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9日开幕的2021成都国际车展中,R汽车重磅官宣将联合深圳卫视以及乐高®专业认证拼砌大师蒋晟晖用乐高®颗粒1:1还原ES33。这款由乐高®颗粒拼搭的ES33也将是一辆能上路的乐高®电动模型车。《乐高®大师》节目于10月22日起每周五晚在深圳卫视播出。
蒋晟晖是中国大陆首位乐高®专业认证拼砌大师(LCP),也同时是全球仅有的19位LCP中最年轻的一位。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蒋晟晖的重中之重就是用手中的乐高®积木,来搭建出传达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作品,让全世界的朋友都可以通过这些乐高®模型来了解中国文化。

在节目播出之前,《座驾》car有幸采访到了蒋晟晖老师,他与我们一起分享了用乐高®颗粒1:1还原ES33的过程和感受,以及对ES33及其未来用户的一些期许,相信读者一定都对此非常好奇。
——关于蒋晟晖其人及前期准备
Q:蒋老师喜欢汽车吗?小时候用乐高®积木拼搭过小汽车吗?当初,您为什么会接受拼搭ES33这个项目?
蒋晟晖:我觉得自己除了是汽车爱好者,也是一位资深车迷。从小就喜欢汽车,拼搭过很多汽车模型,也玩过其它的汽车玩具,长大以后也有机会驾驶自己喜欢的汽车,所以我对汽车有很深厚的感情。接受这个项目,一方面是1:1还原一辆可开动的汽车,需要保留原车的部分功能,搭建过程中需要手动匹配。这些都是之前没有做过的,难度非常大,也算是挑战下自己,希望每次合作都能带来不一样的精彩。另一方面,这一次是还原一辆国产智能电动模型车,我也希望能通过这个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汽车、中国制造。
Q:我们知道,乐高®汽车模型已经有很多种了,1:1的是不是您职业生涯中的头一回?最难的一步是什么?
蒋晟晖:1:1还原搭建汽车不是我第一次做,但这是我第一次1:1还原搭建可开动的汽车。最难的一步是我们需要保留车辆的真实底座,所以我们的钢架设计非常复杂,需要保持车辆与模型之间的稳定性。
Q:真车与模型还是会有一定区别,如何定义“1:1还原”的程度,具体还原到哪一个层次的零件,结构与造型上如何做取舍?模型内部的电机、电池等新能源车独有的结构是否也进行了还原?
蒋晟晖:首先1:1还原就要从尺寸上做到,比如左边放一辆ES33的真车,右边放一辆乐高®颗粒版本的ES33车辆模型,这两个车几乎没办法分辨出来,这样其实就做到了“还原”的最大可能。当然,外观尺寸跟样式仅仅只是个开头,我们也手动匹配了内饰部分以及车门车灯等一系列功能,从细节方面也尽可能体现出这辆车的特点。我们还保留了车辆真实的轮毂轮胎、电池等标志性物件。
Q:您能否介绍一下用乐高®颗粒完整还原一辆汽车与搭建别的东西的不同之处?
蒋晟晖:首先从体量上来说,1:1还原真车是很大的一个工程。其次还原的程度也决定了难度。如果只是一辆1:1静止摆放的车辆,那么难度没有那么大,无非就是需要很长时间来进行搭建。如果是一辆可动车辆,那么我们就需要保留车辆底盘以及部分车架。这样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模型与钢架的匹配。如果再往上一级难度,就是还原车辆的车灯,车门开启,中控控制等功能,这种就需要保留车辆的电控模块以及车内布线,然后用各种转换方式连接起来。
——关于艰苦的搭建过程
Q:您能否介绍一下此次用乐高®颗粒零件还原ES33的整体搭建思路,整体耗时以及用料情况?
蒋晟晖:这次的1:1造车项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为车辆需要保持驾驶功能,所以我们基于一辆真车的底盘进行切割并从底盘开始重新焊接与模型固定的钢架。整个过程经历底盘切割,车辆外部设计,钢架设计,车辆内部设计,钢架匹配,钢架焊接,零部件安装等多个工序,预计耗时2000多个小时,共会使用大约103万块乐高®颗粒。
Q:听到蒋老师搭正式开始搭建ES33的预期大概是50天,在这50天中是怎么安排这个搭建部位的进度呢,有没有节奏表?
