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送上“白鹿”与“歼20”希望能跑出服务加速度(企业记者环境工作人员服务)

阎良区和灞桥区接受问政 西安报业全媒体 谢伟 摄

良好的营商环境既是区域发展的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
9月8日晚8时,2019年第七期《问政时刻》如约开播,镜头聚焦灞桥区、阎良区在营商环境中政务服务、亲商助企、普惠性政策落实、工作作风等工作重点犀利发问,两区区长及区级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接受问政。

问政现场

市民送上“白鹿”与“歼20”希望能跑出服务加速度(企业记者环境工作人员服务)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观众打出“不及格”分数

针对灞桥区和阎良区在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问政现场通过两个单元的6个短片进行了集中反映。

在第一单元,3个问题短片反映了灞桥区在招商引资过程和营商环境中产生的承诺难兑现、监管有缺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现场观众满意度为54.88%。
而在随后针对阎良区的第二单元问题反馈中,集中反映了该区在对企业服务过程中政策扶持不主动、企业用电用地难等问题,现场观众的满意度也仅为56.63%。
两个区在问政现场的群众满意度都没有及格。

灞桥区东城新能源汽车园开园至今已近10年时间,但园区在招商过程中承诺的“七通一平”的问题却始终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用气用水难成为园区入驻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据商户反映,虽然纺织新城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经常询问企业困难,但却从来不解决实际问题。
灞河新区党工委副书记赵志金表示,片中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主观原因是对于区域发展的预判还不足、服务还不够、工作不扎实、服务不到位,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倾向。
下一步将尽快整改,提高工作标准和流程,同时要加大工作作风方面的问责和查处,使营商环境更好。

在随后短片中,针对企业用地用电困难、双创工作流于形式等问题进行了一一发问。

市民代表向接受问政的领导赠送礼物。
西安报业全媒体 杨力 摄

专家点评

应为企业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

针对灞桥区在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特邀观察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郭兴全点评说,一个地方的经济要想发展,营商环境很关键,政府部门应该换位思考,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口头承诺上,过去政府对企业主要是“管”,现在应该是“扶”,应该以更高的品质、更硬的作风服务企业,推动赢商环境良性发展,特别是承诺了就要兑现,这样才能体现政府的公信力。
特邀观察员、陕西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宋海风教授点评说,针对营商环境的问政已经很多次了,但这期感觉心情很沉重,目前营商环境面临严峻考验,可以说企业在过“严冬”,特别是对占据很大比例的民营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大事。

针对阎良区存在的问题,宋海风点评说,国家电网出台的一个好政策,企业没有享受到,而相关职能部门竟然也不知道,这是很遗憾的一件事。
对于众创空间,政府在审核认定孵化企业的时候,用什么标准去审核,不应该只停留在面积和数字资料上,要真正孵化企业的那种众创空间,才能让政府扶持资金产生最大效果,提高其利用率。

郭兴全在点评中表示,企业的不容易,是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政府对营商环境应起到助力助跑的作用。
前方的招商引资和后方的政策保障,应该同步予以重视,该协调的积极协调,该落实政策的积极予以落实。

观众期待

展翅翱翔跑出服务“加速度”

在问政的最后一个环节,现场观众为灞桥区准备了一幅画,画中有三只昂首奔跑的白鹿。
灞桥区区长苗志忠表示,白鹿代表神鹿,白鹿走过的地方到处呈现着勃勃生机,寄托着大家对灞桥寄予的希望,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营商环境方面下足功夫,下硬功夫,更好地方便群众办事,为企业做好服务。

观众送给阎良区的礼物是一个歼20飞机模型。
阎良区区长苟继东说,歼20代表着中国飞机制造的最高水准。
看到这一礼物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责任,阎良为中国航空而生、而长。
他说,这一礼物也展现了大家对阎良的期待和希望,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阎良区一定会加倍努力工作,鲲鹏展翅,翱翔九天,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现场直击

