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盆景拔尖人才探访岭南名家名园第一站东莞真趣园

撰文:钟思阳

岁末甫至,远客南行,12月23日,一众来自水边高地,花木盆景之乡如皋,怀抱梦想的盆景界青年才俊顶着严寒踏上了南国广东之行。
如皋的盆景历史悠久,“云头雨足美人腰,左顾右盼两弯半”的如派盆景享誉全国,如皋的盆景产业化建设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如皋市花木盆景产业转型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组织盆景拔尖人才前往广东等地交流考察,以借鉴先进经验,开拓视野,寻求合作。
广东园林学会盆景赏石专业委员会(下称专委会)全程负责本次如皋赴粤考察团的所有交流项目。

如皋盆景拔尖人才探访岭南名家名园第一站东莞真趣园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几天,寒潮来袭,广东地区气温骤降,然而,这并没有阻挡如皋盆景拔尖人才交流考察团的脚步。
从12月23日至26日的四天时间里将到访番禺,顺德,中山,东莞的七处盆景名家大师盆景园,并深入了解珠三角盆景产业的发展情况。
与当地的从业者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技能交流,学习岭南盆景的制作技巧和养护方法,与当地的盆景爱好者建立长久的联络机制,彼此互相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共同探讨盆景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本次系列活动不仅是一次技艺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更是如皋广东两地盆景产业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体现。

考察团一行一下飞机随即乘车直奔赴粤考察交流的七个大师盆景园中的第一站——东莞真趣园。
作为中国海岛罗汉松科研基地的东莞真趣园,占地90多亩,园主是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入选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年杰出人物志,中国海岛真趣罗汉松之父——黎德坚先生。

真趣园环境优美,湖光秀色,奇松怪石相映成趣。
园内有各种野生驯化及人工培育的海岛罗汉松超过一万多株,造型奇特,千姿百态,棵棵珍品,价值不菲,值得一看。
其中一棵树龄超过五百年,价值千万的海岛罗汉松是其镇园之宝。

本次如皋盆景拔尖人才赴粤考察交流团,是在前几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和专委会联合组织的广东省农业经理人(花木盆景)班连续4年到江苏如皋考察学习的延续和升华,其中多位如皋盆景拔尖人才(王建、袁杨梦秋、朱登峰、毛小兵、李小军等曾与广东学员同台竞技,此次来粤交流是为更深层次地探索今后不同流派之间的合作和技艺融合。

下午1点多,考察团一行提前来到真趣园,黎德坚大师,真趣园总经理黎炽雄,董事长助理张秀琼及先期抵达的本期活动广东领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钟思阳等已早早在园中等候。
一行人甫一进园,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他们顾不上舟车劳顿,顾不上品尝主人早早为他们准备的点心热茶,就迫不及待去观摩满园的奇桩异木。
黎大师热情相迎并亲自带领大家游园赏树。

今天宾主交流甚欢,双方人员兴致高涨。
下午三点,活动正式开始,由专委会秘书长劳辉主持全部议程,其中活动重头戏是由黎大师进行教学创作示范,来访人员在专委会多位老师的指导下,经过40分钟,完成了第一阶梯的创作,这是如皋拔尖人才赴粤学习交出的第一份作业。

最后由黎德坚老师,专委会罗坤明老师,谢荣耀老师分别对三位作者的作品进行综合点评。

活动花絮

树龄五百多年,价值千万的海岛罗汉松《盛世腾龙》。

罗汉松四季长青,作为家居绿植的第一旺财风水树,其在民间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得人们所喜爱。
近年来,业界对罗汉松的研究、培植、改良也是方兴未艾。

作为用作盆景素材的盆树,其根、干、枝、叶有相应的要求,其中叶形叶色及大小都很讲究。
无论什么树种,叶子当然都是越小越好。
用作盆景素材的罗汉松也是一样,其实并不是所有罗汉松都适合做盆景,因为大多数原生罗汉松叶子过大过长,同时不能象南方的其他杂木类树种可以通过脱衣换锦来展示其美感,同时因其花果无欣赏价值,故观叶是其展示魅力的重要一环。

说到观叶这一点,在罗汉松家族中,叶色最丰富的品种当属彩叶海岛罗汉松了,海岛罗汉松从抽芽到成叶,颜色变化非常丰富,但原生海岛罗汉松叶子多是偏大偏长,经人工改良后的各种彩叶罗汉松叶片变得短小而密,其中品种最稳定的当属真趣海岛罗汉松,这一品种集众多罗汉松优良基因于一身,包括叶芽菲红,叶片短小而密,抗病能力强,成叶过程颜色变化丰富和生长快速等特性,非常适合通过嫁接等方法改良其他罗汉松品种。

刚才提到作为树桩盆景的罗汉松,主要用通过叶子的各种颜色变换以及干枝、根盘来展示其特有的美。
今天笔者就带您近距离品鉴一下这些珍品,一族族不是红花盛似红花的小叶,苍古嶙峋的树干,飘逸灵动的枝托,都展示出仙风道骨的魅力,给人一种震撼而超凡脱俗的感觉。

​​​​​​​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