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项目评测:上门按摩项目背后的内幕(技师平台按摩上门项目)

今天评测的项目是上门按摩,随着东郊到家上门按摩平台号称要在港股上市,很多人开始关注这个赛道,我来拆解拆解项目背后的商业逻辑。

其实早在2年前,我和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已经发现了这个赛道的火热,当时想投资和创建这样的平台,所以当时做了很多第一手的调查研究,比如安排小伙伴去平台里应聘技师,参加他们的培训,记得当时还给合伙人开了一个星期的酒店房间(当时想让他牵头来做这个项目),每天预约妹子上门按摩,和她们边按摩边深度访谈,一天3组,持续一周,按得他全身淤青,终身都不想再按摩了……

问题一:这个行业是否赚钱

深度项目评测:上门按摩项目背后的内幕(技师平台按摩上门项目)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确实很赚钱,按摩技师平均每天2-3单,差一点的技师每个月1万左右的收入,努力一点的,愿意提供增值服务的2万-3万,平台负责接单,技师负责交付,上门按摩平台上的平台价格一般是200-500左右,和技师是对半分,看似技师很吃亏,但是真实情况是相当于技师只有第一步的引流服务和平台分,后面的增值服务全是自己的个人纯收入,增值服务一般有hand 600,mouth(半套) 1000,全套1500-2000,但是并不是所有技师都那么没底线,纯绿按摩的也是有的,更多的是提供的聊天的情绪价值。

平台一般在一个城市有几十到几百名技师,每位技师2-3单,平台每单分100多到200多,每天的收益在几万到十多万不等,一个一般的省会城市,平台的月流水大概在200万-400万左右,而上门按摩平台的头部玩家东郊到家一个平台,2023年的营收达到了22.5亿,所以你可以想象该赛道的吸金程度,而这还是东郊到家在国内大部分城市都还没有的情况下达到的业绩。

平台的成本并不高,平台员工人数少的3,5个人,多的10多个人,员工成本不高,然后就是广告宣传成本,比如电梯广告,一个月投入几万-20万,那中间产生的利润收益是极高,这也是这2年出现那么多上门按摩平台的原因。

问题二:这个赛道合法吗?

从道德层面来说,有些擦边服务是违背公序良俗的,甚至技师私下提供的增值服务是违法的,不过这些平台方都考虑到了,并且通过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的设计,让自己变得看似合法。

第一、在交易结构上,平台只是一个接单平台,所有的技师都不属于平台,不是雇佣关系,平台和技师之间是平等的合作关系,甚至签合同的时候技师是甲方,平台是乙方,甲方技师有获取客户流量的需求,而乙方平台提供引流配套服务,平台在法律关系上就把自己隐藏在后边了。

相当于淘宝平台和淘宝商家的关系,淘宝只是一个流量平台,平台服务的对象是淘宝商家,而不是直接客户,而每位商家自己经营自己的,如果出现假货的问题,那直接去找商家,而和平台无关。

平台为了增加合规性,所有的技师不能以个人名义加入平台,必须至少以个体工商户的名义在平台上提供服务,也就是说,在税务关系上一定要清晰,在工商主体上都是具有经营资质的法律主体,很多时候只要合法交税,就可以减少很多问题。

在管理上,平台也提供了合规性的措施,虽然毛用没用,但是在对薄公堂的时候,多少有些证据来给自己免责,比如规定技师到了服务地点以后,比如酒店,必须先在平台上上传一次工作地点的坐标和时间,然后服务90分钟以后,比如再提交一次服务结束的信息,如果该技师的坐标信息依然还在原来那里,那平台的工作人员就是打电话过来给技师,询问是否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其实是隐晦的暗示技师不要提供特殊服务,但是平台严格按照此执行的不多,或者技师直接提交信息后再关闭定位功能,一样无法有效监督。

虽然大部分的男顾客在被服务过程中都比较正常,比较有素质,但是在少有的情况下还是会遇到变态的顾客,比如提出一些很奇怪、不常见的需求,所以技师在每次结束服务以后也会给顾客们进行评分,虽然这个评分不展示给外人,但是平台为了隔离这帮变态的客人,当这些客人以后再下单的时候,会自动提示下单失败,这个黑名单制度也一定程度加强了服务的安全性。

问题三:技师从哪里来?

其实技师特别好找,比如以前是传统按摩店里的技师,想出来单干的,只要认识一位,就可以认识一大串,那怎么认识其中一位呢?花一个星期时间,天天上门按摩APP里下单邀约按摩,就会认识一大堆技师,然后再通过她们去邀约她的同事朋友一起入驻你的平台。
那她们为什么要入驻你的新平台呢?你就要给她们更优惠的政策了,比如给她们更高的分成比例,比如给她们有邀约新技师的关系绑定,类似于二级分销,这样平台上就会慢慢聚集很多的技师。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招聘平台去招聘技师,或者是对外以提供工作岗位为由去招聘新人,新人不会怎么办?那所以公司还会提供7天的按摩手艺的培训。

如果你心细一点,你会发现上门按摩平台很喜欢打电梯广告,而电梯广告上总会出现招募新技师的文字,因为技师的数量是一个平台比较关键的竞争力。

生活不易,除了根正苗红的按摩店技师出身,还有更多的技师来自各行各业,比如来自于商务KTV的公主,可能由于长相欠佳,长期没人点,还不如来做上门按摩,因为很多时候是距离属性决定单量,被点单的概率比KTV更大,而且很多KTV公主看着表面光鲜亮丽,其实长期的熬夜和过量喝酒,身体上的病很多,特别是肠胃,上门按摩至少不喝酒,还有一些技师来自于幼师、餐饮、商贸小店,甚至有些人学历并不低,比如还有大学毕业的大专生、本科生。

