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申报情况公示(评价改革教育小学深化)

据陕西省教育厅官网2023年9月22日消息, 根据《关于开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评选的通知》,经各级申报,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审核,对拟参加省级评选的案例名单公示如下:

一、基础教育:共129个

序号 案例题目 案例主体单位 作者

陕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申报情况公示(评价改革教育小学深化)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五位一体”赋能评价改革 五育并举彰显“双减”成效——咸阳长庆子弟学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案例 石油普教中心咸阳长庆子弟学校 孙一瑞、段锐琦

2立足过程多元评价重实效 面向未来分层落实促发展 西安爱知中学 宋蓉、刘璐、张亚飞、徐玉凤、李幸

3丝绸之路探险记——一年级期末无纸笔综合测评方案 经开第一学校李美玲、王雪欢、张雨奇、索乐、王玉荣

4多元评价促成长 “丛林探险”我最强 经开第一学校 李晔东、井洁歆、王娜、宋佩雯、张子怡

5“阳光幸福+”教育评价改革实践探索 未央区西航三校 杨辉

6实施教学述评 落实全面育人 灞桥区东城第二小学 窦增强、于琳波、许丽

7新课程背景下的家校共育模式研究及实践 西安经开第五小学 王媛媛、王欢、杨雨、周琼、姬淼

8建“多元化”美育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浐灞御锦城小学 魏展利、丁仕进、李鸿雁、谭洁

9让一切美好自然发生 浐灞第十七小学 郭娟、王江娜、杨艳妮

10创建“美好课堂”新评价 落实“立德树人”之根本 曲江第一小学郝益群、黄甲、徐正前、查欢欢

11“1+N+3”家园共育模式 西安市第八保育院 王梅、王昆、郑竞翔、

邵欣欣、陈雅倩

12先行先试督导评价 促进教育高质发展 西安高新区教育体育局 饶小华、李鹏、鲁涛、许小宁、王文斌

13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西安高新区第十一初级中学 郭戈、吴春芳、马文杰、赵雪阳、刘心蕾

14西飞一小西校区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发展质量“悦”评价目标阎良区第二小学 王玉琦

15基于智慧体育的中小学体质测试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 西安市第一中学 韩博、屈胜利、张哲

16“蒲公英”学生发展一体化评价 陕师大陆港小学 罗坤

17“双减”下美育课程与校本版画的深度融合 碑林区建国路小学 张瓅文

18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健全劳动教育评价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贺胜利、李秉一、石鸿鹏、张晏、肖海滨

19基于智慧课堂实现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教育评价模式探索 西安高新一中实验中学 李晓文

20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解慧明、于劼、张建武、罗理想、骆向晖

21一体两翼评价体系,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凤县教育体育局 杨科、李伟、李步雷、王林平

22指向深度教学的课堂评价体系 宝鸡中学 么惠芳、刘锋

23“师德为先 业绩导向”的宝鸡市石油中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践 宝鸡市石油中学 刘涛

24改革评价制度 促进全面发展 宝鸡市渭滨中学 刘书清

25构建自主德育“主客一体”评价体系,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宝鸡市凤县双石铺中学 宋德宝

26探索美育体育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宝鸡市凤翔区彪角镇中学 李小华、谢海峰、张鹏、赵光明、李银梁

27在体验中收获 在评价中成长 宝鸡实验小学 刘巧红、郭俊鹏

28注重多元评价 推进五育并举 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小学 宋向阳、王伟、孙小牛、刘洁

29关爱蓓蕾 创造未来 宝鸡市岐山县城关幼儿园 张岚

30深化幼教评价改革 提高幼儿保教质量 宝鸡市千阳县恒大幼儿园 王莹

31 咸阳市“四抓四动”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走深走实 咸阳市教育局 郭勇、郭晏闳、张龙洋

32健全工作机制 创新评价方式 ——全力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泾阳县教育局 贺祥宁、张建荣、杨周瑾、薛泾涛、井蕾

