,赵鸿忽然指了指路边的一个石碑:“这是1999年,8.21事故的纪念碑。当时一辆大客车从悬崖翻了下去,22人死亡。这里原来属于郭杜中队管理,但辖区太大,出警距离、时间和警力完全不匹配。也因此,西安市公安局开始筹备组建专门管理秦岭山中41.5公里国道的秦岭中队。2000年6月,我们的秦岭中队诞生了。”自此,山里有了名正言顺的导航,事故也是连年下降。
黑沟桥,听着名字就让人毛骨悚然。这个桥面弯道很急且路面两侧一高一低,对于大车简直就是杀手路段,以前一年就要发生三四次重特大事故。“我们在山顶两侧设立了警示牌以及降温浇水点,同时还在这一带连续设立了五块安全宣传牌以及防撞安全轮胎,这里的事故从此逐年减少直到现在的销声匿迹。”赵鸿在秦岭中队呆了10年,对整个41.5公里路段的急难险阻如数家珍,摸着黑沟桥边上的轮胎,他也长呼了一口气。
进入秦岭腹地后,因为山道旁的沣河河水水位渐长,很多自驾游的旅客便把车停靠在路边开始戏水和休憩,但殊不知这是山中的大忌,山路两旁坚决禁止停车。“贴违法单是最简单的办法,但贴了单子,群众就更不走了,所以我们普遍采取劝阻和教育的方式。目的还是减少山道路侧停车,降低事故发生几率。”赵鸿拿起手台开始向下车戏水的群众进行教育和劝离,大部分群众立刻开离了现场。“一定要告诉群众附近的停车场在哪里,否则还会停回来。”赵鸿补充说。
终于来到位于210国道喂子坪的秦岭中队队址,简朴但齐整的小楼在整个210国道两旁的村庄和农家乐里显得庄重而独特。“2005年对这里进行了装修,给民警安装了暖气,食堂也进行了改善,毕竟这是民警在山里工作生活的大本营啊。”
秦岭中队最应该来的就是它的荣誉室。虽然地处偏僻,但秦岭中队的确是一个有优秀传承的队伍,第一任中队长陈建中2001年因公殉职,被公安部追授为二级英模。第二任中队长刘亚民在2002年冒着山洪抢救山民,荣立一等功。而被大众所广为知晓的2006年因病殉职的第三任中队长乔明友,他的工作牌依然屹立在这里,让人唏嘘不已。
被锦旗和奖状包围的秦岭中队现任中队长赵鸿面色凝重,10年,他的青春在这里陪伴着乔明友的光辉事迹和共同奋战的同事们,他也从小伙子成长为了秦岭交警的领头羊。压力?赵鸿摇了摇头,带好这群山里的小伙子,把秦岭这条路看好,别出事故,比啥都强!
午餐时间,今天是厨师嫂子做的烩麻食,也算关中比较典型的面食,一人一大碗,三下五除二“咥”完,张燕飞起身说他还有个任务。
这个任务就是“灌水”。原来是秦岭中队的饮用水主要依靠房子背后的一个蓄水池,但这个蓄水池时长不能用,夏天干旱水不够,下暴雨了水又变得浑浊无法饮用,冬天水管冻裂,蓄水池干脆闹起了罢工。而最终选择的最好办法,就是到中队五公里外的村民家里“灌水”,一次灌四桶,足够大家喝水吃饭使用一到两天,周年复始。
说起山里的交警队,对于村民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2002年,长安县撤县改区,喂子坪乡也被撤销,政府机构搬到了山外的滦镇,秦岭中队便成了210国道长安沿线6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唯一政府部门。村民的任何困难,第一时间都想到的是这些穿着警服、戴着白帽子的交警。“是警察就要管我们的事,我们不懂交警还是啥民警。”这句话是村民最朴实安全需求的缩影。搭个顺风车、调解个邻里矛盾、组织村民清除滑坡的石头都是秦岭中队司空见惯的工作。
正在“灌水”,张燕飞和耿举被一旁的村民叫住求助,原来是来参加庙会的外地人的旅游客车被当地村民的车挡住了,为此发生了口角。辖区派出所要1个小时才能到现场,而这里却没有电话信号报警。张燕飞和耿举便一边缓和村民情绪,一边询问当事人准备带回中队处理并联系派出所赶来。
继续巡查的路上,碰到了一位体力不支落单的自行车爱好者,赵鸿说:“骑车进山的游客现在越来越多,但弯急坡陡,骑自行车很危险,尤其是不佩戴头盔、护膝的游客我们一定会劝阻教育。”随后赵鸿询问了这位老者的状况,进行了前方路段的提示,叮嘱他一定不要急刹车、速度要慢。
穿越秦岭,穿越美丽的阔叶林、针叶林杂交带以及黄河长江分水岭,我们来到秦岭中队的辖区尽头,西安宁陕界。从沣峪口至此,全程行驶需要2个多小时,而这里是秦岭中队每天必须巡逻到的地界。
“和板房子一样,守土有责。”赵鸿说。
秦岭中队采访之旅到此结束,警车映衬着“平安大道”的标识牌格外醒目。
平安大道是什么?他不是一条简单的柏油马路,而是游客行驶安全的全面体验、周末度假路况的周到服务和遇到急难险阻的一整套解决方案。秦岭中队,2个正式民警,3个参公人员,9个合同辅警,平均30岁,让“平安”可以自豪的挂到路边,让“平安”可以自由的回荡在山谷里,让“平安”可以长久的留在群众的心坎上。
赵鸿说:“交通警察,不就是干这个的嘛!
”
最后,补两张花絮。
艰苦中散发着浪漫,朴素中透露着孤单。这是秦岭中队队址院子里,赵鸿专门给民警们新建的摇椅,想让这些年轻人有更多休憩调整的地方,但坐在这里乘凉,其实是一种奢望。
一张秦岭中队的全家福,记住这些小伙子,当您在秦岭中潇洒的游玩的时候,当您和家里在凉爽的大山里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您的平安之路就是他们在导航!
(文/常征 摄影/赵熠、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