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11月9日晚
《问政山东》栏目进行第157期直播
“落实‘双碳’战略,构筑能源保障网”
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开展问政
↓ 回看直播 ↓
01
想装光伏证明难开
枣庄市:存在不足 立即纠正
滕州市是山东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的试点市。在这里,不少农户家的屋顶上都安装了光伏板,光伏发电直接卖给电网。有农户告诉,他们每月靠屋顶光伏可以赚2000多元钱。
屋顶安装光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农户自己投资,收益靠卖电;另一种是出租自家屋顶,让社会公司投资,农户收取租金。利用闲置屋顶,群众有收益,企业也很积极,但滕州市的多家光伏安装公司向反映,从今年8月下旬开始,他们的业务就没法展开了。公司负责人说,在一些乡镇,虽然有不少村民和他们签订了安装光伏意向书,但是因为拿不到盖章的无违建证明,供电所不受理并网,导致项目开展不下去。
辖区供电所具体是怎么要求的呢?从供电所拿到了无违建审查证明的模板,这份证明需要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盖章,滕州市某光伏安装企业的负责人告诉,最大的阻拦就是政府不给无违建审查证明盖章。
为了核实光伏安装企业的说法,到滕州市鲍沟镇政府进行求证。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滕州市政府和一家国企——辰龙集团有合作关系,别的企业一律不做。
在滕州市的另外一个乡镇——西岗镇,工作人员说,目前他们乡镇的光伏项目也只有辰龙集团在做。
那辰龙集团开展业务是否需要无违建证明呢?两地镇政府工作人员都表示,镇上会统一协调办理。如此说来,在滕州市的有些乡镇,无违建证明成了阻碍社会公司参与屋顶光伏项目的门槛,只有辰龙集团能够实现并网。
《山东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工作方案》提出:“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整县(市、区)分布式光伏开发。”针对调查采访到的情况,将问题反映给了光伏项目的主管单位——滕州市发展和改革局能源科。能源科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不管哪家企业,只要来就立马办。但是辰龙集团是否干涉到政府,他们也不知道。
有光伏公司负责人向反映,之前滕州有七八家公司在当地开展业务,目前有的已经改行,有的还在观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滕州市发展和改革局能源科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在今晚节目现场,枣庄市委常委、副市长邵士官说:“对光伏开发项目,要市场化、规范化推进。所有具备资质条件的企业,应该一视同仁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开发、参与建设。对片子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一定认真组织调查,立即纠正。”
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胡薄表示:“今年9月4号,国家能源总局印发的《开展新能源及抽水蓄能开发领域不当市场干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要优化营商环境,清理影响生产经营成本和生产经营行为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做法。我们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发布相关通知,各市自查自纠,同时在网站上开了专栏,目前收到一些反映问题的信息。下一步,我们要保护农民朋友的利益,因为农民朋友信息不及时、不对称,我们准备将相关信息的明白纸发到每个农户手里,保护好他们的切身利益。我们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留下死角和遗憾,营造规范高效、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市场营商环境。”
02
新能源电站配建储能利用率低
省能源局:一周内出解决方案
山东寿光营里恒远光伏电站2020年12月建成投产,按照相关要求,电站配建了功率为2万千瓦的储能设施。但经过近三年的运行,企业发现配建储能设施利用率并不高。这家企业法人——山东吉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吏介绍,今年统计数据,1到8月份总共充放电大概不到100次,就合着每个月十几次。而光伏电站设计值是每天一次。
距离恒远光伏电站不到50米的兴鸿光伏电站,也有2万千瓦的“配建储能”设施,同样利用率不高。企业负责人表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配建储能”自主权太小。
因为终端客户用电分高峰期和低谷期,峰、谷用电价格也有高、低的差别,电网调配时间不固定,企业不能自主选择放电时间,也就意味着可能错过用电高峰期的高电价收益。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将“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
但问题来了,按照山东省发改委、省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我省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配建储能”需具备不低于3万千瓦的功率,才可以转为“独立储能”,而恒远、兴鸿两个配建储能设施的功率均为2万千瓦。对此,潍坊市发改委能源保障科的工作人员表示,从功率上来说,这不符合转为“独立储能”的要求。
了解到,恒远、兴鸿两个光伏电站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公司运营,但两家公司隶属于同一家上级公司,法定代表人也是同一个。
同一个法定代表人、同一家上级公司,两个配建储能设施又在相距不到50米的同一场地。企业方认为,将两个设施合并,就能达到“配件储能”转为“独立储能”的试点条件。
那么,这一方案能否得到发改能源部门的支持呢?潍坊市发改委能源保障科工作人员说,到时候还需要请示省能源局。
针对节目中所反映的问题,山东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胡薄在今晚的节目现场表示:“目前在政策范围内,可以通过三个途径解决:第一个是合并、整合,这两个项目加在一起是四万的规模,如果符合要求是可以转的;第二个途径,在现在的基础上扩容,经过扩建,增加投资,两万的规模变成三万以上的规模也可以转;第三个是配建储能和新能源一起捆绑上市,共同参与电力市场化的交易。节目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到潍坊实地考察、共同论证,确保一个周之内拿出解决方案。”
03
部分输油管道上有占压物
聊城市:成立专班 尽快解决
2019年,王先生在莘县董杜庄镇庞王庄村西北角,建了一处机械化鸡棚,饲养了两万多只蛋鸡。去年初,王先生被告知,鸡棚压在了输油管道上,需要拆除。
位于鸡棚下面的管道是鲁皖二期济邯成品油管道,呈西南-东北走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和《山东省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中有明确规定,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米地域范围内,禁止建温室、建家畜棚圈及修建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王先生说,他在2019年建设鸡棚时,黄色的管道标识牌在安全距离以外。
鲁皖二期成品油管道总长1280公里,其中西线管道设计年输送能力为590万吨,对华北地区成品油管道网络化运营发挥重要作用。管道上面如果有占压物,极易使地下管线沉降变形,导致管线破裂、油气泄漏。那么,这条管道建成十多年了,为什么会出现标识牌的偏差呢?
