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舞动的寨英滚龙 摄影/彭浩
贵州松桃寨英滚龙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因舞动时龙身翻滚幅度大,形似滚轮,故名“滚龙”。滚龙是吉祥的象征,每年正月初六至十五,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镇都要舞滚龙,代代沿袭,流传至今。2003年3月,寨英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滚龙艺术之乡”。
2023-2024年,我组织了贵州师大摄影专业五位毕业生两次走进松桃县寨英镇兴家庄村,记录松桃寨英滚龙的设计、扎制、训练、起龙、滚龙、串寨、拜年、庆祝、送灯等场景。我们把这次拍摄定名为《龙年寻龙记》。
![人文贵州·时光峰峦 | 六百年滚龙传承记录(峰峦传承人文时光记录) 汽修知识 人文贵州·时光峰峦 | 六百年滚龙传承记录(峰峦传承人文时光记录) 汽修知识](http://www.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7/20240722001052172157825273358.jpeg)
寨英镇兴家庄村坐落在松桃县梵净山东麓,距松桃县城70公里,距寨英镇12公里,是一个高山上的偏远山村,村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贵州师大13级摄影专业毕业生吴林清的家就在兴家庄村,他在北京工作五年后回到贵阳,现在已是贵州商业修图团队的首席老师,我们来到村里拍摄也是受到他和兴家庄村委会的热情邀请。
正月十三,寨英滚龙文化艺术节现场 无人机摄影/邹明松
几百年滚龙文化历史,造就了寨英滚龙文化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寨英滚龙编扎艺人不断传承。
兴家庄村的春节滚龙历史悠久,是寨英滚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村民吴正碧是家传的滚龙扎龙传承人,他从小就开始学习扎龙,是远近闻名的滚龙编扎制作手艺人。吴正碧已年过花甲,但他们对滚龙技艺十分酷爱,编扎滚龙龙头已有五十余年。每年邻近村寨也会向吴正碧订制滚龙龙头用于春节使用,这个阶段他天天加班加点,制作各村滚龙的龙头。吴正碧现在有四个徒弟,都是本村的年轻人(修图师吴林清、矿井爆破员向华军、塔式光伏安装工吴敏、室内装修师吴黔顺)。平时他们都外出打工,春节回家就来向吴正碧学习编扎滚龙的技艺。
寨英滚龙传承人吴正碧正在介绍扎龙工艺 摄影/彭浩
工作中的扎龙人吴正碧 摄影/张亚空
村里的年轻人吴林清、向华军、吴黔顺正在跟吴正碧师父学习扎龙 摄影/彭浩
吴正碧指导徒弟向华军制作滚龙龙头 摄影/彭浩
扎龙工艺精湛,注重每一个细节 摄影/张亚空
村民吴通委正在上胶走线 摄影/彭浩
扎好的龙眼 摄影/张亚空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寨英镇都会举办规模盛大的滚龙艺术节,周边县市数万群众如约而至,一同感受中华龙文化及新春闹元宵的氛围。
这天清晨,村民们开始准备滚龙出龙。先将龙头运到村里的广场,龙头和龙身相结,再把灯光与发电机安装好,滚龙就正式完成了。滚龙出龙前先做祭祀,贴符、敬酒、燃纸烛、念请龙咒语等。
清晨,滚龙负责人吴通作准备做起龙祭祀 摄影/戴僖
上午七点四十,村民将做好的龙头拿出来和龙身相接 摄影/彭浩
制作好的龙身上安装灯具 摄影/张亚空
做好的滚龙安放在村里四百年的古树下 摄影/彭浩
村民向功政 、吴通委拿上龙头准备起龙 摄影/彭浩
制作好的灯牌和龙珠也将安放在祖屋 摄影/彭浩
两条滚龙安静的放在村里的路旁 摄影/彭浩
正在小学球场上车的滚龙 摄影/彭浩
在村里上车的滚龙 摄影/彭浩
兴家庄村的滚龙即将出发 摄影/陈治豪
滚龙装车后前往寨英古镇 摄影/邹明松
滚龙下车后开始舞动 摄影/彭浩
兴家庄村的滚龙舞过寨英古镇 摄影/邹明松
各村的滚龙汇聚寨英古镇 摄影/邹明松
龙灯齐聚人潮涌动的寨英古镇 摄影/邹明松
龙灯舞过寨英古街 摄影/邹明松
