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修锁匠修锁图 图片来源网络
所谓“洋锁”是指在锁芯里加入长短不一的弹子,要外形用相应齿形的钥匙来打开的弹子锁。因为它是由西方传入的,又与中国传统古锁不一样,所以叫“洋锁”。由于那时的弹子锁多为挂锁,百姓又送它个外号“把门铁将军”。
其实,洋锁的历史并不长,十九世纪中叶美国人发明,虽然十九世纪末就传入中国,由于价格昂贵,所以一直与百姓无缘。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才在中国百姓生活中普及起来。

老修锁匠 图片来源网络
那时的修锁匠,无论在集市上摆摊,还是下乡串村,都是一辆自行车驮个木箱、马扎、一个小台钳、几 把钢锉刀,还有几串钥匙坯。他们的活也不少,有修锁的,也有配钥匙的。修锁时,有时打开锁身侧面的弹子孔,倒出弹珠弹簧来修,让人大开眼界;配钥匙时,根据不同锁具要求,在钥匙坯上锉出不同的齿形,简直像艺术品。围观的人们都觉的洋锁很神秘,锁匠很聪明,技术很过硬。
这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锁具的种类也在发展。除了弹子锁,又添了密码锁、磁性锁、电子锁、激光锁、声控锁、遥控锁、指纹锁等。具体到锁的样式更是五花八门,林林总总,多不胜数。那些靠一个台钳、几个锉刀,高声吆喝“修理洋锁 配钥匙”的老修锁匠们早已不见了身影。
新修锁匠 图片来源网络
不过他们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时俱进,踏着科技的步伐,走进了城市街道、社区,并使用上了电子配匙机,配一把钥匙用不了几分钟。
据了解,当今修锁匠已经是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在我国现行的职业分类中,标准的称谓是“锁具修理工”。他们可以参加国家技术等级考试,取得中、高级资格证书。还可以在公安部门备案许可下,成立开锁公司,开展服务经营。
这正是:老修锁匠如冬去,新修理匠正逢春。
2018.04.02
来源:春风得意的马蹄疾公众号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