33 彬州市实行“23231”学校分类评价模式——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彬州市教育局 何党选、雷铁栏、林文强

34“5+X”多元评价,让儿童成长看得见 兴平市实验幼儿园 史王平

35幼儿园劳动课程“1354”评价体系 咸阳市实验幼儿园 王敏

36多元评价助力幼儿一日生活行为习惯养成 咸阳市秦都花苑幼儿园 王阿燕、姜楠、马玉青、魏苗

37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彬州市公刘幼儿园 李云、孙碧丽、杨宝花、席莉、赵婷、

38多元评价举措,助力幼儿成长 长武县朝阳幼儿园 郭琛、韩丹

39“星级评价”让成长有迹可循 彬州市紫薇小学 林战平、赵俊锋、马爱利

40深化学校评价 激发教育活力 咸阳市秦都区英才学校 孙静、赵萍、李豆薇

41营造全环境育人生态 培育槐香全优美少年——泾阳县城区第三小学“槐香全优美少年”评价体系 泾阳县城区第三小学 刘洁

42家校同心 共建共育 咸阳市秦都区健康花城小学 孙娟、张燕妮

43“六聚焦 六凸显”渭城区双泉学校小学低段教育评价改革案例 渭城区双泉学校 肖荣丽、穆群、费梦

44“日常+学科融合趣味游戏闯关”评价相结合的一、二年级无纸化评价的点滴探索——让每一朵花儿都精彩绽放 咸阳市长武县实验小学 代岩、王琳、杨勇、王文静、朱博

45“五三三”教学述评,让学生的成长看得见 咸阳市高新一中 于建营、王元东、党艳丽、廖荣、崔广伟

46“学研培用”四位一体着力推动新高考综合改革 旬邑县中学 秦秀丽、燕亚军、谈晓

47立足多元评价体系 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咸阳渭城中学 苏艳、朱建光、任康专

48全面实施五育评价 构建学校育人新生态 咸阳市实验中学 韩望

49守正创新开辟新赛道 耀州教育再上新台阶 耀州区教科体局 董剑华

50新时代 新教育 新评价 耀州区锦阳新城幼儿园 孙琳

51聚焦幼儿自主游戏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王益区青年路幼儿园 王菲

52综合评价多元发展 桃李芬芳全面育人 桃园第二中小学 李亚芹

53多维•多元•多层•多样 耀州区天宝路塔坡小学教育集团 杨永乐

54多主体参与过程评价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王益区红旗街小学 高红、付会玲、史宝丽

55破五唯,推行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学生评价 耀州区耀州中学 刘孝安、张昭龙

56在评价中发展 在发展中评价 宜君县高级中学 苟亚琴

57深化评价改革 强化以评促改 推动县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大荔县教育局 岳志军、张欣明、梁月红、屈玉玲、陈智涛

58 创新学生评价体系 打造阳光成长新生态 大荔县荔东小学 李小峰、王静、史玉红、杨晓庆、王娅

59让评价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GPS 大荔县洛滨幼儿园 高娟萍、陈琼、赵荣娟、沈天双、赵艳萍

60“125”模式下的劳动教育评价改革实践 临渭区教育局 临渭区渭南小学 临渭区西张小学 李强、孟小军、雷展飞、王琼

61构建“趣学”评价体系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临渭区前进路初级中学程红艳、郭妮娜、屈文丽

62构建劳育新样态 多元实践悦成长 临渭区渭河小学 南玉凤、胡莉娜、吝海朝

63构建“13856”体育评价体系 助力学生健康幸福成长 合阳县城关小学 高红斌、王军阁、张乔、雷鹏、刘军

64构建“135”课程评价生态 聆听“种子”拔节之声 合阳县海峰幼儿园 许玉洁、刘宁春、行俊、王晓娟、李江娜

65五育并举 多元评价 让每一名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潼关县城关一中 田丹宏、姚琳、成可可

