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跨专业考研我推荐三种选择策略给你

总之,这个自由的时代,给了每个人更多选择。
于是我们只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那么任何一个选择都包括成本、收益,以及风险。

这个时候,如何跨专业考研呢?今天我选择三位典型的、成功的案例,给大家参考。

第一类,保学历稳就业。

这个思路,就是考入相对冷门的专业,就业不会大红大紫,但是却也有一定市场。

如何跨专业考研我推荐三种选择策略给你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举个例子,这位同学,从经济学专业跨考到马克思主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她为什么这样考呢?几个理由。

首先马克思主义比经济学好考。
根据她的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类专业,其报考和录取比例要远远低于经济学、金融类专业。
这就是保学历。

其次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专业,也许在5年前还觉得冷门,但是最近几年就业面日渐扩大。
大型国企、大中专院校、研究部门、以及综合类的公务员岗位,都有和这个专业对口的岗位。
最后,说说这姑娘的情况,她学习成绩中上,而且热衷于学院活动,有演讲能力,所以这样的她日后也确实希望从政。
而考上马克思主义研究生后,她也积累两段国企实习,就业比较稳妥。

这就是第一类跨专业考研,保学历稳就业——选择竞争压力小,就业稳妥但是不是高薪的领域。
我个人经验,社会工作专业,以及一些社科类,可以归为这一类。

如果你想选择这种策略考研,那么我有如下提醒:

1、 学这些专业的同学,如果自身很宅,就业就非常被动。
我辅导的经验是,可能全职考公几年不了了之,迷茫焦虑。
所以学这类专业,要在研究生期间,多参加比赛、实习、发论文。
PS,我不是说这些专业不能考公务员,想考当然支持。
只是这些专业相对软科学,如果没有大量的实践,容易迷茫,且最后求职的时候展示不出竞争力。

2、 除了考公务员,这类专业其实如果学会了学科思路和专业能力,也对应这公关广告、咨询、人力资源等常见的商务类岗位。

第二类,求梦想高挑战。

我们在取悦别人之前,先要取悦自己。
而读研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名正言顺的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所以大跨度的考研,我也见到过很多次。

比如,这位姑娘,本科金融专业,国企金融公司一年工作经验,然后考到了国外信息工程专业的硕士。
她就是想要成为工程师,写代码做算法。
拿到OFFER后,辞职自学了计算机编程,同时也参加谷歌的编程比赛活动。

再比如,一位姑娘,本科是园林景观,跨考了美术史硕士。
为什么,因为想成为画家。

如果你想选择这种策略考研,那么我有如下提醒:

第一, 玩命考。
这样跨考,当然很难。
所以万一考不上,也不丢人。
如果脱产全职考了一年两年后,觉得累了也担心成本太大,那么就求职。
而这个时候,你脱产备考的经历是有价值的。
比如我辅导过一位日语专业的本科女孩,脱产一年考传媒专业的硕士。
失败了,准备求职。
那么她为了备考传媒专业,看的专业书籍,报名学习的传媒专业课,其实可以写在简历上。
现在这姑娘已经在北京进入一家媒体公司啦!

第二, 如果考上了,那么你相比其他同学,属于半路出家,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
建议是不要放弃或否定本科所学的专业思路和素养,试着将两者进行结合,走出自己的专业优势。
比如我前面距离,景观设计专业的同学跨考美术史专业,那么她在寻找导师的时候,也会将自己本科的景观设计作品作为附件发给导师。

第三类,丰富学科背景可攻可守。

围绕一个行业领域,让自己可文可武,这是我这两年辅导的很多工科女生的方案。

比如本科是通信工程,然后硕士读工程管理。
那么她在互联网领域,即可以做软件工程师,也可以考虑项目管理或产品经理。
再比如我也辅导过,本科是历史学,硕士是文博专业的。
那么她既可以做历史老师,也可以进入文创行业。
还比如,我辅导过本科是信息通信,硕士是传媒技术的。
这种例子很多,随着学科的发展,有越来越的交叉专业,能够给你提供丰富的学科背景。

如果你想选择这种策略考研,那么我有如下提醒:

第一, 每一个学科都学明白。
比如从通信工程转到工程管理,你不能即不会管理又不懂技术。

第二, 最好在毕业后,想清楚自己当下是做技术还是做管理。
注意是当下,其实这样丰富学科背景考研的,往往最后希望做管理。
不过即便是这样,刚毕业的时候能否做一年两年工程师,要想清楚。

以上三类考研策略,希望对你有启发。
也希望你规划好自己的考研之路,学习这件事,什么时候都不晚的。

我是为好优姐姐,提供有温度能操作的职业辅导。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