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好一张“极简主义”照片?(照片主义摄影形成了自己的)

撰文、摄影:谢燮

一小束光照到墙上,形成了神奇的光影效果,于是在这里进行等待,不久后终于等来了一个中年男人,而此时照到墙面的光束也变得大了许多,于是我按下了快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欲望开始膨胀了起来。
在物质层面,我们想要这个想要那个,眼睛看到的、脑袋想到的所有东西都想要。
而一旦回归到本质的层面,我们却迷茫了起来。
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真正想要的东西,已经对生命观念和时间观念变得一无所知。
我们逐渐把自己的生命剥削得仅仅剩下它的存在性价值,而忘记了它可以创造出远远大于生命本身价值的作用。

如何拍好一张“极简主义”照片?(照片主义摄影形成了自己的) 建筑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阳光把墙壁照得发亮,女孩走过地下广场的时候,她的身影在墙壁的映衬下形成了剪影效果。

于是我们开始随波逐流,忘记初衷。
我们拥有的东西慢慢变得多了起来,而用于使用和打理这些物品的时间也开始变得多了起来。
当我们开始抱怨生活中的时间不够用的时候,也许正是被自己拥有的这些可有可无的物品所淹没了。

女孩准备去影剧院看演出的时候,她的身影被我定格在了照相机里面。

其实无论是生活还是摄影,我们想要的东西都太多,而真正想要的其实很少。
只有对生活中的这些物品筛选过了,才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只有对摄影的画面精简过了,才能更加容易突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

湖边小广场的边缘形成了一道优美的弧,撑伞人走在小广场不远处的一条狭窄的堤坝上。

这种去除冗余元素,只留下必须的、基本功能的态度,其实就是现在非常流行的极简主义。
我眼中的极简主义并不局限于摄影和艺术设计,它是一种哲学思维、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
我喜欢极简的生活方式,摄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当然我也喜欢极简摄影。

擦身而过的两个人

走在光与影之间的老人

在进行极简类型街头摄影创作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我都不是为了拍到好照片而出门,而是为了享受这种过程——一个人默默地寻找理想的拍摄场景,然后花上大半天静静地等待脑海中构想出来的画面。
用极简的语言来说,这也是一个对生活中的目标和时间进行精简的过程。

正在洗玻璃窗的工人

看到这道光影的时候,我尝试着寻找不同的拍摄机位,找了一会后,突然有个男人从下面跑了过去,于是我迅速调整拍摄角度,拍下了这张照片。

下午斜射的阳光把高楼的影子投射在了地面和其他的建筑物上,形成了一些明暗对比强烈的场景。
我发现这面干净的墙壁后,就在这里进行等待,一会儿终于走来了一个打电话的男人。

摄影和生活一样,其实都是一个不断选择、不断取舍的过程。

撑伞的女人

占据了大部分画面的灰色楼梯,一道弧形的扶手把楼梯与广场分隔了开来,广场上是骑自行车的老奶奶。

我在二十三楼楼顶用长焦往下拍到了这张照片,取了个名字叫“三人行”。

我平时特别喜欢去一些天桥、一些高楼的楼顶,然后往下拍。
这种拍摄角度除了可以更轻易地筛选出自己喜欢的画面,还会带有一种上帝视角的感觉。

为了拍到这张照片,我撑着伞在大雨中拍了很久。

夕阳的最后一道光照在了骑自行车的男人身上,投下了一条长长的影子。

我在商场六楼的天台上,用长焦拍到了这张照片。
大年初三的深圳街巷,是那样冷清。

我还喜欢在下雨天的时候出去拍雨伞。
在视觉上来说,雨伞除了可以使构图更加地饱满,还会带来一种令人舒心的安全感。

叮叮车停下的时候,撑着红色雨伞的女人快速走了过去。

男人撑着的五颜六色条纹的雨伞,和黑白的斑马线形成了奇特的视觉效果。

撑伞走过广场的女孩

或者是中午的时候去一些街头巷尾,因为在这个时候,阴影会把一些杂乱无章的场景吞噬掉,剩下来的往往是一些高保真的纯净画面。

下午猛烈的阳光把干净的地面照得发亮,撑伞的女人在这里形成了奇特的剪影效果。

撑伞的女孩

路过巴士站的男人

很多人都曾问过我,我是不是用我的极简摄影里面出现的人来表达内心的孤独?其实我在创作的时候从来都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思考。
我的本意是觉得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同时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借助了相机这种可以捕捉瞬间的工具,此时的人类被视作定格的“活体雕塑”,同时也成为了城市中园林景观的一部分。

低着头走路的小女孩

路过广场的女人

走在光影间的男人

所以我拍摄的画面中出现的人,从来都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作为附属品,作为与城市中建筑物的动静结合的一个元素。
所以我拍摄的人从来都是看不到表情,甚至是分不清性别的。
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用我的极简摄影作品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而是想借助摄影来展现自己发现的自然界的美。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