66实施“追梦工程”综合评价培养自强自信太华学子 华阴市太华办中心小学 程珂佳、王瑞珍

67让户外多元评价 成为儿童自然成长的阳光 富平县实验幼儿园 赵晓锋、仇星雨、王丽荣、杨婉玉

68构建“1132”艺术评价体系 助推幼儿综合发展提质创新 潼关县城关北区幼儿园 姚妙荣、姚倩、郑璐、王英、刘艳

69推行“校园之星”评选 努力培养时代新人 华州区大明镇大明小学雷永乐、吴鹏飞、王雪、汪涛、田小雪

70以“民间艺术五进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延安市安塞区教育体育局 高录元

71探索多元评价机制 践行教书育人使命 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 强新霞、李国鹏、马鲁敏、张生周

72因材施教总相宜 静等花开会有时 延安市黄陵中学 刘震

73发挥学生自主 打造高效课堂 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 寇江涛

74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延安市志丹县保安中学 王炳强

75推进课改 提升质量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延安市延长县初级中学 陈志银、杨雷强、高金贵、王文学

76推行多元评价 培养担当少年 延安市安塞区第四小学 陈阳、胡培前

77聚焦综合素养 落实多元评价 延安市宜川县城关小学 薛缠琴

78五星引领童心 评价促进发展 延安市新区第四幼儿园 强建梅、白琪、史佳欣、杨颖、侯白云

79“蒙以养正、立人树基”让幼儿德、智、行全面发展 延安市宜川县第三幼儿园 鱼晓娟

80多措并举抓质效 家校共育开新局 榆阳区教育和体育局 贺彦峰

81立足四位一体 围绕三个课堂 全面提升美育教学 榆林高新中学 韩鹏临、李飞

82家校联动促发展 高效合力谱新篇 榆林高新第一小学 郑虹

83小学家校共育机制建立的策略研究 榆林高新区第六小学 白灵

84落实劳动教育评价 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榆林高新区小学 党龙龙

85“一二三五” 家校协同推进育人机制 子洲县第一小学 曹雄

86拓展第三课堂 开展劳动教育 构建评价体系 子洲县实验小学 蔡永明、张赟

87应用《指南》精神观察与评价幼儿的实践与研究 榆林市第二十六幼儿园 韩景睿

88聚焦评价改革 赋能高质量发展 榆林高新区第二幼儿园 谢美玲

89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促进保教质量提升 榆林高新区第三幼儿园 李保军

90深化学校评价改革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洋县教育体育局 高居信、黄健

91建构劳动教育体系全方位综合立体评价 西乡县城东幼儿园 韩雅静、毛明、田涛、曹娟

92深化保教评价改革促进幼儿园教育发展 镇巴县城北幼儿园 蒋梅、张婷

93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西乡县桑园镇中心学校 高蓉、陈莹

94落实“五育”融合评价 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镇巴县简池镇中心小学符振华、邓儒全、戴长安、陈鹏、张明霞

95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成功案例解析与启示 西安高新教育集团汉中兴汉新区实验小学 汪海文、张敏、王琴琴、郑媛媛、陈燕

96多元评价“育”见成长 城固县集灵小学 黄慧君、李杰、闫霜

97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评价 陕西省汉中中学 郑金龙、贾妮、侯天高、冀丹、路珺涵

98综合素质引领发展,生涯教育奠基成长 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 封科

99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汉中市汉台中学 刘敬梅

100聚焦重点破立并进 以教育评价撬动综合改革 石泉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熊军、周启成

101用好评价“指挥棒” 激活教育新生态 旬阳市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薛亚林

102建立科学评估导向 促进儿童高质量发展 平利县第三幼儿园 吴云兰、向军、张莹莹、罗梦瑶

103聚集《评估指南》探索教育评价新模式 旬阳市第三幼儿园 陈秀秀

104跳绳小切口推进教育评价大转变 安康第一小学 王文琰、程艳、徐匆

105家校共育多元评价促学生全面发展 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 谭纪月

106做擎着红旗奔跑的少年——构建“红色传承”星级评价体系 汉滨区红旗小学 崔正华

107评价护航 助推课改 恒口示范区恒口小学 黄倩

108构建增值评价体系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安康高新区第一小学 陈政、郭良、张勇莹

