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灯塔工厂”正崛起|交流会看电白(电白项目灯塔量产新能源)

为什么是欣捷安项目?因为它是今年电白区乃至茂名市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展示窗口,也是先进制造业领域的新突破和新起点。

欣捷安项目。
何伟 摄

12月27日,欣捷安项目将实现正式量产交付并在基地举行开园活动。
从去年12月签约,到今年9月完成首条生产线试产,再到今年12月开园量产,欣捷安项目刷出了电白制造业发展的新速度。

世界级“灯塔工厂”正崛起|交流会看电白(电白项目灯塔量产新能源)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欣捷安项目一期达产后,预计年产能300万套。
项目全部建成、完全达产后预估可实现年产值约60亿元,将成为电白单个产值最高的制造业项目。

更重要的是,作为制造业的示范性项目,它将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灯塔工厂”,有望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逐步向茂名、电白集聚,进一步丰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这一次,让我们走进欣捷安电白生产基地探寻它的发展足迹。

一次与时间竞速的赛跑

▏2022年12月签约,2023年5月土建封顶,9月底首线试产,12月开园量产,“快”是欣捷安项目所有参与者的共同感受。

12月23日,在电白产业转移工业园电海片区,欣捷安项目现场,一期建设已经基本完成。
车间里,自动化的生产线有序运转,数名工人正在查看机器运行数据。
基地外围,路面的布置和园林的绿化也进入收尾阶段,正式开园前的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项目于9月28日完成首线试产,到12月20日,生产线建设已经完成了3条SMT和6条DIP线的安装,新增2+5产线已经开始进入调试阶段,首线已经进入认证的收尾阶段,预计可以按期达成量产目标。
”欣捷安项目负责人梁吉旺介绍,开园活动的嘉宾邀请已经发出,活动现场这几天已经开始舞台搭建。

首件产品下线后,企业方合影纪念。
受访者供图

汇报的舞台马上搭就,这个占地约百亩的汽车电子制造基地(一期)已经全景呈现、蓄势待发。
而不到一年前,这里仍是一片黄土。

从启动之初,分秒必争!
建设过程中,全力冲刺!
身处欣捷安生产基地,回溯项目建设过程,与时间赛跑——“快”是所有参与者的共同感受。

“扩大新能源、数字与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茂名市和电白区把握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在新能源、数字、信息等领域早谋划早布局。

2022年,电白区瞄准新能源汽车电子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加大招商力度。
同年12月,电白与岭门镇乡贤企业家王明旺所创建的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欣捷安项目正式落地。
欣捷安项目占地面积约100亩,分两期建设,规划建设工业厂房及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约14.5万平方米,主要从事电池管理系统(BMS)、车身控制器(BCM)、整车控制器(VCU)等产品的研发及制造,逐鹿新能源汽车电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
据了解,BMS电池系统管理产品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零部件,欣捷安项目所生产的产品将服务于国内外一流主机厂。

2023年1月,欣捷安项目正式开工,现场人员穿梭作业,数台塔吊不停来回运转施工,开启园区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今年5月中旬,项目一期土建完成土建封顶。
9月初,项目首批验证产线开始设备单调,并于当月底开始设备联调,逐步实施产品试产,开展产品验证。
9月28日,欣捷安产线首件产品雷诺48VBMS成功下线。

9月28日,欣捷安项目首件产品雷诺48VBMS下线。
受访者供图

生产线试产之后,欣捷安项目有序推进质量(体系)认证相关工作。
欣捷安项目生产管理人员介绍,从11月开始,已经有多批次来自欧洲等地的客户到欣捷安基地考核厂区生产环境,审核实际生产情况,“对基地的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如今,欣捷安生产基地内设备装置运行平稳,生产线继续开展试产和产品验证工作,新的生产线陆续在安装,并将于12月27日实现正式量产。
“首线正式投产,预计产能达到50万套,项目一期实现达产后,预计年产能300万套。
”梁吉旺说。

