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曲江:“借力用力”推动镇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乡贤高质量帮扶发展乡村)

“借智”帮扶队伍 释放“镇”能量

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乡镇则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节点和纽带,承上启下促进乡村振兴。
自新一轮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以来,曲江区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一茬接着一茬干,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自身帮扶优势,突出主导产业,通过积极探索镇村企联办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盘活一批镇村闲置的资产和土地等,不断强化乡镇联城带村功能,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工作队联合所在镇和有关部门共引导26家企业到帮扶地区,建设帮扶车间18个,吸纳1060余人就近就业,实现资源资产价值化,有效促进镇村集体增收。

罗坑镇位于曲江区西南部山区,茶产业已经成为带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全镇共有大小型茶叶加企业28家,先后获得1家全国茶业百强企业和广东省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个广东省名牌产品以及“中茶杯”金奖、广东十大名牌、广东十大名茶等诸多荣誉。
自新一轮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以来,省广播电视局、广东广播电视台驻罗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党支部聚焦产业振兴,抓住罗坑茶这一主导产业,以罗坑茶悠久的历史和镇域内优质生态环境为底蕴,持续发挥广电组团宣传优势,努力做强做优做大罗坑茶产业。
一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领导作用,牵线搭桥联系广东卫视《老广的味道》团队,创制罗坑茶专题片,讲好罗坑茶历史、茶文化、茶企、茶人故事;协调争取罗坑茶成为韶关汽车场地越野赛赛事指定用茶和颁奖礼品,并通过广电网络赛事直播向全国推荐。
另一方面,进一步把握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政策机遇,依托茶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筹措资金大力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探索“茶叶+研学”“茶叶+旅游”等新发展模式,推动三产联动融合,努力做强做优做大罗坑茶产业。
近年来,先后举办了“罗坑茶文化节”“采茶比赛”等,吸引了近万人次参与,农民生活越过越好,“风景”变“钱景”。

韶关曲江:“借力用力”推动镇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乡贤高质量帮扶发展乡村)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我们将继续围绕罗坑茶产业文化,发挥我们广电工作队的帮扶优势,助力罗坑经济高质量发展。
”驻罗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表示。

“借势”政策机制 拓宽“致富路”

为进一步拓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新局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曲江区坚持把组建培育强镇富村公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来抓,出台《韶关市曲江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考评通报方案(试行)》,把强镇富村公司的营业额作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季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各镇党委统筹把握强镇富村公司运营方向,结合自身实际,明确运营模式和发展目标,通过要素互补、项目入股、合资融资、联合经营等方式,完善与村级企业、合作社、农民等各类经营主体间的利益联结网络,形成“党委、政府统揽全局把总舵、公司自主决策管运营、镇村企业强强联合共富民”总体运营模式和格局。

白土镇地处曲江区西南部,下辖11个行政村,户籍总人口约2.6万人。
该镇党委、政府引导辖区内11个行政村通过村集体经济联合社集资300万元注册成立金白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金白土公司”),以打破行政界线的村村联合“抱团发展”模式,形成“村村入股、村村参与、村村分红”的工作格局。
金白土公司每年固定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5万元以上,成为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为了更好地整合“富村”资源,引领产业发展,白土镇党委、政府乘好“强镇富村公司”这一政策东风,主动对接东莞市常平镇政府、东莞理工学院等对口帮扶单位,充分发挥组团帮扶单位优势,帮助镇级农业公司搭建消费帮扶平台,整合油粘米、食用菌、腐竹、淮山、花生油、番薯等农特产品,开展消费帮扶,截至目前公司累计营业额达500多万元。

“希望通过强镇富村公司,把白土镇的特色产业打响,为产业发展创造一条新的路径。
”金白土公司负责人说道。

“借力”乡贤人才 激发“新动能”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
乡贤,是乡村传统文化的守望者、新时代的道德模范,今年来,曲江区抢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契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贤助力”新模式,由曲江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曲江区2023年“百才返乡创业”实施方案》,大力实施“万名乡贤帮千村”活动,各镇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建立“1+N”党员干部联系乡贤模式,通过一对一宣传政策、摸排乡贤创业意愿、登记立项、审核入库,建立区、镇、村三级乡贤动态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曲江区按照“党组织搭台、乡贤助力、群众参与”的思路,通过项目回迁、资金回流、技术回援等形式鼓励和引导乡贤返乡兴业,全面激活乡贤资源、凝聚乡贤智慧、汇集乡贤力量,让乡贤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新动力,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截至目前,全区确定乡贤返乡创业投资项目92个,计划总投资项目金额21.26亿元,预计可带动就业1227人。

曹角湾村是广东省历史名村之一,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小坑镇上洞村委会,始创于清初,由邓氏宗祠、上下书房、石围楼和新围楼组成,整个村落比较完整地保存清代和民国时期建筑20余栋(座),是一座融秀美自然风光与浓厚人文气息为一体的客家古村落。
今年来,小坑镇党委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有力抓手,针对上洞村曹角湾古村落特点,建立项目投资平台,因地制宜打造曹角湾古村闲舍项目,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致力于将曹角湾古村落打造成为集农文旅为一体的文旅产业。
为进一步引领在外乡贤回乡创业干事的风潮,发挥乡贤聚集效应,小坑镇党委领导班子带头当好“店小二”“服务员”,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持续强化项目要素保障,为乡贤干事业提供更多中下游服务。
同时,大力做好“最美乡贤”评选,广泛传播乡贤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乐于创新的先进事迹和突出成就,让杰出乡贤上网、上镜、上墙,努力营造“学习乡贤、争当乡贤”的浓厚氛围。

“一人富了不算富,要带着大家一起过上更富裕幸福的生活。
”近日,小坑镇乡贤邓军强在镇党委的积极协调、支持和引导下,签订了曹角湾古村闲舍项目。
他在曹角湾古村闲舍项目签约仪式上高兴地说道,“这些年农村越来越漂亮了,能够帮助建设家乡我十分高兴,希望通过曹角湾古村闲舍项目,带动更多游客到小坑来游玩。

南方+ 唐音

通讯员 唐忠祥 肖安琪

【作者】 唐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