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昌乐抓实“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项目项目建设重点项目企业年产)

为切实抓好“双招双引”、重点项目等工作,今年以来,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全县上下咬定“冲刺潍坊第一方阵、跻身全国百强县”目标不放松,进一步提升境界、坚定信心,持续发扬“盯着干、快干、干好”工作作风,强化“担当、协同、高效”意识,牢固树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的工作理念,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抓“双招双引”、重点项目和园区建设的积极性,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赶超发展增添动力。

“双招双引”——实干跑出“加速度”

招商决定发展,招商决定未来。
“双招双引”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
据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县新增省外内资到位资金12.32亿元,新签约项目20个。

山东潍坊昌乐抓实“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项目项目建设重点项目企业年产)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今年,昌乐创新实施“1+1+N”产业集聚策略,通过引进一个大项目,依托1家已建成园区,招引一批配套的小微产业项目。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引进落户了东盛年产100万套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中新年产15万套汽车外钣金件等项目。
围绕新材料产业,依托佳诚数码新材料产业园,引进落户了汇锋新材料、佳美汇年产2亿平方米数字打印复合背胶膜、年产25000吨离型纸等项目。
围绕装备制造产业,依托鲁兹中德产业园,引进落户了正扬年产30万套汽车尾气处理系统总成等项目。

同时,利用市县活动影响,广泛联系洽谈,邀请客商参会,推动项目加快签约落地进程。
筛选组织了30万吨集束包装纸板、年产100万套新能源汽车配件、年产2万台套高性能重工机械驾驶室结构件等11个项目参加了潍坊市“双招双引”合作项目***签约活动,总投资61亿元。
在2021年第38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昌乐年产2万吨光学聚酯薄膜二期和年产25000吨离型纸项目签约。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今年,全县引进高端技术人员(团队)2人,向市人社局对口认定高端技术人员(团队)6人。
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31人、大专及以上高校毕业生1529人、留学回国人员14人。
新添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处。
4月2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2021年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认定名单(第三批),全省共5家企业入选,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入围,潍坊仅此一家。

在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奖励政策方面,对企业培养的技师、高级技师分别给予每人1500元、2000元的一次性培训补助;对技工院校培养的高级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按每人500元、1000元标准给予院校一次性奖励。
目前,共为企业37名技师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发放培训补助5.9万元,为山东昌乐技师学院培养的156名高级工以上学生发放培养奖励7.6万元。
拓宽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14名市级以上重点企业负责人和2名山东惠才卡专家申办“鸢都惠才卡”,为专家人才在昌工作、生活提供便利优质服务。

线上组织山东世纪阳光纸业等企业参加成都理工大学2021届春季毕业研究生空中***招聘会;线下组织企业参加“才聚鸢都—直通名校”服务企业系列招聘活动。
4月28日组织9家企业参加济南站山东大学招聘,5月11日组织5家企业参加青岛站青岛大学招聘,5月15日组织7家企业参加西安站招聘。
结合企业调研,大力宣传“潍坊全球引才平台”,截至目前,已组织全县21家重点企业在该平台注册并发布人才需求岗位560余个。

大力实施大学生集聚工程、青年人才引进工程,面向昌乐籍高校优秀毕业生寄发一封信,全职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63名,吸纳大学毕业生来昌就业创业4866人。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高端技术人员(团队)17人,海外留学人员28人。
抓好人才项目建设,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成功入选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潍坊市仅此一家。
华安瓜菜专业合作社入选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技师学院教师丁玉香入选齐鲁首席技师。

重点项目——点燃发展“强引擎”

项目建设顺利推进——1至5月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1%,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2.8%。
发动机尾气环保处理系统制造项目、潍焦高端制造产业中心(一期)等44个项目开工建设。

大项目拉动作用显著——今年,全县4个项目被成功列为省重大项目,申报数量创历史新高,居全市首位,单体项目投资均超10亿元;2个项目被列为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11个项目被列为市级重点项目。

投资后劲逐步增强——2月底,14个项目举行春季集中开工,涵盖装备制造、新材料、基础设施、医养健康等领域,项目总投资78.53亿元,其中,今年计划完成投资22.7亿元。

新项目孕育新希望,大项目预示大发展。
这是一组用数字谱写的跳动音符,也是昌乐聚力项目发展的真实写照。

高质量发展,项目是支撑。
汇锋新材料项目是昌乐围绕新材料产业、有效发挥佳诚数码公司招引主体作用,引进落地的重点项目。
“8月份进行试生产。
”山东汇锋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张明增说,项目落地之初,由于缺少用地指标,短期内无法准备和提交相关材料,影响手续办理进度。
为此,昌乐县组织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了服务专班,包靠项目建设,全程包办代办各项手续。
“目前,项目的各项手续包括土地、立项、环评都已全部办理完毕,有力地保障了项目建设。
”张明增说。

然而,就在项目有条不紊建设中时,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又摆在了企业面前。
“根据我们的产能,一期项目用工需求能达到300多人,目前缺口比较大。
如果到8月份用工达不到这个数量,将严重制约我们的投产。
”张明增说。

在了解到企业的“痛点”之后,昌乐经济开发区包靠人员主动帮助企业对接部门、了解政策。
“我们及时与县人社部门沟通,召开了专场招聘会。
然后与潍坊、青岛等地的多所职业院校、人力资源中介进行对接,成功达成了用工需求意向,基本满足了企业投产后的用工需求。
”县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庞文政介绍,实现包靠服务跟着项目走,可以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全力保障项目顺利投产。

这是昌乐彰显服务“高质量”、全力支持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全县建立重点项目包靠专班机制,精准服务项目建设。
紧盯17个省、市级重大重点项目,逐个成立项目包靠专班,由相关县领导担任组长,行业主管部门、所属镇(街、区)共同参与,制定项目路线图、明确时间节点、细化推进措施,将工作任务细分到月、落实到人,倒逼任务落实。

建立项目要素保障机制,全力助推项目落地建设。
深入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围绕重点项目建设要素需求,逐个项目制定解决方案,及时帮助解决土地、能耗煤耗等关系项目落地建设的要素,为项目顺利落地建设提供要素支撑。

建立项目督查通报机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组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办公室,盯紧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每周利用1—2天时间到重点项目现场实地督查,重点督查项目开工、纳统、形象进度、月度数据预测等内容,实行一周一督查、半月一通报、一月一考评,督察问题限时办结,层层压实责任,着力解决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在项目建设方面实现赶超。

建立科级干部包靠机制,不断提升服务项目水平。
昌乐县发改局创新实施联系服务镇(街、区)制度,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科级干部全部下沉至项目现场,突出抓好政策宣传解读、项目建设推进、开工项目纳统、企业发展服务等工作,全面了解各镇(街、区)产业发展现状、项目建设情况,推动项目快开工、快建设。

新时代就要有新担当、新作为。
“双招双引”、重点项目建设,昌乐县迈出的每一步,都写满对高质量发展、赶超发展的追求。
引进项目能走“千山万水”,推动项目敢历“千辛万苦”,看得见的诚意和脚步,让未来更加清晰。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