“大数据中心”只是一张图片 众创空间大厅漏水……6个短片暴露营商环境“瑕疵”

暗访节目曝光工作缺陷 西安报业全媒体 谢伟 摄

入驻企业吃水靠自己打井、对外声称的“大数据中心”其实是一张图片、“重中之重”的创业基地遍布灰尘空空如也、企业称“合作过七省,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9月8日,《问政时刻》聚焦灞桥区和阎良区营商环境中政务服务、亲商助企等,通过企业家的口碑,反射当地营商环境这面镜子的“瑕疵”。

灞桥区

短片一

基础配套:契约切莫缩水

今年5月,灞桥区在其政府官网上对外宣称,东城新能源汽车园区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区域范围内已达到“七通一平”,已经实现了道路通、净水通、燃气通等以及土地平整的基础建设。

然而现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首先来到了东城新能源汽车园里边的本田汽车旗舰店施工工地,项目负责人杨经理表示,灞桥区对外声称的“七通一平”根本没有达到。

杨经理告诉,虽然园区主管单位纺织新城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经常上门询问企业困难,但就是始终不解决问题。
了解到,用气、用水难是园区大多汽车销售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工作人员说,平时用水全靠自己打的井,井水水质很差,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现在食堂也都是自己加装净水设备。

主管园区的纺织新城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在电话里称,这需要企业与天然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等自行沟通。
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园区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再次电话联系了自来水公司东郊管网科。
“现在才把管道铺到附近,但是没有碰接口,得让你们管委会去协调。
”面对这样的回复,现场接待的园区工作人员却认为,“七通一平”已经做到位了。
在几家企业的投资合作协议上,虽然明确标明了甲方纺织新城管理办要净地交付,保证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配套,但如今承诺却迟迟没有兑现。

短片二

众创空间:监管切莫缺位

近年来,灞桥区加大创业创新扶持力度,先后建成了半坡国际艺术区A01空间、陕西颐高新经济产业园等多家创业基地和孵化平台。
实际运营情况怎么样?对此进行了大范围走访。

陕西颐高新经济产业园是以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型创业孵化器。
公开资料显示,该孵化器的最大特色是配备了大数据中心和创业公寓,而眼前出现的一张图片,便是对外声称的大数据中心。
据工作人员解释,动态数据付费较高,因此只能用一张图片代替。

面对现实和宣传之间的差距,入驻园区的企业抱怨较多。
一入驻企业的工作人员说,这里环境差,没有车位,整体环境很差。

相比于颐高新经济产业园,半坡国际艺术区A01空间的运营管理更令人不解。
走访中看到,这家以文创类企业为重点的孵化器长期处于关闭状态,联系保洁人员打开了A01众创空间的大门,发现前台杂乱不堪,活动大厅的过道上还在漏水。

孵化器长期处于关闭状态,那入驻企业怎么办公呢?在管理人员的指引下,联系到一家入驻企业了解情况,企业负责人称,自己的企业只是挂靠在灞桥,其实企业是在曲江,并未实际入驻。

在灞桥还有创业者向透露,部分孵化机构在帮助小微企业申报政府补贴的过程中,还要收取高额回扣。
对此,区科技工信局表示,众创空间不能抽取提成。
但灞桥区另外一家通远科技企业创业园相关负责人称,一般回扣在15%至20%。

面对灞桥区众创空间和孵化基地出现的运营乱象,作为主管部门的科技工信局又该如何规范呢?当问到这个问题时,工作人员发出“哎呀”一声,似乎很无奈,称自己刚到此处,一个人管理得太多,下一步将逐渐规范。

短片三

招商引资:服务切莫欠缺

灞桥区投资合作和商务局统计的招商项目落地清单显示,2017年至2018年两年间,灞桥区共招商引资29个项目,其中6个项目已确认终止投资,其余仍在正常推进中,高品质特色酒店项目被标注为已落地项目之一。

