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嵩山东麓伏羲山下、溱洧河畔的新密,是华夏文明之源、山川密境之城,也是《诗经》中《郑风》《桧风》的产生地。
然而,在今年“7·20’’特大暴雨中,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小城遭到了持续强降雨的袭击,电网设施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严重扰乱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
大灾之后是抢险,抢险之后是重建。随着冬季的到来,国网新密市供电公司把灾后重建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今年年底前恢复至灾前水平,为群众的美好生活充电赋能,为助推“强富美”现代化新密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牛店供电所所长王展带领员工进行抢修)
【一】暴雨之大、灾情之重,历史罕见,一道道难题摆在了供电人面前
[刘鹏伟(左一)来到米村新庄苑,查看地下配电设施]
“你们又来了,辛苦啦!
”11月24日下午3点半,国网新密市供电公司米村供电所副所长刘鹏伟等人再一次来到米村新庄苑,为该小区的灾后重建工作做最后的准备,不少群众对他们的到来报以热情的欢呼。
米村新庄苑共有15栋楼、1190户居民,在用电梯40部。在“7·20”暴雨中,位于小区地下的29个高低压配电柜,5台变压器被完全淹没,绝大部分居民遭遇长时间停电。与此同时,为该小区供电的沿河岸的1.2公里10千伏线路被彻底冲毁,22根电线杆被洪水冲断,甚至不见了踪影。
(米村新庄苑内的临时供电设施)
一时间,小区停水停电,40部电梯全部停运,高层用户无法上下楼,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米村新庄苑的遭遇,只是新密供电设施受灾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受“7·20”特大暴雨灾害影响,新密境内共造成1座110千伏变电站停运,5条35千伏线路、80余条公用主干线路、96个行政村停电,倒杆断杆3000余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
暴雨之大、灾情之重,历史罕见。雨情汛情之急、排涝护网之险、抢险任务之重、组织保障之难……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灾情,一道道难题摆在了新密供电人面前。
【二】面对问题、困难和挑战,他们选择了“与洪水角力、与时间赛跑”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问题如此棘手,困难如此之多,挑战如此之大,新密供电做出了坚定的选择:与洪水角力、与时间赛跑。
新密供电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以总经理、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抢险救灾指挥领导小组及工作组、制定防汛救灾工作方案、协调人力、物资等抢险要素,构建起电力防汛的“铜墙铁壁”,筑牢了抢险救灾的“全民防线”,为打赢抢修复电攻坚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分昼夜抢修,只为群众早日用上电)
“根据新密电网受灾情况,我们开展领导包所,协调处理18个供电所存在的各类问题,特事特办,现场解决。 ”新密供电公司总经理杨凤民说,他们按照“先城区后镇区、先主干后分支、先人口集中后零星、先易后难”的通电原则进行抢修,以最快速度恢复政府机关、防汛指挥机构、重要工商业、重要用户、群众的正常用电。而在具体抢修中,他们不分资产归属一并抢修,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责任扛在肩上,努力践行央企的责任担当,让广大群众和相关单位深受感动。
(抢修现场)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7月22日,新密城区基本恢复通电。7月23日,各乡镇政府等重点单位及设施基本恢复通电。7月29日,除米村、袁庄、尖山14个行政村4680户未恢复通电外,其余290个行政村全部恢复通电,通电户数占比98%。8月3日,新密境内304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电,夺取了此次抗洪抢险保供电战役的全面胜利。
(全力抢修保供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暴雨和抗汛抢险期间,新密市供电公司始终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没有发生任何人身触电事件,全力保障了新密地区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
【三】年底前恢复至灾前状态,为美好生活“充电赋能”确保温暖度冬
大灾之后,是千辛万苦的抢险。抢险之后,又是连续作战的重建。 早在8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郑州主持召开灾后恢复重建专题会议,就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对中央驻豫企业做好本领域本行业重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河南省电力公司制定了总投资294亿元、分两个阶段实施的电网灾后恢复重建方案。而郑州供电公司也研究确定了灾后重建综合计划项目以及各类资金支出事项需求。
(抢修结束,立即投入灾后重建)
新密市供电公司在上级部门的统筹安排下,也迅速投入到灾后重建的工作中。“灾后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必须厘清方向、明确任务,各部门、各单位要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注意项目实施的有序性和均衡性,对于能开工、应开工的要不等不靠、尽早开工、加快实施,恢复配网的供电能力,提升供电可靠性。”新密市供电公司总经理杨凤民说。
(加快灾后重建,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在具体工作中,对于排查出的156项临时供电隐患,新密市供电公司制定专项抢修治理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新密市创明电力工程安装有限公司,在打好抗洪抢险保供电的突击战、攻坚战之后,又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重建共计100余项单项工程,新建改造各电压等级线路180余千米。充分展现了“顶梁柱、顶得住”的责任担当,赢得了新密市委市政府、新密市供电公司和广大群众的赞誉。
新密市供电公司总经理杨凤民表示,公司将高质量完成电网灾后重建工作,于今年年底前恢复至灾前状态,确保群众温暖过冬,为美好生活充电赋能,为助推“强富美”现代化新密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四】用实际行动诠释“平时看出来,困难时站出来,危急时豁出来”
关山千万重,山高人为峰。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 在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全公司44个基层党组织把各项工作开展在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党员服务队以热血赴使命、行动践承诺,领导干部以“向我看、跟我干”的气概,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让党旗在抢修现场高高飘扬,让党徽在工作现场闪闪发光。
(每一个抢修现场,党员都是主力军)
位于新密最西侧的牛店镇,与登封市相邻,由于地势较低,北边的尖山风景区、米村镇的洪水,集中涌入牛店镇。而最怕的就是大风和降雨,因为此地是煤矿沉陷区,上世纪发展高峰时期,仅牛店就有大大小小的煤矿上千家。
“7·20”暴雨那天,牛店供电所所长王展就在单位值班。“我们有规定,只要出现恶劣天气,就得加强值班。”其实,早在7月19日晚上,牛店境内的支线就出现了险情,但不具备抢修条件。20日上午,由于雨势较大,线路陆续被动或主动停运。而到了20日晚上,所有线路全部停电。
(下庄河村桥梁坍塌,道路冲毁,用吊车运送抢修人员)
“急、急、急”最能代表王展当时的状态。这是因为,停电区域小,大家还不慌,而全域停电后,群众就慌了。在做好解释工作、安抚群众情绪的同时,身为共产党员的王展组织带领31名员工,不分昼夜开展抢修。下庄河村因桥梁坍塌、道路冲毁,不具备抢修条件,他们就徒步进入现场,设法利用吊车输送人员、物资开展抢修工作。经过5天的日夜奋战,25个行政村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群众拍手称快。
平时看出来,困难时站出来,危急时豁出来。“穿着这身衣服,就不能说辛苦。身为共产党员,就得往前冲。”抢修期间12天没有回家的王展,说出了新密市供电公司所有党员的心声。
(党建引领,确保灾后重建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