技师的家庭情况大多是中年离异女性,30多岁为主,而且还有娃,就业压力大,女性很难找到正规工作,生活所迫,不得不从事该职业,也是不容易,一些聪明的女技师会在酒店集中的区域租房或者住宾馆,比如70元/天,由于平台是根据技师的地理位置进行推荐,在客户集中的区域,被点单的概率更大,虽然收入比普通工作高,但是异常辛苦,白天睡觉,晚上通宵上班,长期工作,身体受不了。

平台会对招聘来的所有技师都安排拍职业照,为了让客人喜欢,一般都会过度修图,但是当和顾客上门见面的时候,丑女也是纸包不住火的,女技师们最害怕也是上了门以后被顾客退掉,尽管上门时候顾客都会通过平台提前支付技师的打车费,不会亏自己的钱,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伤自尊。
有一位技师是这样分享的,平台有的时候会组织培训,培训的内容除了手法手艺,居然还培训“如何让男顾客正常躺下”的内容,由于男顾客嫌弃女技师的长相丑,又不好意思马上直接说退单,一个人在床边抽闷烟,而一句话不说,氛围相当尴尬,技师们互相讨论如何化解这种尴尬。

问题四:上门按摩的客户都是谁?

主要人群区间是在30岁到50岁之间的男性为主,30岁以下可能消费实力不够,因为如果要选择增值服务,那可能一单也要在1000元左右,50岁以上的人年纪大了,不敢轻易尝试网络服务或者不会手机APP操作,人也不多。

大部分客户都会把技师叫到酒店,小部分会叫到家里,甚至是公司,技师最喜欢的是被叫到酒店,毕竟有摄像头,有很多人,也有入住登记,算是公共场所,自己的人身相对比较安全,而最担心的是去顾客的家里。
当然也不是所有顾客都是以解决生理需求为目的,有一些也真的是想绿色按摩,但是相比之下,上门按摩的手艺比起实体店的手艺差太远,甚至有些技师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直接出来接单了。
而想获得增值服务的顾客也并不是纯是为了生理需求,反而对心理需求的满足更为看重,你可以看到各大平台上对技师的评价,对“会聊天”的反馈非常多,所以,对技师的情商、智商的要求比较高。

问题六:怎么做APP

还有一些平台从业者心里有畏难情绪,觉得自己不懂技术,也找不到技术开发团队,没有办法做APP,但是现在这个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已经形成,所以要实现互联网技术的平台并不是难事,在淘宝或者猪八戒网一搜,比如关键词“东郊 源码”,就会出现很多几百元的平台代码,还会帮你做服务器部署,毕竟现在程序员的日子也不太好过,价格都比较好商量。

问题五:利润如此之大,为什么我没去做?

2年前,东郊到家等仅仅还只有2,3个城市的时候,我们就盯上了这个赛道,这个赛道作为赚钱肯定是没得说,但是还是有道德的约束和对法律的敬畏,之前团队在调研过程中,也接触过一些小的上门按摩的平台,他们就被JC给传唤过,虽然平台说自己是正规平台,但是JC说:“你们平台不白也不黑,是灰!
”,时常被相关部门敲打,另外,万一平台上出了人身安全上的问题,那将是万劫不复的大事,而且负能量太多,之前去调研过平台的工作人员,因为有一些男性会直接在下单咨询的时候说些污言秽语,甚至还拍自己的私处照片给客服人员,因为他以为客服人员就是待会会上门的技师,所以逞口欲发泄,其实,大部分男性都只是打打嘴炮,在技师上门见面以后,反而正常了,但是这样的现象让平台的工作人员流动性很大,因为每天熬夜接收负能量,时间一长,人必然抑郁,并且会超级厌恶男性,影响家庭。
上述零零总总,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不碰这样的赛道,赚钱还是要走正道,走正能量。

问题六:上门按摩平台的商业逻辑

上门按摩平台的这个赛道很灰,它把原本零碎、分散的疑似涉黄服务给平台化了,貌似正规合法,其实打了个大的擦边球,助推了中国涉黄行业的规模,但是平台自己却只赚第一步的钱——帮技师小姐姐们引流的钱,对半分,这个利润算下来非常夸张,而后面的钱和风险都交给技师个人去承担,有点只管生不管养的味道。

从商业逻辑和营销逻辑上来看,有些项目,从0到1反而是最容易的,而1到100是难的,而上门按摩平台把0到1的服务(绿色按摩)做到了标准化,规模化,快速复制,而不管后续1到100的增值服务(技师自己去转化),仅站到商业上是一个非常聪明的项目策略,但是在道德层面和后续增值服务的合法性层面,是有极大问题的,因为在金钱面前,很少人能够把持得住,所以必然会导致很多技师主动愿意升单,主动提供无底线服务,最终会扰乱社会德行。

现在不少的上门按摩的平台也在做城市加盟的业务,对于加盟者我个人是建议慎重的,因为你不会知道政策的变化、法律的完善的时间点,万一整个行业被团灭,万一整个行业完全被“绿化”规范,平台的顾客剧降……这些都是不可控因素。

当然,我也在这里呼吁相关的部门能够对该行业引起重视,早日规范或者早日取缔,至少在满是孩子的小区电梯间放这样的广告是非常不妥当的。

好了,今天的项目评测就到这里,我是只说人话不讲概念,专为老板、创业者们开思维脑洞的高臻臻,欢迎大家公.众号“随喜”加入我的脑细胞商业社群,开商业脑洞,结识老板人脉。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