每年正月十三,来自全球的摄影师和游客都会来拍摄体验 摄影/张亚空
曾在北京工作的修图师吴林清舞动龙头 摄影/彭浩
兴家庄村滚龙队的鼓乐队 摄影/邹明松
滚龙文化艺术节现场 摄影/彭浩
滚龙文化艺术节现场 摄影/彭浩
在河里展演的滚龙 摄影/彭浩
古镇万寿宫前的展演 摄影/彭浩
在古镇河边的展演 摄影/彭浩
古镇河边展演 摄影/戴僖
古镇城墙展演的滚龙 摄影/张亚空
夜已来临,晚上的滚龙,红的黄的绿的,一条条龙,通明透亮,四周烟火在夜空中闪烁不歇。“三跌铳”和锣、钵、钗、鼓、号的鸣响,既有“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绝妙夜景,又有“山呼海啸”般的磅礴气势,热闹欢腾。龙是人们最崇拜的吉祥物,舞滚龙是这里的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祥和安宁、丰衣足食的一项重要民间民俗文化活动。
天色渐暗,准备表演的滚龙队 摄影/彭浩
滚龙起舞,龙灯成为亮点 摄影/彭浩
舞动滚龙的兴家庄村年轻人 摄影/张亚空
村民吴敏正在舞动滚龙 摄影/张亚空
兴家庄村滚龙队的年轻人们 摄影/彭浩
街道上游动的滚龙队 摄影/彭浩
寨英镇的居民带着孩子参加活动滚龙 摄影/彭浩
在寨英人心目中,滚龙是吉祥万能的象征,它不仅能祛除各种魔障,确保一方安宁,而且能行云布雨,赢得五谷丰收,是寨英人祥和安宁、足食丰衣的保障。
各村寨滚龙表演完后,会在镇里的各条街道给商铺和居民拜年。主持人念送吉祥话,祝福每家每户安康幸福、生意兴隆、阖家吉祥。滚龙队队员随着主持人的话语随声附和,现场热闹非凡,年味十足。
给各商户和居民家拜年的滚龙 摄影/彭浩村里年轻人附和气氛“好”热情高涨 摄影/彭浩村民吴通会带领滚龙队给街上商铺拜年 摄影/彭浩商铺老板正准备红包给滚龙队 摄影/彭浩
从正月初六开始,寨英镇各村就用滚龙串寨作为过年的重要活动,滚龙串寨就是村寨之间发出邀请,将滚龙运到被邀请的村里共同舞动交流,本村的滚龙也一起在村里展演。表演结束后,滚龙队会到各家拜年祈福,祝福村民幸福吉祥,阖家安康。每到一家滚龙祈福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烟花冲天,小山村有了足足的年味。
串寨的三条滚龙聚首 摄影/彭浩
正月十四,兴家庄村迎来串寨的滚龙队 摄影/彭浩
串寨的滚龙队和本村滚龙聚集在小学展演 摄影/王子源
正在游村串寨的滚龙队 摄影/邹明松
滚龙队走在乡村路上 摄影/彭浩
主人家招待滚龙队喝酒 摄影/彭浩
串寨结束,准备离开的滚龙队 摄影/彭浩
正月十五为散灯日,意味着中国最隆重,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春节就要结束,滚龙活动也即将结束。村里各家早早的就吃晚饭,下午五点,天还亮着,滚龙队舞动着滚龙前往村边的龙洞河。在这里,村民会把龙拆成骨架。当年做的龙头保留,上一年的龙头和当年的龙骨架及龙身布放在河边。
天色渐暗,将滚龙焚毁,称“龙归大海”。村民们在滚龙燃烧时,跳过大火,寓意驱邪除魔,健康吉祥。
村民向功政将去年的龙头拿出来准备去焚毁 摄影/彭浩
将滚龙龙骨拆开 摄影/彭浩
两位村民正在准备焚烧龙身与龙头 摄影/彭浩
滚龙编扎传承人吴正碧和儿子吴敏、堂孙吴楷拿着今年做的龙头合影 ,龙头将再存放一年 摄影/彭浩
点火焚烧滚龙 摄影/彭浩
龙头见证大火焚龙 摄影/邹明松
火越来越大,村民们跳火保平安 摄影/彭浩
村民吴林清拿着龙头跃 摄影/邹明松
龙洞河边拿着龙头思考的年轻人吴楷 摄影/彭浩
近几年来,村里参与滚龙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借此既可加强全村的凝聚力,又可为村里外出务工者在回乡过年时,利用为其创造相聚的机会,来交流一年来在外积累的经验,交换所掌握信息,加深相互间兄弟般感情。这样增添了春节的气氛,也是寨英镇一带滚龙灯风俗至今长盛不衰的根源所在。
兴家庄村滚龙队合影 摄影/邹明松
俯瞰兴家庄村 无人机摄影/邹明松
文 / 彭浩
图 / 彭浩 王子源 张亚空 邹明松 戴僖 陈治豪
校对/杨蕾
一审/廖迅
二审/夏进
三审/吴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