发现类似被标注为已落地的招商企业,不少也都没有落地成功。
回想起在灞桥投资的经历,这些企业负责人抱怨颇多,认为政府态度友好,但实际项目推进慢。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文化产业园是灞桥区2017年招商引资的项目之一。
按照合同约定,灞桥区为北京电影学院提供一栋完整装修的办公楼,北京电影学院以此为基础,在灞桥区开展文创产业培育。
然而双方签约后合作却未能达成。

灞桥区认为,学院方面不接受灞桥区分期兑现承诺的方案,加之学校自身原因提出了终止合作的要求。
然而北京电影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己基本上每一个半月就去一趟西安。
“ 办公楼迟迟未交付,一直都推不动。
我们电影学院跟七个省份合作,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事情。

在西安马上综合运动项目负责人看来,让他们撤资离开的主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不够重视。
“我们比较伤心,框架协议都签了,但后续政府没有任何推进的动作。
我觉得政府是需要我们在一些场合捧场而已,地方领导并不重视。
”这名负责人说。

阎良区

短片四

设施农业:政策扶持须主动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国家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支持的内容,在阎良实地走访过程中,部分农机合作社的经营者向透露,他们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困扰。

潘刘村的润泽农机合作社是全国农机合作示范社,负责人告诉,目前合作社吸纳了200多户社员,有200多台大型农业机械,作业范围覆盖了山东、河南、河北、湖北、陕西、甘肃等省份。
然而随着规模的扩大,机械停放成了问题。
检修保养等区域也需要占用土地。
令经营者为难的是,他们已经使用的六亩土地是否合法合规,区政府也没有定论。
阎良区另外两家省级和市级农机示范合作社也有这样的困扰。

随后带着这一问题来到了阎良区农林局,工作人员称这属于国土部门的业务范围,自己没有义务去协调。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阎良分局的工作人员称,按照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2014年下发的127号文件,该通知指出,配套设施用地,包括农民合作社大型农机具临时停放场所等用地,乡镇政府应按照要求,及时将用地协议与设施建设方案报县级国土资源和农业部门备案,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农业部门应根据职责及时核实变化。

随后又回到农林局了解情况,然而对于同样的情况,农林局工作人员给出了不同的说法。

走访中,大多数农机合作社的经营者称,他们并不了解农业设施用地的认定办法和手续,对于政府部门主动上门提供帮助的事,“想都别想。
”农机合作社经营者说。

短片五

落地企业:共性问题须突破

陕西蓝太航空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是阎良区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之一,按照招商协议约定,项目选址在阎良经济开发区关山工业园。

然而在落地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和阎良区从去年7月份就沟通用电问题,但只解决了临时施工供电,正常用电没有消息,让企业非常着急。
阎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称,这是供电部门的线路建设不足引起的,阎良区也没有办法。

事实上,阎良区供电部门曾经和管委会积极配合解决供电问题,甚至主动向管委会介绍了国家电网的相关优惠措施,但阎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一直不知道,也没有用来解决关山工业园区的问题。

短片六

企业孵化:政府服务须到位

采访中,阎良区科工局双创工作负责人告诉,目前关山工业园里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是双创工作的重点项目之一。

随后找到了该创业基地,这里空空荡荡,遍地灰尘,甚至连装修的迹象都看不出来。
至于科工局说的十几家创业企业更是无迹可寻。

在阎良区企业孵化政务中心,阎良区科工局向介绍,这家孵化器之所以优秀,最大特色是创业服务做得好,提供“保姆式服务”。
在孵化服务中心的门口,张贴着多个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照片和联系方式。

随机拨通了他们其中一位的电话,询问能否在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服务。
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称办事要到政务服务中心,“只是问我要一个照片,我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用。

在现场看到,这家孵化器甚至经营着书店业务。
整个办公大厅里共36个工位,工作人员却称容纳了48家公司。

一名已经入驻的企业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对这里的创业氛围也并不满意,只是政府形象工程,并不实用。

来源:西安报业全媒体 赵辉 高乐 骆妍

编辑:芥末花生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