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程师是怎么养成的浅谈日本工程师与国内工程师异同

在日本是没有工程监理这个职业的,因为这部分工作都是结构工程师负责的,也就是说工地绑扎钢筋,吊装,验收都会喊结构工程师过去看,如果出了问题是结构工程师需要负相关法律责任的。
考虑到图纸不清楚会造成后期现场施工问题,自己作为监理也是跑不掉的,就会使得结构工程师努力把图纸画细一些,将问题解决在设计阶段。
所以,结构图纸相对于国内会更严谨些。

2、在日本,结构工程师做设计先手算,然后软件复核。

对于每一类结构,日本都有相应的计算“手顺”,告诉设计师每一步怎么算,从老工程师到年轻的工程师都习惯用手顺先自己算一遍,最后再用计算软件对手算结果进行复核。
对他们而言,计算软件仅是辅助工具,如果不经过遍手算,心里总是没底。
这对于结构工程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比较高,不像我们国内做设计,基本上都是软件出图。

日本工程师是怎么养成的浅谈日本工程师与国内工程师异同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3、专业设置和学制不同。

日本和我们的教育方法是不一样的。
他们本科时建筑和结构是不分专业在一起学习的,前三年都是一起上课,绘画、建筑史、力学等都要学,到了大三再选择结构方向还是建筑方向,据日本小哥说结构方向还更加热门一些。
而桥梁、地下等属于土木工程师,一开始就和结构工程师不是一个专业。

4、执业要求不同。

在日本如果你要考注册结构工程师之前,你首先得通过注册建筑师考试。
对你没看错,也就是说注册结构工程师都是注册建筑师。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所以说幸福感都是比较出来的。

5、对方案要求不同。

一个25米跨度的屋面的方案汇报和讨论,在方案阶段会有几个甚至十几个来回。
也就是说会有上百个方案模型的计算量,这在国内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6、勘察设计费用所在比例不同。

日本的总设计费大概是总造价的10%到15%,而其中结构设计的费用占总设计费的15%。
大概是每平方米设计费600多元人民币。
我国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规定是工程总造价5%,相信大多数工程大家都还收不到5%。
平常一个厂房项目一平米设计费20块钱,相信好多单位都想做。

大家一定会想:为啥他们做得细做得好,他们也不是三头六臂,说到底还是因为时间长收费高。
可是为什么他们设计市场的环境好呢?说到底是由于收费低所以我们的工作越做越粗,还是我们工作越做越简化所以越来越不值钱?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所有从业者深思的一个问题。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