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植物的距离听大美彭州的种花之道

四季轮回

花开似锦

人与植物的距离听大美彭州的种花之道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装点着彭州的春夏秋冬

这里逐渐成为人们诗意回归的故乡

发现公园城市的种花之道

一个个新场景都在传递着

立体山水公园城市的美学与自然

这些交织在一起的生活场景

就是彭州最动人的乐章

“花样百出”的四时之景

近年来,彭州路边的“花样百出”,其植物种类多到大多数人都叫不出名字。
哪怕是在彭州生活了多年的土著,也不敢完全肯定,只能猜测:“这个好像叫粉黛子,老网红植物了,这两年老在路边看到。
”拿出手机拍花识图,才发现石阶和草坪相连处的粉色草丛叫“花烟草”。

在彭州市区路口的小游园和街边的绿化带总能看见彭州人头顶着太阳,穿梭于草甸之间、弯腰拍植物也乐此不疲。
科学、艺术的花境营造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植物景观,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生态体现,推动了美学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也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在牡丹大道沿线的近地景观中,龙舌兰与石块、白沙粝融合在一起,打造出更精致的景观。
一旁的迷迭香和佛甲草带着深绿色生长成低矮的一丛,和龙舌兰的颜色相互呼应。
鹤望兰属于花丛中生长得较高的植物,兰花细长的叶片和待开花苞让景观结构更加紧凑,也带着一种野生的自然感。

和传统景观最大的不同,花境不是短暂的装饰,而是区分季节、长期性、自循环的植被群。
在设计花境时,设计师会根据场地的光照、水分等立地条件,将景观分为阳生花甸、阴生花甸、湿生花甸,每个区域呈现出的生态特征也各不相同,注意美感的同时还要平衡生态性。

花境,这种审美方式和传统造园技艺也高度契合,古人将园林看做一个真实的自然境域,其意境随着时间而演替变化,由时序更迭创造的经过变化,被称为“季相”。

在不能回归山林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彭州的花境中遇见四时之景。
“每一处花境,都根据场地的光照、水分等立地条件,分为阳生花甸、阴生花甸、湿生花甸。
分区植栽让植物景观具有近乎天然的层次。

“可进入”的花花世界

花境的出现,就代表着让这座城市的人与植物的相处距离又拉近了一步。

设计师在设计城市植物景观时,会考虑更多关于“可进入”的问题。
每条弯曲的步道都通达不同的花境,可以看、可以闻、可以坐在一株小花旁边,才是彭州这座立体山水公园城市的种花之道。

在官渠郊野公园约4000平方米的阳生花甸,春夏之季,红色天竺葵、中华木绣球、迷迭香、天堂年、百子莲、鸳鸯茉莉、鼠尾草、狐尾天门冬、蓝雪花等植物成片地彼此连接交错、蔓延,远看之下花草以点状的笔触描绘着这座城市的风景。

位于龙门山脉中南段的蟠龙村花花世界,2019年在大众眼前惊喜亮相,共分为两期。
一期项目占地约7000平方米,拥有蓝鸟鼠尾草、西洋滨菊、百子莲、无尽夏等约100个品种。
二期项目占地约5500平方米,拥有美女樱、毛地黄、白晶菊、桑托斯马鞭草等约150个品种。

和植物亲密接触,也触发了彭州人的植物情结。
从古到今,彭州孕育出的艺术文化也离不开植物,都潜藏了彭州人对植物的爱意。
彭州园现有花木约二十余种,其中满天星、荷花、木春菊、铁脚海棠、杜鹃、栀子花等灌木类面积约1000平方米,梅花、紫薇、桂花、樱花、蓝花楹、风铃木等木类花植约200余株。

刻进DNA里的乡愁

除了五彩缤纷的花境,在彭州的大街小巷,最不乏的就是随意一瞥都能看到的绿化树。
每日两点一线的往返,看惯了满目的绿。
虽习以为常,却也在四季中常看常新。
彭州四季的斑斓色彩,大多来自行道树。
在四季中轮播变化的,不仅是行道树,更是彭州人的乡愁。

漫步彭州街头,马路边,墙头上,河道旁,总能看到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法桐。
它们四季常青,盘根错节,总让人过目难忘。
虬枝苍劲、饱经风霜的小叶榕,在彭州这座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中绝不罕见。

公园中细须长垂、冠大如盖的树之下,也总能看见人们坐在树下或纳凉闲聊。
无论是春夏绿意盎然的香樟、落英缤纷的樱花,还是秋冬无边落木的银杏、天竺桂,都承载了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对这座城市独有的回忆。
装点着这座城市的行道树木,也成为了彭州人刻进DNA里的乡愁。

彭州人对植物的好感

不只是因为他们日常所见的草木繁花更多

从傍竹而居、依花而憩

彭州人也更懂得和植物相处

这些植物才能肆意生长

深入街巷肌理

绘制出别有韵味的草木城池

期数:2786期

文:刘代萱 网络

图:张勇 乔刚 韩汶君 品鉴彭州

编辑:刘代萱 责编:龙洋 审核:冯艳丽 叶韬

★转载请标明来源,版权保护离不开你我的参与!

“品鉴彭州”微信征稿啦!

亲爱的小伙伴们,“品鉴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稿件啦!

投稿邮箱:2840955915@qq.com

主办:彭州市委宣传部

主编:王玉岩

副主编:叶韬 冯艳丽

责任编辑:梁丹 龙洋 刘倩

编辑: 孙小洁 刘代萱 邓茹月 魏悦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举报电话:028一68611355

你的每一个赞和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