109守正创新 推进“双减”与“五育”深度融合 恒口示范区河东九年制学校 许志峰

110一五一十抓改革 守正出新促成长 平利县广佛初级中学 程伟

111实施五育并举 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评价体系简述 陕西省白河高级中学 田世广、王加成、柯尊斌、刘晓峰、谢培成

112旬阳中学君子教育创新实践 陕西省旬阳中学 何升斌

113开启教研新气象 引领教师大发展 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 马晓宁、徐信涛、李增荣

114推行校园长任期制 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商南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单慧勇、汤中新

115深化“四项机制” 推进教育改革 镇安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叶朝红

116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让成长即时看得见 商州区第十二幼儿园 梁小青、李焕、赵佳妮

117多元评价 协同育人 山阳县第二幼儿园 方声芝、孙仁富

118改革学生评价 育德雅双修少年 商洛市商州区第五小学 党瑛

119立足双减抓五育 多元评价促发展 商南县湘河镇中心小学 王银、李立、何召兴

120培根固基润心灵 五育并举促发展 柞水县城区第二小学 蔡雅芳

121建制度 抓习惯 促改革 柞水县曹坪中学 熊同罡

12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提升劳动教育水平 陕西省丹凤中学 张欣、姜克暖、金鹏、佘建平、刘辉武

123 五育并举 多元评价 促进师生发展 陕西省柞水中学 王芳、汪正军、张本钧

124推行校园长任期制 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商南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单慧勇、汤中新

125“三化”评价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杨凌高新幼儿园 梁杰、王秋妮、张娜、李莉莉、褚春蕾

126在推进自主游戏中彰显教育评价改革成效 杨凌高新第四幼儿园 叶媛、殷雪莉

127打造五育并举新格局 构建综合素质云评价 杨陵区张家岗小学 李国栋、弓方方

128积极构建劳动教育体系 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韩城市新城区第六小学 刘红阁、王敏、张韩娜

129破除“五唯”,确立“五维”——县域高中教师评价改革探索 府谷中学 麻建明、薛利军、康建军

二、职业教育:共34个

序号 案例题目 案例主体单位 作者

1着力“三个关键”深化评价改革,助推学校治理现代化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林必博、张朝晖、黎乃宁、晁阳、郝铭

2坚持“四导”协同深化新时代 劳动教育改革实践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孙洁、陈军峰

3拓宽国际合作实践平台 锻造国家化职教师资队伍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秦景俊

4构建劳动教育特色评价体系 确保试点改革工作扎实推进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郝军、陈耀文、常雪娇

5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有效提升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王平、钱允凤、兀光波、殷轶超

6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王浩、康志华、牛佳惠、延京瑾

7基于“书证融通 三教改革”视域下的1+X证书试点工作的研究与探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王亚峰

8“多维度、层级式”推进劳动教育,以劳育人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张永宏、党杰、李佳楠

9“一重二融三分四有”美育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马晶照、付世秋、侯清睿、郭姗姗、叶夏

10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促进教师队伍发展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侯文亮、王琛、张珺、严长刚、苗雪梅

11党建引领、数字赋能、评价促改,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设长效化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李俊涛、陈刚、白松、郭战龙

12一核心、双驱动、多元化 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张弛、高雨雨、丁君玉

13深化高职体育评价改革 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任宇飞、刘洁、豆林帅

14定思路、立原则、抓节点、通脉络——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焦娇

15高铁工地打卡 发展中心进阶 创新平台赋能——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探索实践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刘超群、胡海东、孙斐、赵旭坤、罗云萌

16“一核三段五元数据画像”劳动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韩茂源

17强化机制升内涵,创新协同提质量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马军强、王旭波、丁洪芬、汪敏、王伟