蒋晟晖:整个过程目前暂定是分成50天,那我们的节奏大致就为:车辆底盘:14天;车门:4天;车座椅:4天;车身:28天。
Q:最期待搭建的是哪个阶段?
蒋晟晖:我最期待的是乐高®颗粒把车辆底盘完全包裹的这个步骤,这是成功的开始,也是我们比较困难的一个步骤,我们需要克服各种无法数字化匹配过程的困难,然后完成第一步的搭建。
Q:此次ES33搭建可谓是一个大工程啊,那蒋老师的团队一共有多少人一起在干这件大事呢?
蒋晟晖:参与此项目的员工大约有15人,其中两位2位为3D设计,1位工程设计主要负责的是钢架设计和力学分析,还有12位搭建师。
Q:搭建这款1:1版的ES33,特别是还要能上路行驶的,有多大的挑战?有什么难点?
蒋晟晖:最大难度就在于车架与钢架匹配,以及保留驾驶功能。关于车架与钢架匹配,我们使用了软件加人工匹配的方式,一点点微调焊接的位置,做到了毫米级别的精确。保留驾驶功能就需要保留车身大部分的电器元件与电路系统,这对我们造车具有很大的挑战,我们的模型跟钢架都需要绕过车身内外复杂的电路。
Q:一辆车的零部件非常多,拼装这台ES33的设计思路是什么?比如从哪里开始?如何确保各零部件之间的顺利衔接?并最大程度还原真车的设计比例?用了哪些技术手段?
蒋晟晖:乐高®颗粒拼搭的ES33的设计思路其实也是跟真车的建造一样,还是从各个部位零部件开始拼搭,然后组装在一起,我们利用软件模拟了钢架与乐高®颗粒之间的匹配。由于有车辆的数字模型,所以我们可以比较精确还原车辆建模并且从车辆建模转化成乐高®颗粒模型版本。
Q:我们知道乐高®模型经常会暗藏各种可拆卸或可移动的彩蛋让用户感到惊喜,ES33的1:1模型是否具备一些彩蛋?比如能开、能变形、车灯能亮?如何实现开动的功能?
蒋晟晖:先透露一小部分,车辆的很多功能我们都实现了。这也是我和我的团队首次搭建可以开动的车。其它的就留在最后给大家惊喜吧。
——关于蒋晟晖与ES33
Q:简单说一下您对ES33这款车的看法。
蒋晟晖:当我第一次拿到ES33数字模型的时候(当时ES33还处于未公开的状态),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ES33的造型特别前卫,在这么长一个SUV的基础上做了溜背的设计,很平滑。内饰方面,可以说也是先进的设计理念。这几年消费者对于汽车内饰的需求变化很大,从屏幕的数量或是尺寸上就可以看出来。在这样的趋势上,R汽车ES33还是走在比较前端的。
Q:请您对ES33未来的用户说两句
蒋晟晖:希望ES33的车主能够爱上乐高®积木,和我们一起来玩乐高®积木。当然,也希望这辆科技感爆棚的车能兑现车主对未来出行的想象,成为车主专属的理想空间,享受它带来的全新智能驾驶的乐趣。
从这套采访中,我们看到了蒋晟晖老师对于职业生涯中首次搭建可上路行驶的乐高®颗粒版电动模型车ES33的兴奋和期待,他是一名勇于面对未知挑战的年轻人。作为R汽车而言,选择和乐高®专业认证拼砌大师蒋晟晖老师合作也顺应了品牌理念——“科技兑现想象”,这与乐高®倡导“用想象力重塑世界”不谋而合。ES33这款全新车型的车身硬件、软件都可化身为“积木模块”,硬件“可插可换可升级”,软件“可买可卖可定义”,电池“可充可换可升级”。通过蒋晟晖老师对于新车1:1可上路模型的还原搭建,能够让用户更深层次地认识到这一全新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