快点!
再快点!
“挂图作战”抢进度!
“倒排工期”抓推进!
随着茂名市和电白区强有力的针对性措施不断落实,欣捷安项目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也得以一一实现,并最终如期建成、投产、达效。

从去年12月签约,到今年9月底完成首条生产线试产,再到今年12月正式开园量产,欣捷安项目刷出了电白制造业发展的新速度,也将大大夯实电白在制造业产业链条的发展基石,让电白在先进制造业领域更勇于争先。

一段政企“双向奔赴”的旅程

▏完善“企业服务官”和“七个一”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专人对接,围绕着欣捷安项目建设始终,由政府提供的全过程、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一直陪伴左右。

协调土地征收、申请临时用地、开展节能审查、增设专用电路、跟踪建设进度、解决施工难题……重点项目,无数工作要齐头并进,必然带来巨大压力。
欣捷安项目服务工作由电白区科工商务局主导对接开展,该局总经济师林红是主要负责人之一。
谈及项目服务的“千头万绪”,她笑称,“项目试产前的几个月,自己几乎是住在了欣捷安项目。

“住”在项目,为的是解决土地、电力等生产要素问题,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欣捷安项目采用“先租后买”的投资模式。
项目由电白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原电白发展集团)依法取得项目总体连片用地约100亩,建设成定制厂区后依法提供给欣捷安生产经营使用,到约定时间再将厂区、厂房等转售给企业方。

首先要解决用地问题!
“欣捷安项目规划使用的地块,位于原粤西中药港项目选址地块。
该地块占地约150亩,此前因市场变化等诸多原因,粤西中药港项目停建,其用地也随之闲置。
”电白工业园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解决产业低效用地问题,电白区成立盘活低效用地工作专班,出台工作方案依法依规抓好低效用地整治提升,全力实现“项目跟着规划走、土地等着项目落”。

在此指引下,原用于粤西中药港项目的地块被分为三块,其中两块合计约100亩土地用于欣旺达项目,为欣捷安项目的建设提供了空间。

欣捷安项目俯瞰图。
何伟 摄

欣捷安项目生产用电负荷大,需要10kV的专用供电线路进行供电。
电白工业园现有的企业生产用电线路不足以满足需求,只能增设专线,但电力保障困难重重。

电白区工业园管理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孟爽介绍,增设专线,合适可选用的最近的连接点是位于旦场镇内的变电站,距项目直线距离有六七公里。
这就意味着,增设专线要架设多座线塔,电线跨度大,需穿越多个乡镇,存在通道紧张、征地难度大、投资金额高等问题。

供电、土储、科工商务、电海街道等相关单位为此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最优供电方案,用电协调工作组经多次现场踏勘、确定点位、修正方案,组织协调、化解村民群众矛盾,最终有效解决增设供电线路征地、设计、施工等困难,保障了欣捷安项目的用电需求。

政府服务保障、企业全力以赴。
问题早一日解决,项目早一日完工,企业就能早一日投产。
从一开始,这就是一段政企“双向奔赴”的旅程。

试产前,欣捷安项目车间设备正在进行安装调试。
受访者供图

事实上,围绕着欣捷安项目建设始终,由政府提供的全过程、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一直陪伴左右。

茂名市委、市政府主职领导多次赴欣捷安项目现场调研指导建设。
电白区坚持用好“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工作法,健全完善“企业服务官”和“七个一”工作机制,由区委书记担任企业服务官,开展挂钩服务活动10余次;成立以区长为组长、11个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实行“一日一汇报、一周一调度、半月一研判、一月一分析”,清单化、台账化推动项目建设工作。

“从开工到首线试产,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问题,工作专班都是第一时间响应,调动资源并制定应对措施,解决项目问题。
”梁吉旺表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工作专班采用“现场帮办、全程代办、部门快办、联合督办”的模式,安排专人“一对一”主动上门对接企业方,开辟审批绿色通道,让他们整个团队感受到了高效的政府服务和务实的干事精神。