莘县油地协调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管线原来属于中石化,2022年1月交给国家管网聊城作业区的莘县管理站。管道工走线的时候,发现管道的标识桩是偏差的,那个是移交之前的问题。
和王先生一起找到了承担全县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监管职责的莘县发展和改革局,工作人员说,标识桩位移的问题已经好长时间了,他们也在调查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针对片中反映的问题,在节目现场,聊城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文强表示:“发现问题在企业,解决问题在政府。节目结束以后,我们市、县、镇政府要组织专班尽快采取措施,对鸡舍问题拿出系统的解决方案,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04
景区游客充电难
省能源局:提速公共区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山东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12000亩,森林覆盖率78%,依山傍海,林海相依,附近还有省级旅游重点村吴家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11月4日,在景区门口发现,有些外地新能源车主自驾过来游玩,到了景区门口想要给车充电,却找不到充电桩。
找遍景区的三处停车场,没有一个充电设施。
为了能让车续上电,游客只能去市里充电,往返三十公里,这让他们觉得很麻烦。有游客表示,如果先在市区里找充电桩,充完再过来,心情就会低落一路。
竹洞天风景区位于日照城区西端的将帅沟附近,总面积1000多亩,园内种植了100多种竹子,是南竹北移的成功典范。然而,在景区门口,没有找到充电设施。
工作人员告诉附近小区有充电站,顺着景区工作人员的指引,来到大约2公里外的紫竹园小区充电站,充电车位上停满了燃油车。绿化丛中的充电设施很老旧,充电头被随意丢弃在地上,根本充不上电。
位于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的龙门崮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有“山东海滨第一崮”的美誉。在这里,同样找不到充电设施。
在采访中,游客们告诉,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很多游客选择驾驶新能源车出行,景区门口安装充电设施很有必要。一位上海游客说, “对于我们自驾游游客,这种景区充电桩很有必要的。”
今年9月,山东省政府印发的《山东省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指出:提速公共区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A级以上景区结合游客接待量和充电需求配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有条件的4A级以上景区需设立公共充电站。
游客的充电需求,当地政府能满足吗?日照市东港区发展改革局能源科工作人员表示,在景区建不了充电桩是因为赔本。全市充电桩都统一规划,区里听市里的安排。
针对节目中反映的充电桩问题,日照市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蒋立刚在节目现场说:“对游客的充电不便表示歉意。前期我们规划了9000多个充电桩,目前已经建成了1900个,其它的正在建设中。回去以后,我们认真研究举一反三,确保在明年旅游旺季到来之前,把充电桩配备到位。”
山东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胡薄表示:“离城区较远的景区、城乡结合部、美丽乡村等人流量比较聚集的地方,是下一步工作的突破口。我们一方面和电网加强合作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能源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按照省政府印发的《山东省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提速公共区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充电需求。”
05
光伏建好并网难
省能源局:派专人帮助 力争一揽子解决
小王堂村位于成武县汶上集镇,是一个有着一千多人口的行政村。村里已有不少村民在自家屋顶和院子里安装了光伏板,但从今年4月份开始,村民们想再安装光伏板却审批不下来了。
半年的时间过去了,村民申请的电表迟迟不能通过审批,无法并网发电,村民很着急。同样,在南鲁集镇小王庄村的陈先生,今年4月份投资10多万在自家屋顶安装的光伏板,也一直没有并网发电,处于闲置状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3〕24号文件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个人利用自有住宅及在住宅区域内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当地电网企业直接登记并集中向所在县级能源主管部门备案。
那么,村民的光伏项目审批走到哪一步了呢?成武县发展和改革局工作人员说,个人光伏发电项目,都是供电公司负责确认、负责入网。
随后,又来到国网成武县供电公司,这里的工作人员说行政审批部门一直没有通过。
又找到了成武县行政审批局,县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说,从今年4月份开始,不仅成武县,整个菏泽市的分布式光伏备案都停止了。
然而,《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要求:非试点县(市、区)按既有相关规定继续开展各类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工作。同时,国家能源局“五不”工作要求也指出:工作不暂停,各地应保持工作连续性,对于本地区正在开展备案和开发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应当按照有关程序继续推进。那么,菏泽市发改委为什么不按照既有规定继续推进光伏建设了呢?找到了菏泽市发改委。
菏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科工作人员说,因为分布式光伏在发展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才下通知停止审批。
在今晚问政现场,山东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胡薄表示:“国家和省里的态度始终非常明确,要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积极推进。刚才视频中,成武的一些做法是不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办法和改革的眼光来看问题,对于相关政策,要和企业、和人民群众讲清楚,不能说一半留一半。对于违背市场化规律的问题和现象,我们正在进行梳理。最近,省局要发一个关于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发展的意见,力争一揽子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菏泽的问题,我们会派专人到现场帮助解决。希望我们能源部门齐心协力,保证分布式光伏开发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实现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来源丨闪电
编辑|王峣
审校丨穆楠
↓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