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特殊设计(涉水平山通勤过河大巴)

01

事发具体情况

事发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具体再城外西北方向的钢城路过滹沱河段。
部分条友疑惑:事发现场的桥被河水冲断了吗?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发现场救援中

是特殊设计(涉水平山通勤过河大巴)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事发河段航拍(2016年影像)

经核实因上游(上图左上方)岗南水库正在放水,导致事发路面被水淹没,当地一集团的通勤班车在经过此处时,坠落河水之中。

02

漫水路与漫水桥

事发地点看起来像桥面被河水冲塌了似的,其实不然。
过河路段准确地讲叫“漫水桥(路)”。
这种公路设计目前采用得相对较少了,它的优点是省钱。

有些山区河流,本身不通航,平常的水位与洪水时的水位相差比较大,而且洪水期较短,发生洪水时允许交通暂时中断,就可以在次要公路跨越该河流时,按照河流的常水位设置桥面(或路面)标高,发生洪水时,允许河流从桥面漫过,这种桥梁称为漫水桥。

当线路跨越漫流的山涧、溪水,或河床浅阔、平坦,平常没有水流或水流很小、洪水停留时间不长的河流,允许在短时间中断交通,就可修建过水路面代替桥涵。
过水路面实际就是对行车部分的河床进行一些铺砌,以保证水流从它上面流过时不会损坏,浅水时(漫流水深在30厘米以下)照样行车,不会陷车、阻车。
过水路面结构简单,修建容易,造价便宜,但要保证施工质量。

过水路面的纵断面形式比较特殊,可以说是随着河床纵断面设计,较小河流时基本是一个随河床起伏的曲线,两侧为引桥(或引道),与河堤外的公路相连。
中间为过水路面,不会高出河床太多,以免造成上游壅水、下游形成大水跃加大冲刷。
对于常年有少量流水的河流,有的过水路面也会在中间主流位置,部分设置盖板涵、圆管涵或简易桥梁过水,这就是混合式过水路面。

每隔4~8米埋设高出路面0.6米的标桩(标柱),柱上要标明水深为0.3米的水位线,以示警戒。

过水路面的路基整体高于跨越河流的上下游,路面向下游方向有一定的斜坡,路基两侧需要用石块等护砌,防止流水冲刷。
因此,如果经过漫水路面时,车辆不慎滑入两侧河床中,车辆自身将很难再开出来。

03

怎样安全经过漫水桥(路)?

通过漫水桥(路)时,千万不要疾驰飞过,不仅违规,而且会给自身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应该按照下面的做法:

第一步,下车实地察明水的深浅、流速快慢和水底路面软硬程度,结合所驾车辆涉水能力,决定是否通过,还需留意其他车辆的行驶路线。

第二步,随时注意水情预报,若水流过急,水深远远超过车辆最大涉水深度时,不得冒险通行。

第三步,涉水之前,应该停下车等一等,让刹车片片自然降温,这样做可以防止刹车片过热遇水破裂,也可以防止因操作不当中途熄火造成气缸进水。

第四步,确认安全后,车辆涉水,要挂低速挡保持车辆动力充足,最好不要途中换挡和停车。
下水时,不要加速猛冲,要慢打方向盘,以防侧滑。
汽车高速涉水时可能会出现滑行现象,水下路面松软时易造成陷车。

不要高速经过漫水路面

汽车最大涉水深度一般不超过车辆的前保险杠。
水较深时,水容易进入发动机或使点火系统短路,应该用防水布或塑料布扎好高压电线、升高蓄电池位置,用软皮管插在消声器上向上弯起,以利排气。

如果是经常通过的漫水桥(路),可在上水一侧,以匀速沿固定线路一口气通过。
通过水流较急的地段,要顺水斜向行驶。

驾驶员在行车中应注视前方目标,决不可注视水流,以免眩晕造成失误。

第五步,车辆驶出水面后,应对车辆进行检查,恢复车辆原状,待制动性能正常后再进入路面正常行驶。

车辆行驶中一旦突然落入水中,应在车辆落稳后,用脚踹碎车辆玻璃游出驾驶室。

今年我国整体气候反常,各地降水量较往年偏大,司机朋友行车更应该注意安全,不要冒险涉水行驶。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