要素保障更有力,审批流程更便捷,解决问题更迅速。
背后,是茂名市和电白区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在过去的一年间,相关单位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坚持与企业同心同行、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最终确保了项目以最快的速度落地见效。

一个迈向更远未来的起点

▏欣捷安项目未来全部建成、完全达产后预估可实现年产值约60亿元,将成为电白单个产值最高的制造业项目。
依托新能源资源,马店河储能产业园加速形成。

12月下旬,欣捷安项目一期车间里,工人、设施、设备整装待发,产线正式量产在即,园区一片欣欣向荣;与此同时,二期办公楼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等建设也进入日程,正在有序推进。

“二期预计最快明年7月能够投入使用。
”梁吉旺介绍,目前企业方正与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加快产线投入建设,提升产能爬坡,同时加快推进二期工程建设事宜,争取在明年内实现园区整体交付。

站在历史节点往前看,欣捷安项目首线正式开园量产,只是一个迈向更远未来的起点。

按照规划,欣捷安项目计划总投资40亿元,是目前电白区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制造业项目,未来全部建成、完全达产后预估可实现年产值约60亿元,创税约1.7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将成为电白单个产值最高的制造业项目。

新能源汽车电子智能制造产业的未来更让人憧憬。
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为引领,欣捷安项目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致力于打造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世界级“灯塔工厂”,有望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逐步向电白集聚。

欣捷安项目展示的产品制造工艺。

产业集聚的步伐,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已经频繁地迈出。

在岭门镇与电城镇交界处,马店河缓缓流过。
“一河两岸”这片区域,一个以河流命名的储能产业集聚区正在加速形成。

为什么是马店河?因为这里有很深厚的储能产业发展历史。
20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岭门人外出从事电子电池行业工作,高峰期人数超3万人。
目前,电白籍乡贤在珠三角从事锂电池和电子制造业企业490家,在电白本地登记的市场主体已达252家,发展潜力巨大。

“这是一个有待挖掘的资源宝库。
”7月初,在深圳举行的岭门镇乡贤座谈会上,欣捷安项目投资方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旺指出,可通过建设新能源产业综合园区,打造一个涵盖储能、超级快充、汽车电子研发、新能源汽车销售维修回收等业务的一体化零碳园区。

欣捷安厂区外围。
何伟 摄

8月26日,茂名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位于岭门镇与电城镇交界处的马店河储能产业园规划建设工作。
目前,马店河储能产业园已纳入广东省五大重点发展主平台之一的茂名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范围,是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粤东西北承接产业有序转移发展战略的重大项目。

“园区将依托茂名市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础,打造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主线的储能产业发展示范园区。
”马店河储能产业园谋划核心区范围约2.6平方公里,未来展望范围约8.1平方公里,首期83亩标准厂房、路网一期项目已动工建设。

依托岭门、电城、马踏三镇大量乡贤从事新能源产业的资源基础,电白正致力整合和打造更加紧密的新能源产业圈。

11月30日在东莞市召开的新能源产业座谈会上,电白区投资促进中心与深圳市普德进出口有限公司、中达科研(广东)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中亿达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乡贤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
这是第一批意向入驻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的新能源企业,为产业园的集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2月22日,一期投资9000万元的百强微锂电池保护板生产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其位于欣捷安项目邻近地块,主要生产半导体、锂电池保护板,预计明年12月份投产,年产值达2亿元,助力电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一步丰富、壮大。

欣捷安项目、马店河储能产业园、百强项目等重大项目遥相呼应,起到了突破性、带动性、示范性效应,推动着茂名、电白制造业继续向“上”向“新”发展。

2023年12月26日《南方日报·电白视窗》头版发布。

南方+ 邓建青

【作者】 邓建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