18构建“三位一体”评价体系 着力推进教师职称评价改革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赵铁民、朱叶、黄娟、毛羽、邵千城

19 探索教师评价改革,践行教书育人使命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袁卫敏、林文丽、杨周

20探索实践学分制改革,畅通终身学习渠道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符虎刚、焦安红、范巧艳

21内改外放 协同创新——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商贸类专业群“434”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实践与探索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王宝云、张海英、王鑫

22开展过程性评价改革 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翟琪、安丽华、吴丽娜、陈雅茹

23深化科研评价改革 赋能科研创新发展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郭瑞礼、果秋婷

24构建“点—线—面”师德师风工作机制 筑牢教师第一评价标准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党恒昌、邢小燕、张宝锋、乔璐、宋国超

25 以教育评价改革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李影、冯晓芹、陈旭

26以延安精神为引领,探索“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模式改革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罗红芳、刘月梅、云彦舒、李国荣、景向伟

27 立足职业教育,践行立德树人,探索新时代下教育评价改革新路径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武家华、冯居秦、杨国峰、张建利

28落实国家政策部署 推动学习成果认定——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公共基础课学分认定转换的探索与实践 陕西开放大学(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付琪、姚涛、高冬冬、王辉

29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与培养培训 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陕西开放大学(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梁文侠、申晨

30劳动实践德育教育 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 张伟东、刘荣、余济好、

卢仁虎

31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落地 助力学校办学水平稳步提升 陕西省水利技工学校 毛兴中、丁相锋、何帆、任遥

32《综合布线技术》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改革探索实践 陕西省第二商贸学校 田华

33完善标准体系 确保过程规范 着眼自身实际 突出特色亮点 旬邑县职业教育中心 赵军珂、秦欢

34实施职教兴农战略 助推茯茶产业发展 泾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韦伟

三、高等教育:共55个

序号 案例题目 案例主体单位 作者

1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激发教师科研活力 西安交通大学 张日鹏、王旗

2以“三项改革”小切口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大突破 西北工业大学 朱继宏、符新伟、姚经纬

3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畅通人才发展通道 营造“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西北工业大学 朱继宏、唐玉生、姚经纬

4坚持科学分类评价 引导教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杨耀荣、温晓林、颉登科

5以学生“能力画像”助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林波、苗启广、沈晓敏、陈明、杨帆

6全学段开设体育课程 构建以“体”育人新模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于少勇、张力、齐欣、沈晓敏

7用教育评价改革之“矢”射人才队伍之“的” 陕西师范大学 郭伟、李贵安、王启明、朱刚强

8用“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涵育师德师风 引领教师队伍改革评价 陕西师范大学 王春阳、王芙坤、折斐翡

9以职称制度改革为抓手 全力推进教师评价改革 西北大学 常江、马向科、张现、史伟、魏强

10深化改革、守正创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西安理工大学 王德法、郭梁、游才印、王锵、曾昭智

11高等教育评价改革下国际学生管理路径的探讨 西安理工大学 张瑜、亢文祥、张贝瑶

12以中华体育精神为魂,打造“健康科大”体育育人品牌 陕西科技大学祁怀远、孙云、任平社

13聚焦“学科”“学术”“学业”,突出“特色”“贡献”“质量”,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走深走实 西安科技大学 冯爱玲、吴晓明、孙睿、苏晓亚

14深化“三项机制”、推进“四个结合”、严把“三个关口”,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 西安科技大学 姚顽强、李成峰、屈孟男

15延安精神“一体两翼”铸魂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延安大学 张金锁、高子伟、吕磊、侯业智、杨伟宏

16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 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 延安大学高子伟、谭虎娃、吕磊、董庆来、王华

17以破除“五唯”为导向 建立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 西安工程大学高占尧、巨孔亮、张守京、霍倩、李红艳

18以体育和劳育评价改革为抓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西安工程大学 王志、张慧、薛海红、李路遥

