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环水绕群山环抱风景优美县级文物福建省建阳考亭书院

考亭村山环水绕,群山环抱,风景优美。
朱熹之父朱松北宋宣和五年(1123)赴任政和县尉,途中驻跸建阳,考亭的碧水丹山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而朱熹晚年遵从其父遗愿,于考亭筑室定居,并在居室东面建成竹林精舍,即后来的考亭书院。

书院背负青山,三面环水,景色清幽。
建阳考亭书院,绍熙三年(1192年)朱熹筑室居此,因四方来求学的人众多,复至于居室之东,称为竹林精舍,后改名沧州精舍。
宝庆元年(1225年)建阳县令刘克庄建祠纪念,淳佑四年(1244年)诏为书院,御书"考亭书院"匾额。

  考亭书院因年湮代远,风雨侵蚀而倾圮,予今仅存有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御史蒋昭创修的石牌坊,系四柱三间五牌楼结构,高约10米,宽约8.6米。
碑坊匾额“考亭书院”四大字传为宋理宗御笔。
枋柱间雕刻雄狮、麒麟、飞凤、仙鹤等瑞兽祥禽及仙居道士等人物形象。
石坊造型古朴、器宇轩昂。
1966年西门电站建成蓄水,牌坊下半部被库水淹没。
1983年由县文物部门将其迁至玉尺山下。
建阳市政府于1998年兴建朱子文公祠一座屹立在考亭玉枕山之巅。
当今考亭书院已成为海内外朱子后裔及朝圣者的"阙里"。

山环水绕群山环抱风景优美县级文物福建省建阳考亭书院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考亭书院面积约1500平方米,大门建在奎楼下,向东,取迎紫气东来之瑞。
门檐高达5米,门上有石匾,上刻"考亭书院"四字,字体稳重俊秀,与现存建阳的"考亭书院"石坊(明代嘉靖年间建)字迹相同。
门檐后是奎楼二楼的耳窗,窗上有一石牌,刻有"奎阁"两字,意取中魁入(内)阁。
楼高13米,青砖墙,绿琉璃瓦剪边,楼顶两侧为镬耳,虽经200年风雨,至今仍巍峨挺秀,也是福建现存最高大、完整的书院奎楼。
书院大门左侧沿街约40米属于附祠。
进门过奎楼是一开阔庭园,约300平方米,庭园南面为照璧。
北面原为三排建筑,中座是祠堂,两侧为书屋祠堂与书屋之间为青云巷。
祠堂是三进结构,前座是仪门,中座为大堂,大堂中间为大厅,高悬牌匾,两侧大柱有楹联,大堂两侧是满洲窗间隔的精美书房,是书院里资深望重的读书人住读之所,后座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也设有书房。
祠堂两旁的书屋很别致,每座亦为三进,每进为一套书屋,前为天井,通青云巷,里为屋。
屋高6米,深8米,分两层,下为厅,高4米多,对着天井,很宽敞,作读书用。
厅旁有楼梯登上层阁楼,阁楼作住用。
书屋坐北朝南,冬暖夏凉,明亮通爽,祠堂静穆,庭园清秀,确是在闹市中读书的好地方。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