19科学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西安外国语大学 赵国华、孙华、尚瑞、杨菲、徐丹

20扎实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西安外国语大学李雪茹、周琳、库德华、王诺、徐静

21坚持“三个导向”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西北政法大学董玮、刘卫波、杨茹浩

22紧扣破除“五唯”,把好“三关”,全力推进教师综合评价 西安邮电大学 张二锋、樊继福、王红蕾、苗玉凤

23“五维一体”:劳动教育锻造时代新人 陕西理工大学 霍燕、任志贵、王甫明、赵永强

24重实践,强创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陕西理工大学 付兴林、赵佐平、徐向阳、袁书卷、党婉玉

25找准“三个着力点” 完善师德考核评价体系 西安财经大学 杨涛、方明、赵彦锋、赵红、辛颖

26构建“三方互动 四层推进”师德评价模式 西安音乐学院 王霞、谢宝利、田廷广、刁艳丽、刘星星

27创新和实践并举 智育和美育并行 西安音乐学院 杨景鑫、朱康宁、温荣蜜

28以“五名”战略为抓手,推动教育评价改革走深走实 西安美术学院朱尽晖

29“四位一体”改革模式激发教育评价新生态 西安体育学院 胡一同、任超学、景俊青、陆瑶

30传承红色体育基因 构建“以体育人”的实践育人体系 西安体育学院熊辉、刘转、雷云、袁浩

31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抓手 持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西安文理学院 蔡军、路娟、雷巧娟、任瑞娟

32基于POA理念的“三三制”混合式口译教学 西安文理学院 倪博、熊国芳、聂静斯、康妍妍

33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宝鸡文理学院 郭霄鹏、刘鹏辉、王苗、王能辉

34打通学科壁垒,实施全程转化,全力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宝鸡文理学院 李景宜、王晓玲、鲁海涛、苗亚静

35深化“三破三立”教学质量评价赋能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咸阳师范学院 范广、刘伟、汪生辉、王进

36深化学生评价改革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渭南师范学院 孙宏恩、何小虎、张瑞芳

37聚焦学校制度建设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渭南师范学院 徐军义

38依托陕北红色文化和校史文化建立大思政课程体系 榆林学院 李彦军、康伟、马亚军、陈小辉、高挺挺

39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构建非遗特色体育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榆林学院 闫强、王利娥、党岳雷、刘美利、姜辛武

40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推进美育体育劳育 商洛学院 苏铁柱

41“一中心五系统双循环”的质量保障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 西安培华学院 全婧、赵巍、史晓眉、陈正

42教师评价改革典型案例 西安培华学院 张伟、付丽伟、王澍、

苏光霞、张蕾

43足球特色引领学校体育工作发展 西安翻译学院 马庆、苍向荣、王帝、武陈、李杰

44“三维四类”校园体育活动体系设计与实践 西安欧亚学院 黄鑫、段永刚、胡广楠

45“全过程、全覆盖、重效果”的课程评估体系设计与实践 西安欧亚学院 张萍、刘慧、罗俊艳

46“两结合 三主体 全覆盖”,保障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西京学院续晓飞、肖建军、黄鹏飞、王蓉

47 推动第三方监控与评价,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改革 西京学院边伟、庞舒月、王毅、熊园静

48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三段式创新实验班”应用型本科人才多元评价改革 西安思源学院 边倩、陈晓范、王卫华、董敏、申海杰

49OBE理念下,档案袋评价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 郝丽娟、张沁文、张娟、郭娜、罗少华

50以“三项改革”为契机,努力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郝建军

51以课程建设为抓手 助力教育综合改革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韩涛、唐学学

52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契机 激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内生动力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姜春峰

53以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评价体系 推动教育改革开新篇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梁亚澜

54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打造教师成长新生态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李洁明、校锐、张阿维、闫晓红、胡莹

55 “过程考核+期末考试”的统计学教学评价改革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张英辉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